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4声音的传播(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4声音的传播(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湘科版 四年级上册 《声音》单元 4.声音的传播 教学设计
单元 《声音》 课题 4.声音的传播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3 声音与光的传播 3~4年级 ②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各个方向传播。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道不同的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运用归纳的方法,发现声音的传播特点。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知道听诊器的发明原理。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比较,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现象,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通过归纳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的共同特点,知道声音传播需要借助周围的物体,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通过阅读,知道听诊器的发明与原理,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 态度责任 1.善于观察比较,发现现象中的本质。 2.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3.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 4.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和动脑改进。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土电话材料,防水袋,发声器,塑料漏斗,橡胶管;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预设5分钟) 1.情境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上课铃响了,在校园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迅速奔向教室。对于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想法? 提问1:同学都迅速奔向教室与什么有关系呢? 提问2:声音是从一个固定的点发出的,散落在校园各处的同学为什么都能听到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声音能向四面八方传播。
二、探索: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预设25分钟) 1.观察比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材料准备:鼓,泡沫粒,音叉,泡沫球,PPT] 提问1:声音传播需要借助周围的物质吗? 提问2:我们与发出声音的铃铛之间有什么物质?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空气) 提问3:声音在水中能传播吗? 视频:海豚在水中嬉戏 https://www./6592897599550784013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4:你还知道哪些声音能在水中传播的现象?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液体) 提问5: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现象1:草原上的牧民贴近地面就能听到离他很远的马蹄声吗?这是为什么? 现象2:铁路工人趴在铁轨上在干什么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根据对以上现象的分析,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2.实验验证[材料准备:防水袋,发声器,PPT] 提问1:以上我们对声音的传播现象进行了分析,推测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四面八方传播。那么,能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呢? (1)验证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1:耳朵贴紧桌面,在桌面的一个角落用橡皮轻轻挠桌面。贴紧桌面的耳朵是否能清晰听到声音? 实验2:土电话是怎样传播声音的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固体) 小结: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2)验证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1:把收音机音量调大,用防水袋包严放入水中,还能听到声音吗? 实验2:在水中敲击石块,能听到声音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液体) 小结:以上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3.推测声音传播是否需要借助物体 提问1:我们通过对声音传播的现象分析和实验验证都说明声音的传播与声源周围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关系。那么,如果声源周围没有物质,声音也能传播吗? 实验:把收音机打开,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内的空气,你听到声音会怎样变化呢? 提问2:收音机的声音逐步减小,这是为什么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小结:这个实验证明,声音传播必须借助物质才能传播出去。 3.制作听诊器 [材料准备:塑料漏斗,橡胶管,土电话材料,PPT] 阅读: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一天,林奈克看到两个小孩蹲在一条长木梁两端做游戏,一个小孩敲木梁的一端,另一端的小孩则把耳朵贴在木梁上,静听传来的声音。林奈克思路顿开,立刻返回医院,用纸卷成圆锥筒,将宽大的锥底置于病人的胸部,倾听了一阵,他惊喜地发现,可以听到病人胸部内的声音了。 经过多次实验,林奈克最后制成了一个木质听诊器。 提问1:你知道林奈克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了听诊器?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如何利用现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声音能借助周围的物质向四面八方传播。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提问:声音的传播与什么有关系? 3.提问:在月球上为什么听不到声音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池塘边的说话,池塘鱼迅速游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D.在小溪边听到“哗哗”声 2.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铜线 B.空气 C.水 D.都一样 3.声音在( )环境中无法传播。 A.固体 B.真空 C.液体 D.气体 4.声音是向( )传播的。 A.东边 B.南边 C.西边 D.四面八方 5.电铃一响,整个校园都能听得到,说明( )。 A.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气体中传播 D.不需要借助物质进行传播 二、判断题 1.声音能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 2.医用听诊器是利用了声音传播的科学道理。( ) 3.小鱼在水中游动,听不到岸上的声音。( ) 4.声音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 5.把手机用防水袋放入水中,就听不到声音了。( )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C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