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请观看视频后,回答该视频叙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事件?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篇章 路在何方——长征的原因任务一: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在赣南、闽西一带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力被迫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岳麓出版社 必修一次数 时间 敌我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敌 我 第一至第四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4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朱德 (第四次)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第五次 1933年 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失败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的原因第二篇章 路在脚下——长征的经过任务二:【追寻先辈足迹】1.请绘制长征路线简图;2.推荐1个必经地,设计推荐词;血染十里溪,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河底遍尸体。—陈靖《湘江黔山》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红军指战员,在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你想对党中央提一些什么建议 【重返历史现场】遵义会议(1935年1月 贵州遵义)(1)批判了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出红军长征初期所面临的危急局势,急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遵义会议(1935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转折点幼年成熟出现很多失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由胜利走向胜利第三篇章 路在心中——长征精神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为什么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动脑筋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长征精神的内涵乐于吃苦、 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乐观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红军凭借什么样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征服了无数危机关头的生死考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学习中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我的长征路勇于拼搏、敢于进取、敢于吃苦、团结互助你不知道的你自己勇于奋进的你你不知道的你自己勇于进取的你你不知道的你自己勇于拼搏的你材料一: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材料二: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数字看长征》小组探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单上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