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陆的变迁 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 (共35张PPT内嵌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 海陆的变迁 教学课件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上册 (共35张PPT内嵌3视频)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3.3 海陆的变迁
学 习 目 标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能了解大陆漂移学说
3.能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 点 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目录
01
沧海桑田
0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03
板块的运动
沧海桑田
01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
沧海变成桑田: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
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
桑田变为沧海:陆地→海洋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沧海桑田
2.海陆变迁的原因
(1)地壳的变动
喜马拉雅山脉在上升,大西洋面积在扩大。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1975 年,我国首次将测量觇标矗立于珠峰之巅,并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 8848.13 米。
2005 年珠峰测量,获得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 8844.43 米。
沧海桑田
2.海陆变迁的原因
(2)海平面的升降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沧海桑田
2.海陆变迁的原因
(3)人类活动
荷兰通过围海造陆来扩大土地面积。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0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者
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
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3.大陆漂移说的科学证据
(1)南美大陆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部分几乎吻合。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3.大陆漂移说的科学证据
(2)南美洲与非洲的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3.大陆漂移说的科学证据
(3)南美洲与非洲的生物具有相似性。
板块的运动
03
板块的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全球岩石圈主要有六大板块组成
板块在不断运动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
板块名称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
张裂拉伸
裂谷、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碰撞挤压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亚欧大陆东部海沟、岛弧,美洲西部山脉
巨大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板块的运动
2.六大板块
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
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根据测量,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仍在不断升高。
课后练习
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苏伊士运河是亚非的分界线,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B正确;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是巴拿马运河,A错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是马六甲海峡,C错误;印度洋和北冰洋无海峡或运河连通,D错误。故选B。
1.阿留申群岛是太平洋北部的火山群岛,其位置最接近图中序号( )
A.① B.② C.③ D.④
B
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海上出口,不是大洲分界线,A错误;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不是大洲分界线,B错误;英吉利海峡,是分隔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并连接大西洋与北海的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C错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主要的交通要道,D正确。故选D。
2.2021年7月,墨西哥发生7级以上地震;2022年1月,汤加火山剧烈喷发,共同原因是两地都位于( )
A.非洲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处
C.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D.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现在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太慢,不易被人们觉察。结合世界局部地区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可以推测( )
A.历史上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了
B.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喜马拉雅山
C.此处发生了大陆漂移
D.此处发生了海陆的变迁
由题意“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可知,在高大的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以前是海洋,由于地壳的运动此处发生了海陆的变迁,由海洋变成了现在的喜马拉雅山,D正确;与海平面上升、大陆漂移和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喜马拉雅山无关,A、B、C错误。故选D。
D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了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现在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地上升着,只不过上升的速度太慢,不易被人们觉察。结合世界局部地区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碰撞影响,其海拔还在缓慢上升,D正确。故选D。
4.喜马拉雅山脉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相互张裂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
D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1)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魏格纳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板块A上的大洲主要有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2)A为美洲板块,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北美洲和南美洲。
北美洲
南美洲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板块F以海洋为主,主要是_________洋。
(3)F为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海洋,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海域。
太平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板块D是________板块,板块E是_________板块。
(4)D板块是非洲板块,主要是非洲大陆及周围海域,E是亚欧板块。
非洲
亚欧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图中a、b两国地震频发,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两国均位于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5)世界上火山与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方,主要位于两大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亚欧大陆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国地震频发,原因是两国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环太平洋
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红海和地中海中,面积不断扩大的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不断缩小的是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判断,红海位于D非洲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故其面积将不断扩大。地中海位于E亚欧板块与D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处,使得面积缩小。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红海
地中海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