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使的身影》 《生死不离》课件+素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使的身影》 《生死不离》课件+素材+教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天使的身影》《生死不离》
第三单元 真善美的深情呼唤
第一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掌握不同节拍、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在情景导入、对比、体验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歌曲特点以及歌曲中不同 的音乐情绪。
能切身体会危难之中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伟大奉献精神,感受音 乐中传递的温暖和希望,以感恩之情来加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坚定信念。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一饱眼福,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里山清 水秀,气候温和,碧绿的水面,整齐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
交流展示
新课导入
然而,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风景秀 丽的汶川。
交流展示
新课导入
观看过图片和视频之后,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交流展示
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 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破坏性最强、波 及范围最广的地震,这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 家园。然而,在这山崩地裂的日子里,受灾的人们并没有被击垮,而是以自 己最深最真的情投入了生命的大营救中。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以汶川大地震 为背景创作的歌曲——《生死不离》。
欣赏并跟唱
《生死不离》
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初听音乐,感受情绪
由彷徨、迷茫到鉴定的情绪
欣赏
欣赏并跟唱
《生死不离》
再次聆听音乐,学生用画线条的方式体现音乐的旋律走向,分出 A、B 段落,引导学生体会两段情绪变化。
再次聆听,段落赏析
A 段落:(1—16 小节)抒情、彷徨 B 段落:(17—最后)深情、坚定
欣赏
欣赏并跟唱
《生死不离》
活动:学生填空圆圈内的音,感受弱起、连音的作用。
师生合作,突出难点
作用: A 段的复杂音型体现出彷徨、迷茫的情绪,与 B 段的坚定形成对比
欣赏并跟唱
《生死不离》
填词演唱 情绪升华
范唱
欣赏并跟唱
《生死不离》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绪演唱 A、B 两段。 (感受音乐中传递的温暖和希望,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填词演唱 情绪升华
伴奏
思考:随乐击打固定节拍,与《生死不离》相比,节奏有何区别?
欣赏《天使的身影》
初听音乐,对比节奏
《天使的身影》是四三拍,全曲节奏型单一且疏松
欣赏
结合曲谱思考: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欣赏《天使的身影》
感受情绪
范唱
欣赏《天使的身影》
感受情绪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处处都有白衣天使的身影,汗水浸透了衣衫, 雾水打湿了护目镜,人们看不见他们天使的面孔,却看得见他们善良的心灵。 歌曲用深情而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赞美之情。
结合曲谱思考: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欣赏《天使的身影》
感受情绪
范唱
分享一件让你感动的事情
(引导学生发言,通过身边事例来加深学生情感,以便更深入了解歌曲所 传达的爱与奉献精神)
拓展延伸
学生分享,情感升华
课堂总结
同学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曾经我 们也深受病毒肆虐之苦,但现在的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在这太平盛世,就更 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更应该团结与坚强!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音乐学科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天使的身影》《生死不离》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择了一组充满深情挚爱的优秀音乐作品。歌曲《天使的身影》 创作于抗疫期间,歌曲《生死不离》创作于四川汶川大地震之时,以感人的 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传递温暖和希望,表达对抗疫救灾的医护、救援人员深深 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小草》《踏浪》《青春舞曲》三首歌曲以朴实的音乐语言、 生动的旋律,传递生活中的美好、坚持、快乐等元素,三首歌曲的速度分别 是中速、中速稍慢、中速稍快,呈递进关系,情绪的表达也随之变化。通过 演唱这些歌曲,我们感受真情,赞颂美好,更加珍惜时光。
学习 目标 1.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掌握不同节拍、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2. 在情景导入、对比、体验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歌曲特点以及歌曲中不同 的音乐情绪。 3. 能切身体会危难之中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伟大奉献精神,感受音 乐中传递的温暖和希望,以感恩之情来加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坚定信念。
重点 体会歌曲真挚的情感,激发面对困境的决心。
难点 掌握不同节拍、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交流展示,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一饱眼福,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里山清 水秀,气候温和,碧绿的水面,整齐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 ( 同步播放汶川地震前当地秀丽景色图片) 师:然而,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在风景秀 丽的汶川。 (播放汶川地震来临的视频) 思考:观看过图片和视频之后,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师: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在一瞬间就毁掉 了人类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家园。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后破坏性最强、波 及范围最广的地震,这场地震让许多人失去了最亲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 家园。然而,在这山崩地裂的日子里,受灾的人们并没有被击垮,而是以自 己最深最真的情投入了生命的大营救中。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以汶川大地震 为背景创作的歌曲——《生死不离》。 二、欣赏并跟唱《生死不离》 1. 初听音乐,感受情绪。 思考: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 再次聆听,段落赏析。 活动:再次聆听音乐,学生用画线条的方式体现音乐的旋律走向,分出 A、B 段落,引导学生体会两段情绪变化。 A 段落:(1—16 小节)抒情、彷徨 B 段落:(17—最后)深情、坚定 3. 师生合作,突出难点 活动:学生填空圆圈内的音,感受弱起、连音的作用。 作用: A 段的复杂音型体现出彷徨、迷茫的情绪,与 B 段的坚定形成对比。 4. 填词演唱,情绪升华。 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绪演唱 A、B 两段。 (感受音乐中传递的温暖和希望,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8 年,全国人民都牵挂着汶川,而灾区 人民血脉相连的手足情感也让我们感动。然而,到了 2020 年,团结、坚强的 中华儿女又面临了另一场严峻的灾难,无数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投入这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欣赏《天使的身影》 1. 初听音乐,对比节奏。 思 考:随乐击打固定节拍,与《生死不离》相比,节奏有何区别? (《天使的身影》是四三拍,全曲节奏型单一且疏松) 2. 结合视频,感受情绪。 思考: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处处都有白衣天使的身影,汗水浸透了衣衫, 雾水打湿了护目镜,人们看不见他们天使的面孔,却看得见他们善良的心灵。 歌曲用深情而抒情的旋律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赞美之情。 四、学生分享,情感升华 活动:分享一件让你感动的事情。 (引导学生发言,通过身边事例来加深学生情感,以便更深入了解歌曲所 传达的爱与奉献精神。) 师:同学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曾经我们也深受病毒肆虐之苦但现在的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在这太平盛世,就更 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更应该团结与坚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