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有‘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 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 的重要性”;“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针 对某一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 害的安全防护技能”;“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 化景观之间的关系”。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说出贵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 件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贵州的自然灾害和石漠化问题;针对石漠化 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掌握一定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3、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贵州自然环境与旅游文化等景观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地理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 在解决地理问题时,学生会迁移运用已有知识,但有时候不够准确。所以在此利 用畅言智慧课堂系统,加大地图、数据等材料的推送和引导使用,深化培养学生 读图析文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及临省。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贵州省气候问题。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对河流的影响。4.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地理信息,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自主学习,归纳贵州省位置及周围的临省和气候特点以 及独特的地形地貌问题。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自主探究归纳贵州省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貌问题产 生的原因。2. 了解贵州独特地形地貌对河流的影响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思考:你知道这句话“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指的哪个省吗 展示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旧址景观图,引导:你知道这些著名的旅游地位 于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贵州)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贵州省。(板书)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 自然地理概况今天我们的学习采用小组自主学习方法,用抢答题的方式回答问题, 然后评选优胜小组。课堂活动1:(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读图8-56、8-57,完成下列任务。(1)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 (2)找出与贵州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学生思考分析,师生归纳总 结。(板书)1、位置: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课堂活动2:引导学生读贵州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 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 (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3)完成P.93“活动”1。(4)贵州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的名称是什么 这种地貌对地表起伏有何影响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板 书)2、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地表崎岖。八山一水一分田:指的是贵州土地中80%是山,10%是水面,10%是耕地。 说明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指从山麓到山顶 气温相差很大,不同地区天气差异大,说明贵州受地形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课堂活动3:引导学生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说出贵阳的气候特点。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讨论、师生归纳总结。(板书)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贵阳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7月平均 气温 23.9 28.1 28.7 28.6 28.08月平均 气温 23.6 28.4 28.2 28.1 27.8纬度从高到低:上海-武汉-重庆-长沙-贵阳(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2)想一想,贵阳夏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响,形成了贵州“寒暑 适中”的气候特征。你认同这一说法吗 请谈一谈你的看法课堂活动4:引导学生完成P.93~94 “活动”阅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说出贵阳的气候特点。月份 1 2 3 4 5 6气温(℃) 5.1 6.6 11.0 16.1 19.6 22.2降水量 (mm) 20.5 20.1 32.8 87.6 164.6 225.2月份 7 8 9 10 11 12气温(℃) 23.9 23.6 20.6 16.3 11.8 7.4降水量 (mm) 177.0 126 100. 97.5 47.4 18.1师生归纳:地势对贵阳平均气温和局部地区的气温影响很大。由于海拔较高, 贵州夏季较凉爽;贵州纬度较低,使得贵州冬季平均气温不低。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读贵州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观察它们的大致流向。(2)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请解释其主要原因。预设: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地势差异显著,落差大(3)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预设: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众多。(4)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 考分析、小组讨论、师生归纳总结。(总结):4、河流特征: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 著优势,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缺乏。图片展示: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溶洞景观)(总结):因为喀斯特地貌原因,贵州地下多溶洞和暗河,所以造成贵州河 流多无头河无尾河。课堂练习:针对本课学习重点难点进行小组竞答练习,加强知识点的掌握。1. 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 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 山地、盆地D. 山地、高原2. 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 终年高温多雨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 全年寒冷干燥D. 降水稀少, 温差大3. 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A. 长江B.嘉陵江C. 岷江D. 北盘江4.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 泥石流、滑坡B. 洪涝灾害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 5.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DBDAC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标是“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 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根据课标,本节课设计了大量的活 动,每组活动又有多个问题,每个活动都是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创意、易于操作 的活动和练习,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记图和用图,挖掘图中含有的地理信息, 形成了基本的地理思维。本节课以活动为主,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观 点,从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完善自己的地理思维的逻辑性。板书设计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自然地理概况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地形: 独特喀斯特地貌 气候与水能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