资源简介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版专题练: 乡村和城镇一、单选题同城化指两市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旨在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下图为广东省某两市职住空间分布格局及跨界地区职住空间模式。据此完成下面问题。1.与A市相比,B市的职住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 )A.就业多中心 B.就业郊区化 C.大分散小聚集 D.职住分离明显2.A市职住空间格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乡镇经济蓬勃发展 B.新型城市化建设C.政府政策引导 D.城市化快速发展3.图中的跨界地区承接AB城区的居住外溢,其最突出的优势是( )A.基础完善 B.工业发达 C.地价较低 D.环境优美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①水源充足,水运便利②地形平坦,利于建城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④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5.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A.工业区、批发市场 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C.高速公路、工业区 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中国的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也处于由低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转型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人地和谐、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下图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四阶段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 )A.城镇化与工业化呈现同步推进 B.工业化初期城镇人口少质量高C.发展中国家已达到城镇化终期 D.后工业化时期城镇化速度最快7.针对不同区域,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A.粮食主产区转型发展工业,提高城镇化水平B.生态脆弱区加大城镇建设,提升环境的质量C.大城市持续扩大城市的规模,满足居住需求D.民族自治区城镇化过程中注意传承民族文化8.目前,我国各城市在规划时需要划定城镇建设开发边界,其目的是( )①避免城市无序扩张②限制城市产业发展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④促进空间结构优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二战后日本开始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迅速恢复并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城镇化率从1945年的27.8%快速上升至1960年的63.3%。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结束,其城镇化减速甚至出现逆城镇化。下图为1960-2022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题。9.1960年以前,日本城镇化的特征是( )A.进程较快 B.起步较早 C.水平较高 D.进入后期10.日本逆城镇化出现在( )A.1970年 B.1975年 C.2000年 D.2012年11.专家预测未来日本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中心人口会增长,其理由是大城市中心( )A.房地产快速发展 B.环境质量改善 C.交通线密度增加 D.工业快速发展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不同性质的功能区。如图示意某城市功能区分布,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代表居住区的是( )A.a B.b C.c D.d13.甲地最适宜布局的工厂是( )A.自来水厂 B.服装厂 C.面包厂 D.钢铁厂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下图示意武汉近郊各区的净活跃度变化(每个区下面括号里代表的是主导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期间,该区域( )A.就业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B.武钢区就业人口总量减少C.纸坊区就业吸引力最大 D.豹澥区就业吸引力最大15.为促进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 )A.豹澥区注重产业升级 B.纸坊区增加住宅面积C.引导阳逻区人口外迁 D.物流业向中心城区迁移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该国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钢筋等基础建筑材料稀有昂贵。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与Q区的住宅相比,O、P区的住宅( )A.品质优良 B.风格独特 C.结实坚固 D.成本较低17.为积极应对当地低水平城镇化问题,建设新城时要注意( )A.强推进高技术产业 B.加快设施建设进程C.建设适量产业园区 D.限制贫民大量流入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有不同的人类活动轨迹。有研究人员利用出租车上下车的时间分布特征来识别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结构。下左图为利用该方法绘制的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右图中曲线示意在工作日和周末该城市某地出租车上下车数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推测图中A功能区为( )A.商业区 B.居住区 C.行政区 D.文化区19.影响该城市娱乐区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环境优美 B.远离闹市 C.设施完善 D.人流量大20.右图表示的地点可能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热力图是以特殊高亮的形式显示访客热衷的页面区域或访客所在的地理区域的图示。下图为某日上海市主城区热力度平均值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示高热区最可能属于( )A.工业区 B.居住区 C.旅游区 D.商业区22.图示高热区具备的特点是( )A.绿地面积大 B.经济效益好 C.户籍人口少 D.建筑密度低23.图示高热区容易产生的城市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就业压力大 C.人口增长快 D.交通易拥堵社区公园为儿童游憩活动提供了场地和设施,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场地活动设施和空间要求不同。下图示意德国某市儿童游戏场地不同年龄段分级分布。完成下面小题。24.该市儿童游戏活动场地( )①0~6岁服务范围最小②6~12岁服务范围最小③12~16岁服务范围最大④0~12岁服务范围最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依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市城市空间类型为(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模式26.长租公寓作为住房市场的新兴业态,是贯彻国家“租购并举”住房政策的重要保障。深圳作为住房租赁试点城市,成为长租公寓布局最早且最多的城市之一。下图示意深圳长租公寓空间布局。据此,影响深圳长租公寓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①环境②土地租金③人口密度④交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纵观世界各国,首都经济圈在国家区域经济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一般来说,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一。韩国首尔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到了整个国家的67%,我国的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只占整个国家的10%,发展潜力巨大。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原因是( )A.该区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B.本经济区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总量较小C.由于本区水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总量较小D.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28.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影响有( )A.增加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B.缓解北京市面临的人口压力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D.会增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下图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地价分布图及该城市风向频率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四幅交通干线示意图中,最能表示该城市交通干线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30.⑤处布局一化工厂,对其合理性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合理-最大风频上风向 B.合理-热岛环流圈内C.合理-劳动力丰富 D.合理-地租价格低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租房是城市内建设的保障性用房,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市区内地势起伏大。近年来,重庆市建设了大量的公租房小区,在促进当地城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重庆市主城区商圈和公租房小区空间分布图。(1)简述重庆市商圈形成条件。(2)说明重庆市公租房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3)分析重庆市建设公租房对当地城镇化发展的意义。32.2024年7月,第33届夏季奥运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巴黎是世界历史名城,形成于塞纳河畔古老的小镇,公元13世纪时发展到塞纳河两岸。伴随历史沿革,巴黎不断调整城市规划并进行建设(图1),直至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级大都市。(1)概述巴黎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巴黎市被分成20个区。各区内建筑物多依地形、道路的走向规则布局;建筑群中心轴线地带内为绿化园林区(带);城市各交通枢纽均以城市广场作为基本布局形式,且每条大街都通向一处纪念性建筑物。图2为巴黎市中心以凯旋门为标志建筑的星形广场。(2)分析巴黎城市格局对城市环境和发展的有利影响。20世纪60年代之后,巴黎城市规划的重点转为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在市区建立多中心结构,在郊区建立新城镇体系。(3)说明巴黎市做出上述规划调整的原因。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苏省盐城市某地(下图)近海年平均风速达7.6米/秒,远海超过8米/秒,是中国风电建设的主战场之一。21世纪初,该地在城区内的甲处等地建设分散式风电站;2021年,在海上建成多个风电站,所产电能接入中国华东电网。目前大丰区积极推进远海(距海岸50千米以上)风电项目,建设国家级海上新能源产业基地。(1)说明21世纪初大丰区建设风电站时选在城区并分散布局的原因。(2)分析2021年大丰区建成的海上风电站未沿海岸线布局的原因。(3)简述大丰区推进远海风电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B市的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并未呈现多中心、郊区化或大分散等特点,ABC错误;B市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居住分散在城市中心区外围,职住错位明显,D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A市除中心城区分布有就业中心外,A市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分散有多个就业居住区,说明中心区外围的乡镇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A正确;材料未提及当地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和政府政策引导,BC错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结果是人口大量流向市中心区,而不是中心区外围的乡镇,D错误。故选A。3.答案:C解析:跨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差,工业水平较低,AB错误;跨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价较低,房价房租较低,有利于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C正确;影响工薪阶层和普通上班族居住的主要因素是房价房租,而不是环境,D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水源充足,方便取水,①正确;该地地形平坦,方便城市建设,②正确,处于河流冲积地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③正确,高速公路是后期修建,④错误,故选A。5.答案:C解析:图中的高速公路穿过城市,对城市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污染城市水源,处于东南季风的上风,污染城市的大气,因此其布局不合理,C正确;批发市场位于高速公路与环线公路交会,交通便利,普通公路,穿过城市中心,方便对外的联系布局较为合理,排除 ABD。故选C。6.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化和工业化是同步推进的,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在提高,A正确;工业化初期,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少,但是质量不高,B错误;发展中国家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城镇化的速度变慢,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7.答案:D解析:结合中国实情和现实,粮食主产区不适合转型工业,更加适合发展工业,A错误;生态脆弱区因为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扩大城镇建设,B错误;大城市的发展规模需要控制,不能持续扩大,C错误;在民族自治区的城镇化建设中,需要特意注意民族文化的传承。D正确。故选D。8.答案:C解析:我国在规划时需要划定城镇建设开发边界是因为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张和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以及促进空间的结构优化,城市产业的发展不会因为城镇区的开发边界而被限制,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9.答案:A解析:日本的城镇化起步于二战后,起步并不早:日本在1945 年至 1960年的较短时间内城镇化水平从27.8%快速上升至 63.3%,城镇化进程较快:1960 年以前日本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城镇化水平低于70%,尚未进人城镇化的后期。10.答案:D解析:出现逆城镇化的标志是城镇人口比重下降。由图可知大约在 2011 年日本的城镇人口增长率由正值下降为0,2012 年开始变为负值,说明日本逆城镇化出现在2012 年。11.答案:B解析:由上题可知,日本的逆城镇化出现在2012年,且到目前为止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负值,大城市中心人口在减少,一直处于逆城镇化阶段。未来,随着大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部分人口会重新向大城市中心迁移;大城市中心用地紧张,房地产发展受限;大城市中心区交通线密度已经够大,交通线密度受用地限制,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由于大城市中心地价高,一般以商业活动为主。12.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城市内部功能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生态区、行政区等。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位于城市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居住区是城市最广泛的用地。工业区集聚成片分布,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通常距城镇中心远。图中b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最广泛的用地,因此b代表居住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地远离城市,位于郊区,地价低,地处河流下游,有充足的水源;河流流经,水运便利;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适合钢铁工业发展;位于盛行风东北风的下风向,受污染空气对城区影响小。因此甲处最适宜布局钢铁厂,D正确;自来水厂、面包厂对水质要求高,应布局在河流上游,AC错误;服装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应布局在城市内部,方便人们上下班,B错误。故选D。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净活跃度指一定时期区域内就业人口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的差值,可表示该区域就业吸引力大小。读图豹澥区的净活跃度最高,表明该区域就业的吸引力最大,D正确,C错误;读图整体净活跃度为正值,表明该区域就业人口总量呈上升趋势,A错误;武钢区2017年-2018年就业净迁入人口为1332,2018-2019年净迁出为970人,该时间段总体就业以迁入为主,B错误,该题选D。15.答案:B解析:读图豹澥区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综合效益较高,产业和城市融合度较高,不需要产业升级,A错误;纸坊区以汽车制造和服务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且该时期就业净迁入人口增多,需要增加住宅面积满足新迁入人口的需要,B正确;阳逻区主导产业为航运和物流,需要劳动力,且图示时间段就业人口迁入较少,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应引导人口外迁,C错误;中心城区地价较高,物流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应向郊区交通便利的地区迁移,D错误,该题选B。16.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刚果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建筑材料稀有珍贵,Q区成本较高,O、P区采用装配式的木质建筑可以借助于当地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可以降低成本,与Q区的住宅相比,O、P区的住宅成本较低,D正确;Q区与O、P区的住宅的区别不主要在品质、风格、结实等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成本,ABC错误。故选D。17.答案:C解析:低水平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水平低于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成为影响城镇发展的巨大瓶颈。在建设新城市时强推进高技术产业的方法不可行,因为城镇水平较低,强推高技术与之不匹配,A错误;加快设施建设进程、限制贫民大量流入的方法都不是切实可行的,BD错误;可以建设适量产业园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比较符合实际,建设新城市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C正确。故选C。18.答案:B解析: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应为居住功能,而图中A功能区面积较大,最可能为居住区,B对,A、C、D错误。故选B。19.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娱乐区在城市南部,山地北部,紧邻山地分布,故其形成条件最可能是自然环境优美,适合休闲娱乐,A对;娱乐区周边北有工作区分布,未远离闹市,B错;C、D是娱乐区形成后的特征,并非其形成条件,C、D错。故选A。20.答案:D解析:甲地为工作区,工作日上下车数应该大于周末,A错;乙、丙都是居住区,工作日上下车应该以工作为主,周末应该以娱乐为主,工作日上下车数应该比周末上下车数稍多,B、C错;丁为娱乐区,周末上下车数比工作日多,尤其是下午和晚上,D对。故选D。2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高热区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和交通线附近;由材料可知,高热区为访客热衷的页面区域或访客所在的地理区域,说明该区域人流量大,因此最可能属于商业中心,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答案:B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高热区最可能为商业区,商业区的付租能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B正确;商业区绿地面积小,A错误;人流量大不能说明户籍人口的多少,C错误;建筑密度大,D错误。故选B。23.答案:D解析:由于高热区人口密度较高,人流量较大,且多位于城市中心,因此容易造成交通拥堵问题,D正确;商业区环境污染较小,A错误:商业区人员主要从事服务、金融、贸易等行业,就业岗位较多,就业压力并不会太大,B错误;商业区人口流动性较强,但人口并不一定增长很快,C错误。故选D。24.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0~6岁儿童游戏场地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说明其服务范围最小,①正确,②错误;12~16岁儿童游戏场地数量最少,分布最稀疏,说明其服务范围最大,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答案:B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公路为环形公路和放射状的道路相结合,只有一个城市中心,城市空间类型为同心圆模式,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答案:D解析:长租公寓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土地租金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以及租房需求,土地租金是企业选择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正确。读图可知,布局在深圳外围地区的长租公寓数量最少,外围地区距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通勤时间长,不方便租户出行与上下班,租房需求小,交通是影响深圳长租公寓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之一,④正确。环境也会对长租公寓布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土地租金和交通来说,影响较小,①错误。深圳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其各地区人口密度差别不大,对长租公寓的布局影响较小,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7.答案:D解析: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导致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D正确;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AB错误;尽管经济机制和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经济总量少的原因,C错误;故选D。28.答案:B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能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状况,同时能缓解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AD错误,B正确;可以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C错误;故选B。29.答案:D解析:城市地价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因素影响较大,在市中心,多条交通干线交汇,出现地租最高峰;在主干道与市区环线的交叉处,地租出现次高峰。根据图中地租最高峰和地租次高峰的位置可知,D图最能表示该城市交通干线分布状况的是,D正确,ABC错误,故选D。30.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⑤处虽然位于热岛环流圈内,但其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影响小,且地租价格低,布局合理A错误,D正确;布局化工厂与其劳动力是否丰富关系不大,C错误;热岛环流圈内对应结果应是不合理的,B错误。故选D。31.答案:(1)重庆市内环以内交通通达度高,可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群;(距离市中心近,商业活动密集;以商业活动为主,付租能力强。(2)公租房小区集中分布在内环和外环之间,内环以内基本无公租房小区分布;公租房小区在内环和外环之间空间分布相对均衡。(3)增加城市居民住房保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抑制商品房房价过快增长,减轻人们购房负担: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解析:(1)经济发达:作为直辖市,重庆市拥有较为完善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较为快速。这种经济实力为商圈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得商圈内的商业活动得以繁荣发展,人口众多:重庆市人口基数大,为商圈提供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大量的人口意味着潜在的消费者数量多,从而促进了商圈内各类商业活动的兴起。地理位置优越: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优越,使得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更加便捷,有利于商圈的形成和发展。交通便利:重庆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商圈内的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历史和政策因素:重庆市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商贸活动一直较为发达。同时,政府对于商圈发展的支持和规划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商圈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主要分布在内环与外环之间:这一区域通常是城市郊区,土地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建设大规模的公租房项目。同时,这一区域也具有一定的交通和生活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多呈组团式分布:公租房小区采用组团式布局,有利于形成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便于管理和服务。同时,组团式布局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靠近交通线:公租房小区靠近主要的交通线路,如公路、地铁等,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这种布局有利于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距离商圈较远:公租房小区通常距离商圈较远,这有助于避免商业活动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3)缓解住房紧张问题:公租房的建设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住房选择,有助于缓解城市住房紧张问题,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公租房小区的建设通常伴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如学校、医院、公园等,这有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公租房的建设需要涉及到多个行业,如建筑、装饰、家具等,这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公租房的建设有助于引导城市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分布,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业。32.答案:(1)公元13世纪之前在塞纳河两岸,巴黎以市区中心,呈同心圆或集中团块状向外逐渐扩展。之后在巴黎外围塞纳河两岸和主要交通线建设新城,巴黎大都市区以巴黎市区为核心呈多中心布局。(2)主城区中轴枢纽设计有利于景观设计,提升城市形象;环线联系了与市中心同距离的地点,放射线联系了中心与郊区,环形放射状路网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卫星城镇的建设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的城市问题,接受中心城市的人口或职能的疏散,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广场和绿化园林区的设置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3)随着巴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迅速,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黎市采取了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建立多中心结构和在郊区建立新城镇体系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城市内部压力,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解析:(1)巴黎发展之初是古老的小镇,说明13世纪和之前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单核心模式以塞纳河两岸和市区为中心,呈同心圆或集中团块状向外扩展,城市结构相对简单,城市功能区分布单一。之后随着巴黎的经济快速发展,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城市结构呈现多核心模式。随着在外围塞纳河两岸以及主要交通线建设新城区,形成巴黎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以巴黎市区为核心呈现多中心布局。(2)据题干信息材料:“建筑群中心轴线地带内为绿化园林区(带)”,说明在主城区的中轴枢纽处设计了众多绿化景观以及园林区,有利于城市整体绿化园林景观设计,从而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各交通枢纽均以城市广场作为基本布局形式,结合图中四黎交通系统为“环形放射状”,环线联系了与市中心同距离的地点,尤其有利于郊区之间的交通,放射线联系了中心与郊区,环形放射状路网有利于提高交通效率;巴黎经济发达,有卫星城镇,卫星城镇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巴黎中心城区的城市病,接受中心城市的人口或职能的疏散,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广场和绿化园林区的设置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3)巴黎是法国的首都,经济及其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巴黎人口增长迅速,导致巴黎出现一系列城市病,表现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这是巴黎市做出规划调整的背景,为了解决这些城市病,巴黎市采取了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建立多中心结构和在郊区建立新城镇体系等措施,以疏解巴黎市人口压力,缓解巴黎城市环境问题。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城市内部压力,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答案:(1)城区人口和工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在城区建设风电站可以就近接入电网,缩短电力输送距离,输电成本和建设成本低,降低用电成本,保证居民的用电需求;城区多为建设用地,地价较高、用地紧张,且城内多河流流经,未利用土地较少且不集中,缺乏大片未利用地可供集中布局风电站,只能选择分散布局。(2)大丰港以北海岸线附近等深线密集,海底坡度较大,远离此处可降低风电站建设难度;海岸线附近有港口和航线,远离此处可减少风电站运行对航运的干扰。(3)风能属于清洁能源、新能源,推进远海风电项目可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低碳能源比例;可提供丰富的电能,提高电能供应量,降低和稳定能源价格,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进一步提高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可提高我国的能源自给率,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可减少煤炭、天然气等的输入量,降低常规能源远距离运输安全风险。解析:(1)注意解答该题需分别说明选在城区、分散布局的原因。大丰区建设风电站时选在城区是因为城区人口和工业集中,基础设施完善,在城区建设风电站可以就近接入电网,缩短电力输送距离,降低生产和用电的成本,保证居民用电需求。大丰区风电站分散布局的原因:由图可以看出,城区多为建设用地,地价较高、用地紧张,且城内多河流流经,未利用土地较少且不集中,只能选择分散布局风电站。(2)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大丰港以北海岸线附近等深线分布较密集,海底坡度较大,不利于建设风电站;且由图可以看出,海岸地区有港口和航线,在此建设风电站会干扰航行,故将风电站选在了远离航线的安全地带,以减少对海上运输的影响。(3)推进远海风电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可以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问题、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降低常规能源远距离运输安全风险等方面描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