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易混易错梳理一、辨析与内环境有关的7个易错易混(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2)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寰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内环境稳态≠内环境恒定不变: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并非恒定不变的(5)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不是同一器官:合成在下丘脑,释放在垂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管(6)环境温度影响调节方式: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为神经_体液调节,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是神经调节。(7)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都缺乏胰岛素①Ⅰ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需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②Ⅱ型糖尿病: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并没有下降。二、渗透压(1)含义: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决定因素: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决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3)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因素比较(以血浆为例)①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所以营养不良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大。②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比较高,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比较大,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感觉口渴。三、组织水肿(组织液增多)产生的原因(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中引起的。(2)引起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吸水造成水肿。②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造成水肿。③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蛋白质等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④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细胞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⑤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造成水肿。四、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五、稳态调节的两点提醒(1)内环境中各种稳态的维持不一定都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参与,如内环境中pH稳态调节,只与内环境中缓冲物质有关。(2)能够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人,其生命活动不一定正常,如“植物人”。六、稳态失调与相关疾病疾病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综合症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疾病名称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引起疾病的症状感冒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腹泻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疲倦、全身不适、恶心七、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注意事项(1)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2)盐酸和氢氧化钠均有腐蚀性,要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3)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4)至少选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5)加入酸、碱后要待其稳定后再测pH。(6)绘制pH变化曲线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实虚线标明。(7)绘制坐标曲线时要注明横轴、纵轴所代表的意义及相应单位。易混易错通关1.当肝脏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导致组织水肿B.血浆中含有一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离子,可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C.细胞代谢以及外界因素影响都会导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D.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正常人体的体温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2.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B. 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C. 内环境中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D. 临床上,可吸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在极端条件下,内环境的稳态会被破坏,原因是人体调节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血液检测时,某些成分含量超过正常范围,这可能是体内某些器官或组织功能异常的结果D.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会使人生病,但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突触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②过氧化氢酶、载体蛋白、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液增加⑥当血浆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⑦运动员进行跳高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有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A.2项 B.3项 C.4项 D.5项5.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6.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新冠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7.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B.图示①、②、③过程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参与下就能完成C.④、⑤可分别表示细胞需要的O2及养料进入细胞、代谢产生的CO2等废物排出细胞D.⑥可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8.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其中含有少量淋巴细胞。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正常脑脊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对维持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脊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质使其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B.脑脊液可以为脑部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C.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升高D.患细菌性脑膜炎会导致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数目上升9.正常人血浆中尿酸的含量为208.3~428.4μmol/L,体内尿酸的生成量与排出量处于平衡状态,血浆中尿酸含量长期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会引起痛风。研究表明,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H负责尿酸的重吸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运蛋白H的功能体现了细胞可参与形成内环境B.出现痛风症状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适当多饮水能够促进体内尿酸的排出,改善痛风的症状D.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尿酸长期积累过多不会影响血浆pH10.某团队用果蝇研究了高蛋白饮食促进深度睡眠的机制,发现肠道中的蛋白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神经肽Y,最终Y作用于大脑相关神经元,利于果蝇保持睡眠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B.肠道上皮细胞分泌Y会使细胞膜的表面积减小C.肠道中的蛋白质增加使血液中的Y含量减少D.若果蝇神经元上Y的受体减少,则容易从睡眠中醒来11.如图甲是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示意图,图乙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A液、B液和C液等共同构成机体的内环境,B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消化液(胰液)通过B液流遍全身C.图乙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离不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内环境pH保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的/H2CO3、/等有关12.“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发生不适应,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醉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变化B.“醉氧”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关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D.“醉氧”症状的出现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3.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时,产生过多的乳酸,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B.组织水肿都是由血浆蛋白含量下降引起的C.侏儒症是孕妇缺碘引起胎儿发育过程中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结果D.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集聚过多,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14.电解质的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通常所说的电解质紊乱指血液中的钾、钠、镁、钙等偏离了正常值的范围。电解质出现紊乱会造成人体代谢失衡,进而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疾病。生活中多数的电解质紊乱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的。(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其中________对渗透压影响更大,原因是________。(2)偶尔吃过咸的食物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持续升高,理由是________。(3)钙离子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而镁离子会拮抗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血镁浓度升高会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使肌肉________。(4)酸性体质论主张“摄入更多碱性食物,身体才会健康”的观点是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15.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图甲为肝脏组织示意图,图乙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所以相对a端,b端尿素的含量_________,氧气的浓度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浓度__________。(2)肝脏在血糖平衡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肝脏a端血糖浓度较高(如饭后一段时间),那么b端血糖浓度相对__________;如果肝脏a端血糖浓度较低(如饥饿时),那么b端血糖浓度相对__________。(3)胰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如果图甲所示为胰岛组织,当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高(如饭后一段时间),那么b端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会__________;当a端血糖浓度较低(如饥饿时),那么b端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__________。b端相对a端,其血糖浓度相对__________。(4)从图乙中组织液与血浆的关系来看,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很多,但直接的生理因素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相对渗透压的变化。当组织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导致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异常增大,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血浆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肾小球的通透性加强会导致血浆蛋白进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若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代谢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减少,组织液中的物质不能及时被细胞利用而积累,在这种状况下,血浆的渗透压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中的水更多地进入血浆,故不会导致组织水肿,A错误;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B正确;体外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都会导致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C正确;正常人体的体温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D正确。2.答案:A解析:A、正常血浆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A错误;B、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水杨酸溶解在体液中,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B正确;C、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如(碱性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维持pH的相对稳定,C正确;D、CO2为酸性气体,临床上,可吸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故选A。3.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如极端条件),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岀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可能会遭到破坏,B正确;体内某些器官或组织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血液中某些成分含量超过正常范围,会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正确;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会使人生病,也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4.答案:A解析:突触小泡存在于突触前膜,不属于内环境,①错误;过氧化氢酶、载体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血浆的成分稳定只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一个方面,③错误;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④错误;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液增加,⑤正确;当血浆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也有可能患遗传病等,⑥错误;运动员进行跳高比赛时,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调节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⑦错误。5.答案:D解析:肌肉酸痛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浆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故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加快乳酸的转化,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6.答案:C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所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正确;细胞内液外渗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都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水肿,B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C错误;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证细胞中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有氧呼吸),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D正确。7.答案:B解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代谢废物(如尿素)等物质,A正确;在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中,需要循环系统把各种物质运输到机体的相应部位,图示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才能完成,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④可表示氧气、营养物质等进入细胞,⑤可表示CO2等代谢废物排出细胞,C正确;由题图可知,⑥可表示人体有少数细胞(如人的肺泡壁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D正确。8.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知,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脑脊液中含有的缓冲物质可以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A项错误;脑脊液属于细胞外液,是脑部细胞生活的环境,可以为脑部细胞提供营养、运输脑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等,B项正确;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升高,C项正确;脑脊液中含有少量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病菌,患细菌性脑膜炎会导致脑脊液中的淋巴细胞数目上升,D项正确。9.答案:D解析: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H负责尿酸的重吸收,从而影响血浆中尿酸的含量,转运蛋白H的功能体现了细胞可参与形成内环境,A正确;痛风症状的出现与血浆中尿酸含量长期超过正常范围有关,说明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正确;痛风主要由尿酸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适当多饮水能够促进体内的尿酸随尿液排出,从而改善痛风症状,C正确;若血浆中尿酸长期积累过多,超出了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范围,则会影响血浆的pH,D错误。10.答案:D解析: A、肠道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故肠道中的蛋白质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的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A错误; B、肠道上皮细胞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Y的过程中,一部分细胞中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该过程会使细胞膜的表面积增大,B错误; C、根据题意“肠道中的蛋白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神经肽Y,最终Y作用于大脑相关神经元,利于果蝇保持睡眠状态”可知,摄入的蛋白质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神经肽Y,C错误; D、神经肽Y作用于大脑相关神经元,进而促进深度睡眠,故若果蝇神经元上Y的受体减少,则Y不能发挥作用,容易从睡眠中醒来,D正确。11.答案:B解析:A液、B液、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共同构成机体的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B液(血浆)流遍全身,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液(胰液)通过胰管进入小肠,B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密切相关,C正确;内环境pH保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的缓冲对/H2CO3、/等有关,D正确。12.答案:B解析:“醉氧”时,外界环境的变化(氧气含量增加)导致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氧气含量)发生了变化,A正确;高海拔环境中氧含量较低,为了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可能会增多,即血红蛋白含量增加,“醉氧”的发生可能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关,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要补充无机盐,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正确;“醉氧”时,外界环境剧烈变化导致内环境稳态被打破,机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1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的趋势,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其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A错误。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中使其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增多;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增多;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渗透压或细胞内液渗透压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中;肾小球通透性增大,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水分进入组织液,B错误。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的结果,C错误。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集聚过多,说明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D正确。14.答案:(1)无机盐;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血浆中无机盐微粒数目更多(2)不会;机体会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对Na+吸收减少,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3)抑制;松驰(或不收缩等)(4)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物质,当一定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解析:(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无机盐微粒数目更多,对渗透压影响更大。(2)当机体偶尔摄入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暂时升高,机体会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对Na+重吸收减少,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因此偶尔吃过咸的食物不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持续升高。(3)镁离子会拮抗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进而影响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因此血镁浓度升高会抑制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使肌肉松弛。(4)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由于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物质,当一定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摄入更多碱性食物,一般不会明显改变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15.答案:(1)较高;较低;较高(2)较低;较高(3)升高;升高;较低(4)大于;小于;大于;小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调节过程。由题图甲可知,血流方向为a→b,尿素是在肝脏产生并运输到肾脏排出的,因此b端尿素含量较高;氧气和二氧化碳是经过血液循环运输的,氧气参与组织细胞的代谢,二氧化碳则是代谢产物,所以b端氧气浓度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2)饭后一段时间,由于机体对食物进行了消化吸收,血糖浓度高,此时胰岛素含量会升高,促进血糖转化成肝糖原或非糖物质,造成b端血糖浓度相对较低;当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使b端血糖浓度相对较高。(3)饭后一段时间,由于机体对食物进行了消化吸收,血糖浓度高,此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多,造成b端相对a端胰岛素含量升高;当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升高,胰岛细胞消耗葡萄糖,故b端相对a端,其血糖浓度相对较低。(4)当组织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渗透压;肾小球的通透性加强会导致血浆蛋白进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血浆的渗透压降低,造成组织液的渗透压大于血浆的渗透压;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时,组织液中的物质不能及时被细胞利用而累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大于血浆渗透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