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教学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逐步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2.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从而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养成学习地理、探索地理的兴趣。【教学难点】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模式一 著名人物一代名相诸葛亮,之所以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因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们也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渊博,同学们想不想成为诸葛亮一样的人物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地理。模式二 提问导入提问几个常见的地理问题,如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平原,有的地方是高原……这些常见的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地理,学习地理。模式三 热点材料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关于雾霾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再次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那么雾霾天气对人体和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讲授新课】第一个板块——揭开地理之“谜”1.展示地理图片,提出地理问题。①展示四季变化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地方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②展示撒哈拉沙漠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撒哈拉沙漠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③展示日本地震的图片。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④展示东部地区旱涝灾害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多出现旱涝灾害 ⑤展示教材第2页图1-1、1-2、1-3。提出问题: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⑥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1、图1-2、图1-3、图1-4,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2.结合阅读材料,说明地理的含义。教师引导: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来历如何 请同学读第3页的“‘地理’一词的来源”。①“地理”一词最早出现的典籍及语句。②东汉王充有关地理的说法。③西方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geographica“地理”,并写出了西方第一本地理专著。继而引导学生分析:“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师补充说明,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前者专注于人类建造的环境和空间是如何被人类制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类如何影响其占用的空间。后者调查自然环境及如何造成气候、植被、生命、土壤、水及地形的各种现象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第二个板块——地理知识与应用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1.地理与日常生活启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引导学生总结:服装、体育活动、饮食、交通、建筑等各方面。学生活动:请同学阅读第4页“藏袍与地理环境”。观看图片,体会服装特点与地理的关系(藏袍适应了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学生活动:请同学阅读第4页图1-7、1-8。提问:地理与体育活动。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演示:地理与饮食讨论回答图中的食物与地理的关系。(南方人米饭、粽子;北方人馒头、水饺)课件演示:地理与交通讨论回答图中的交通与地理的关系。(南方传统水运;北方传统马车)课件演示:地理与建筑讨论回答图中的建筑与地理的关系。(黄土高原传统民居:窑洞;蒙古族传统民居:蒙古包;湿热地区:吊脚楼;北京:四合院)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2.地理与生产建设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课件展示,两幅农田景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这是什么耕地 可以种什么作物 学生讨论,并回答。(旱地:小麦、玉米等;水田:水稻等)问题2:一个工业的布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教师引导总结: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及运输条件等。 课件展示:商场景观图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3:想一想我们身边的商店分布在什么位置 学生讨论,并回答。(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课件展示: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略)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 ——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学生讨论教材第6页活动,并回答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鼓励学生:虽然现在还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些问题,通过认真学习地理课,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就可以轻松的解决这些地理之谜了。以此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地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上进心。承转:各地风土习惯差异很大,这也与地理环境有关。3.地理与风土人情阅读教材,感受图1-13、图1-14、图1-15、图1-16的独特风情。课件展示:舞龙、龙舟竞赛学生观看舞龙、龙舟竞赛图片,体会节日与地理的关系(北方地区河湖相对较少,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多方面。承转: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这也与各地自然环境有关系。课件展示:地理与风俗——各国的斗牛。教师进一步启发:你能在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学生举例子……学生讨论教材第7页活动,并回答。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完成第七页活动题。教师把这一部分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课堂总结】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7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