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24)地理七上5.3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设计(第1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24)地理七上5.3影响气候的因素 教学设计(第1课时)

资源简介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 纬度位置与气候
【教学目标】
1.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太阳直射和斜射下的温度差异,说明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用绘图法说明五带的界限、太阳照射情况、昼夜长短和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说明地球形状为什么会影响气候。
2.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温度计、细沙和盒子、地球公转运行仪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出示以下图片。想一想,世界各地为什么有不同的气候。
  2.夏季,早晨你上学时可能还感觉比较凉爽,到了中午,常感觉非常炎热。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近几年,候鸟度假理念受到追捧,去海南过冬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风向标,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他们天冷时到海南过冬,待到春暖花开时再回来,这样组团或家庭去海南过冬的老人群体被称为“候鸟老人”。
分析“候鸟老人”去海南过冬的原因,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验与记录 观察与发现 步骤 结论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直射和斜射对太阳光热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第一,在同样大小的平底小盒子中,放置同样多的干沙土,插入温度计,使温度计玻璃泡没入沙土中0.6厘米,记录两盒泥土的初始温度; 第二,把2个盒子同时移到阳光下,用木板支撑,使沙土分别被阳光直射和斜射; 第三,在阳光下照射30分钟,观测并分别记录沙土温度,计算分别变化了多少。 同等条件下,直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少。
根据课件分析: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而且体积非常巨大,因而它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可以看成几乎是平行的。 把太阳光线近似地看成平行光线,为进一步分析做准备。
观察 发现 以平面和球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因为地球表面是球面,所以较高纬度太阳高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少,这样纬度位置就影响到了气温的高低。
1.如果地球表面不是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2.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A、B两处哪一处太阳高度大 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太阳光照射到平面上示意 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示意
在希腊语中,“气候”一词原意为倾斜,指的是由于太阳在地面的投射角度不同而造成各地冷暖的差异。议一议,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 通过讨论,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做好准备。
二、五带的划分
  (承转)随着地球公转,一年内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极圈以内则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个板块——读五带名称与界线:
在下图中,读出五带的名称,指出界线及其纬度
  第二个板块——总结五带特征:
  (一)读五带图,将五带的特征填入下表: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情况 气候特征
热带
南、北温带
南、北寒带
  (二)查阅地图,指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 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大洲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课堂总结】
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 5 -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