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6年高考备考专题培训历史学科会议资料:科学谋划 理性备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赤峰市2016年高考备考专题培训历史学科会议资料:科学谋划 理性备考

资源简介

科学谋划 理性备考
历史讲稿 石朝华
一、近几年高考政策的新动向
袁部长将新制度比喻成路: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理想的发展道路,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岔过去。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要修更宽的路,修多样的路,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
高考命题趋势分析(整体)
(1)重视学科本质,强调实用性
(2)命题中的难度安排
政策因素 难点分散
(3)命题时如何拉开考生间距离
分层命题 试题的台阶设计 强调灵活性,重视思维训练 强调答题的规范
二、考纲和2015年高考试题的研究
问题:
1、为什么高考题总是出乎意料?
2、为什么觉得高考题难、偏、怪?
3、为什么高考过后总是很失落?
4、应该怎么教学?应该怎么应对高考?
2014、2015年全国历史高考课标卷考核技能分析
卷别
题型
试卷题号
技能考核类型
2014年全国Ⅰ卷
选择题
24、25
归纳
26
解释
27 、32 、33
阐述
28 、29、 30 、34
分析
31、 35
推理
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40
归纳、分析、解释
41
评价、阐述(重新设计)
2014年全国Ⅱ卷
选择题
24
辨认
25、31、32、35
归类、说明
27、28
分析
26、29
归纳
30、34
解释
33
阐述
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40
归纳、分析
41
比较、分析、评价
2015年全国Ⅰ卷
选择题
24、32
推理
25、34
归纳
26 、30 、31
分析
27 、28、 35
阐述
29、 33
归纳
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40
归纳、分析、解释、比较
41
应用、分析、创造
2015年全国Ⅱ卷
选择题
24
归类
25
解释
26、29、33、34、35
阐述(论证、重新设计)
27
推理
28
归纳
30、31、32
分析
非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40
归纳、分析、比较
41
分析
(一)析考纲,明方向——考试大纲能力解读
要求目标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解释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等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二)目前历史高考全国卷命题的特点
第一,不再以记忆技能为测试的中心;
第二,选择题命题的核心在于考核考生的理解技能(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的知识,只要考生在已获得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就是理解;理解技能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归纳、推理、比较和阐释等)
第三,选择题命题初步关注考核考生的分析技能(具体分析任务包括:确定分析对象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明确这些信息的组织方式,把握这些信息的潜在目的。)
第四,材料分析题主要关注对归纳、比较、分析(归因)、评价、阐释(重新设计)、解释等技能的考核。
专家备考建议
1.题目材料的阅读量大为减少,尤其是选择题,目的是加大学生的思考量,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将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方向。
2.“左图右史 ”,突出史地的结合,今后高考命题还会出现,但是材料可能会多种多样,也可能会出现政史地的结合。
3.构建新的课程观,打破狭隘的教材观,地图等史料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在平常教学中注意构建学生的历史知识网络,特别是历史主干知识,要讲透,老师的讲述也是一种资源。老师在讲述时不要灌输,但一定要让学生把历史的前后逻辑关系弄清楚。
4.重视知识的深度挖掘。在复习时要注意历史学习方法的教学。
5.忌题海战术,但每一类题都要练到,主要是方法的积累。
6.注重历史概念教学,要让学生懂得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好学会分析历史材料中蕴含的历史概念的含义。
7.今后的高考命题还会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方面命题,注意在平常教学中让历史和生活、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
8.注重历史发展的脉络和主干,在平常教学中注意“历史学科主干”,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
9.历史常识性的题还会出,但要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一旦有好的素材肯定会出。
10.打破必修和选修的界限,以“历史学科主干”构建历史教学体系,在复习选修时注意方法的复习,而不要纯粹复习选修知识。选修注意让学生选顺手的答,今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数最高。
11.41题是“试验田”,今后还会变,但方向不变,即能力考查不变,可能会突出政史地结合。
12.今后会侧重于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要注意在平常的教学中予以把握。
13.主观40题不会有太大变动,注意让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概括总结观点,并且学会总结答题套路。
三.高三历史备考方略 ——一轮复习
(一)通史框架,专题讲解; (二)深挖教材,中外贯通;
(三)梳理逻辑,理清思路; (四)梳理时间,形成时序;
(五)积累术语,强化概念; (六)讲练结合,以练补讲。
高三一轮复习之“纵”与“横” ——以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为例
“纵”——思想文化现象间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横”——1.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者的互动关系;
2.不同地域、类型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3.思想文化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之间的关系。
四.日常备考的经验与反思
1、注意从起始年级加强历史教学工作;
2、历史学科初中、高中衔接相关事宜;
3、加强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合作沟通;
4、形成正定中学独具特色的复习风格;
5、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室加强对外交流;
6、积极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
7、努力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课程;
8、两校区高三教研合作学习交流提高;
9、开发北大先修课课程拓展学生视野;
10、中外合作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和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