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6)实验与探究——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易错重难提升易混易错梳理1.理论上,光镜下可观察到哪些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叶绿体(椭球形)、线粒体、染色体。2.鉴定脂肪不一定要用显微镜:用切片观察要显微镜,用匀浆观察不用显微镜和50%的酒精。苏丹Ⅲ是鉴定脂肪的,不能说用于鉴定脂质。染色后一定要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50~60℃温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4.双缩脲试剂使用时B液不能过量,过量的硫酸铜,会产生较深蓝色的氢氧化铜,影响观察。5.盐析和变性的蛋白质(肽键还在)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6.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观察线粒体,以免叶绿体干扰;选择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是因为藓类叶片很薄,仅一层细胞。若用菠菜,要撕取稍带叶肉的下表皮细胞(因为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叶肉细胞才有)7.不能通过检测是否有CO2(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黄)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但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CO2的多少(相同时间内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呼吸方式(相同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CO2更多)。8.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的两组实验是对比实验(相互对照),设置的是有氧、无氧条件,没有对照组,都是实验组9.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要用铅笔在剪去角得两端画线。过滤用单层尼龙布,不能用滤纸。滤纸条剪去两个角的目的:使分离的色素带平齐。10.滤液细线:细、齐、直,目的:防止色素带之间部分重叠(色素带重叠可能原因:滤液细线过粗,不均匀)。11.干后重复画滤液细线:增加色素在滤纸上的附着量,使实验结果更明显。12.色素提取液呈淡绿色的原因:①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③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13.滤纸条上无色素带的可能原因: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在层析液中。14.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自变量的设置除了通过台灯距离实验材料的远近来设置,也可以在相同距离用不同功率的灯。15.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材料选择:要能进行细胞分裂,不能用表皮细胞、叶肉细胞等无能分裂的材料。16.解离时间要充分,细胞才不会重叠,也不宜过长,否则根尖细胞的结构会遭到破坏。17.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18.切取的根尖不宜过长(根尖2—3mm),否则不容易找到分生区。同时注意取材时间,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此时细胞分裂旺盛)。19.最好选择分裂期时间占比长的材料(因为分裂期细胞数目相对较多)。计数时,应选择染色体清晰的细胞。20.处于间期的细胞个数应是最多,因为间期的时间最长。看到的细胞中大多有染色质,而不是染色体。21.细胞在解离时已被杀死,细胞周期停止,不能看到动态变化。2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操作步骤都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但材料宜选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23.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但运输速率一样,相同时间物质扩散深度相同)24.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检测底物是否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25.在探究酶的适宜温度的实验中,不宜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在常温常压时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26.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为实验材料,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影响实验结果。易混易错通关1.洋葱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有关洋葱及其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的位置C.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提前一天用解离液充分浸泡洋葱根尖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2.预实验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下列实验中,不需要进行预实验的是( )A.探索2,4-D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B.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C.探究H2O2酶催化的最适pH及最适温度D.用质壁分离方式探究某叶肉细胞液浓度3.下列关于科学的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荧光标记法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标记技术4.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归纳法是指从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B.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C.差速离心法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度离心,然后改为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分离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科学家利用这一方法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5.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据与实际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样方内和所有边界线上的个体B.标志重捕法调查水库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D.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巢湖中灰锥的种群密度时,捕获所用渔网的网眼过大6.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关系,而定量分析是为了研究观察对象的性质、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视野中,不易看到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该实验是定性分析B.3H有放射性,3H标记半胱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定量实验C.以黑藻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液泡体积变小、颜色不变,能定性地观察到原生质层颜色加深D.“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需要定量分析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7.实验设计应注重科学性,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为催化剂,因变量为O2生成量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唾液淀粉酶,并且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C.“探究pH彩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选用胃蛋白酶,在pH为6~8范周设置不同实验组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鉴定产物中有无还原糖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达到实验预期结果的重要一环。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A 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先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匀后,再注入豆浆中B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用高倍镜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C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 将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与2mL蔗糖溶液混匀,60℃水浴一段时间,用碘液进行检测D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A.A B.B C.C D.D9.进行实验时,试剂及实验操作的顺序往往决定实验的成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蛋白质时,先滴加CuSO4溶液后滴加NaOH溶液B.观察植物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时,先用低倍镜找到质壁分离细胞再换高倍镜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先将酶和底物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再混合D.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先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10.下列有关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猪血细胞制备细胞膜,主要原因是猪血容易获得且便于观察B.不能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的叶绿体时,需保持有水状态且无须染色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都可以大蒜为实验材料11.实险材料、方法、操作步骤等都会影响实验成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纸层析法进行了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在适温下将淀粉酶溶液和设定的不同pH溶液混匀后,再加淀粉溶液C.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12.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中具有相同作用的是( )A.酒精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的作用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中的作用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的作用D.NaOH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的作用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将染色后的蝗虫精巢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C.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14.下表是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实验目的A 杨树根的永久装片 - 高倍镜的使用B 新鲜的菠菜叶片 无水乙醇、SiO2 观察叶绿体中的色素C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本尼迪特试剂 观察特定颜色D 洋葱根尖 解离液、甲紫溶液等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A组实验中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2)B组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物质是____其作用是____。图2表示B组实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带c是____,呈现____色。请指出该结果的错误之处____。(3)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_____。(4)做D组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呈_____形;某同学绘制了如图3有丝分裂四个时期模式图,四个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_____(用字母表示)。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紫色洋葱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下图1为洋葱纵切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时,应取图1中的_____(填序号)部位作实验材料,提取色素时添加SiO2的作用是_____。(2)图2是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装置图,层析后得到了不同的色素带,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较暗的是_____(填序号)。(3)A同学为探究图1中③处细胞中是否有还原糖,他将③部位组织榨汁后获取滤液。然后取斐林试剂的甲液1mL滴入滤液中振荡摇匀,再取乙液1mL滴入滤液中振荡摇匀,将以上混合液置于60℃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实验结果说明洋葱的③处细胞中含有还原糖。一起做实验的B同学指出A同学实验中没有按教材中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从实验原理的角度分析A同学的实验结果,依然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4)B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看到的现象如图3所示,此时⑩处充满了_____。⑨处成熟细胞不呈现紫色的原因可能是操作过程中_____。(5)选用图1中的④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D同学看到C同学剪取洋葱的一条幼根根尖所做的实验效果很好,于是D同学也从该条幼根上剪取一段进行实验,经规范操作后始终没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的位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用解离液处理3~5 min即可,不可解离过度;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2.答案:B解析:AC、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在确定最适浓度或温度或pH时,需要预实验,A、C错误;B、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并不需要预实验,B正确;D、确定某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时,也需要预实验,以探索大致浓度范围,D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而不是假说-演绎法。所以C错误。4.答案:D解析: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B、假说是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也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B正确;C、由于细胞器大小、质量不同,差速离心法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度离心,然后改为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分离,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C正确;D、同位素标记法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特征射线的性质,探测标记物质的运行和变化,但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采用的是荧光标记法,D错误。故选:D。5.答案:D解析: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对于压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只统计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中的数目。若统计样方内和所有边界线上的个体,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大,A不符合题意;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个体数(N):初捕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水库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被标记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B不符合题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向血球计数板滴加培养液后要静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计数,实验所得数据与实际值接近,C不符合题意;捕获所用渔网的网眼过大,则捕获的数量偏少,则调查数值偏小,D符合题意。6.答案:A解析:选项 分析 结果A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为定性实验,因该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解离液,导致细胞已经死亡,且处于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占比较多,故不易在一个视野里看到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 正确B 用3H标记半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会测量相关物质的放射性,属于定性实验 错误C 黑藻液泡无色,质壁分离时,液泡体积变小,原性质层无颜色变深的现象 错误D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故此实验应是定量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 错误7.答案:D解析:A错,“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为有无高温处理、有无催化剂及催化剂种类,因变量为H2O2的分解速率或单位时间内O2生成量。B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唾液淀粉酶,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处理的组别进行相互对照,无需设计空白对照组。C错,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5,在pH为6~8时其会失活,因此“探究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选用胃蛋白酶,在pH为1~3范围设置不同实验组。D对,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属于非还原糖)分解为还原糖,不能催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均为还原糖),可通过用斐林试剂检测有无还原糖来证明酶的专一性。8.答案:D解析: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先向豆浆中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B液,A错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B错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将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与2mL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匀,60℃水浴一段时间,用碘液进行检测,C错误;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D正确。9.答案:C解析: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向待测的组织样液中滴加NaOH溶液创造碱性环境,混匀后再滴加CuSO4溶液,A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时无需使用高倍镜,B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酶一旦与底物接触就会进行反应,要先将酶和底物在相同温度下保温后再混合,如果先进行混合再保温,则不能控制反应温度恒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从盖玻片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D错误。10.答案:D解析:A.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如猪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主要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故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分别给DNA和RNA染色,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含色素,所以不能作为实验材料,但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颜色,可以用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故B错误; C菠菜叶表皮细胞无叶绿体,故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都可以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因为大蒜根尖细胞分裂旺盛,故D正确。11.答案:C解析:运用纸层析法进行了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A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因为酸可以促进淀粉水解,所以该实验不能用淀粉酶,B错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制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12.答案:D解析: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酒精可以用来配制解离液,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A错误;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可以用来配制解离液,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调节pH,B错误;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的作用是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进而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的作用是与肽键反应,生成紫色物质,C错误;NaOH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的作用都是创造碱性环境,D正确。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高中教材中的生物学实验。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A正确;蝗虫精巢内精原细胞的产生为有丝分裂,故将染色后的蝗虫精巢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时期的细胞,B正确;摩尔根等人利用果蝇,通过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盐酸在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实验中除了有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的作用外,还具有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加速DNA与染色剂结合的作用,但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D错误。14.答案:(1)d(2)CaCO3;放置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叶绿素a;蓝绿色;色素带b的位置上,b应当右移(3)红黄色(4)正方;a、d、b、c解析:(1)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因此图1中视野最暗的图应是放大倍数最大的d。(2)B组实验为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为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物质是CaCO3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而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色素的含量。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故色素带c是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间的距离最宽,故图2中错误之处是色素带b的位置,b应当右移。(3)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会和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红黄色。(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较小,呈正方形;据图3所示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知,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末期,d为有丝分裂中期,故四个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d、b、c。15.答案:(1)①;使研磨更充分(2)⑦⑧(3)甲液和乙液发生了化学反应(4)外界溶液;撕取洋葱表皮时将液泡被撕破了(或细胞本来是死细胞)(5)该幼根的根尖分生区已经被C同学剪去解析:(1)本题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还原糖的鉴定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等实验的相关知识。图1中①为洋葱的管状叶,是绿色的,可以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绿体色素提取时,加入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2)根据思路分析可知,图2中的⑤是胡萝卜素,⑥是叶黄素,⑦是叶绿素a,⑧是叶绿素b,其中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在暗室内用红光照射四条色素带,较暗的是⑦⑧。(3)根据题意分析,A同学做还原糖鉴定实验时,先加了甲液,后加了乙液,而甲液和乙液应该混合后再加入,但水浴加热后却仍然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其原因可能是在水浴加热前甲液和乙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Cu(OH)2,然后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生成了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4)根据思路分析可知,图3中⑩处充满的是外界溶液;⑨处成熟细胞不呈现紫色的原因可能是操作过程中破坏了细胞结构,液泡被撕破了,或细胞本来是死细胞。(5)根据题意分析,已知D同学从根尖被C同学剪掉的幼根上取了一段进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而根的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由此可知,其取的部分已经没有分生区细胞,所以尽管其后续实验操作规范,也不能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