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敬畏生命教案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认识自我”和“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 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概述:本课以“敬畏生命”为主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教材结构:引言: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引出“敬畏生命”的主题。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拷问生命价值、选择生命态度、担当生命责任三个方面展 开。结语:总结全文,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并呼吁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 活中。教材内容特点:案例丰富:教材选取了大量与生命相关的案例,例如抗疫英雄事迹、自然灾害中的生命 救援等,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活动多样:教材设计了多种活动,例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情感共鸣:教材通过诗歌朗诵、名言警句等形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激发 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价值导向:教材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并将其 落实到行动中。教材与学情的契合: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生命充满好奇,但认知水平有限,对生命问题的理解不够 全面。教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符合七年 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教材的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敬畏生命的理 念。教材在教学中的运用:结合时事热点:将教材内容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例如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引导 学生关注生命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补充相关案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例如校园 霸凌、网络暴力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设计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 价值,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注重情感教育:通过诗歌朗诵、名言警句等形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激发 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年级 学生已经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受其自身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 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 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他们进行生命观、 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有助于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他 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理解个人生命与他人、社会休戚与共的关系,树立 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科学精神:通过分析社会热点,理解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 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法治意识:认识到生命的权利和义务,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生命权。公民参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巧妙地将“新冠疫情”融入教学,以议题式教学法为核心,辅以多种教学 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敬畏生命的重要性。主要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以“新冠疫情”为背景,设置三个议题:“拷问:敢问生命价值何在 ”, “选择:逆行燃尽生命之光 ”,“担当:我们如何肩负生命希望 ”,层层递进,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敬畏生命。视频教学法:通过播放《中外疫情数据对比》、《我眼中的“中国力量”》、《青春 的担当》等视频,直观地展现生命的脆弱、敬畏生命的意义以及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引发 学生共鸣。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辩论、撰写颁奖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例如“假如你是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假如你是学校 安全委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张定宇”等抗疫英雄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真谛, 并从中汲取力量。教学方法的优势:议题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情境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敬畏生命的重要 性。案例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巧妙地将“新冠疫情”融入教学,以议题式教学法为核心,辅 以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 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中外疫情数据对比》片段2. 提问: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3. 引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导入新课。二、新知讲解议题一:拷问:敢问生命价值何在 1. 情境分析:播放视频,呈现美国政府在面对新冠疫情时的消极应对和“甩锅”行为。 分享战争、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生命的脆弱和宝贵。2. 任务驱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从生命价值的角度驳斥美国政府的“甩锅”行为。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分享自己的观点。3. 观点碰撞: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朗诵关于生命的诗歌,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可贵。分享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议题二:选择:逆行燃尽生命之光 1. 视频情境:播放《我眼中的“中国力量”》,展现中国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分享其他行业人士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例如消防员、警察、志愿者等。 2. 撰写颁奖词:学生分组讨论,为抗疫英雄撰写颁奖词。通过撰写颁奖词,加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3. 案例分析:以张定宇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珍爱自己和敬畏他人之间做出选择。 分享其他抗疫英雄的事迹,例如钟南山、李兰娟等。4.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保护自己生命更重要VS 敬畏他人生命更重要”的辩论赛,深化对 生命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自己的存在,也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 议题三:担当:我们如何肩负生命希望 1. 视频情境:播放《青春的担当》,展现年轻一代在抗疫中的责任与担当。分享身边发生的关于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故事,例如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关爱 他人等。2. 感悟分享:学生分享观后感,思考如何肩负生命的希望。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生命的责任,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3. 角色扮演:模拟医护人员、患者等角色,体验抗疫过程中的艰辛和付出。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生命脆弱性的理解,以及对生命的敬畏。4. 倡议书撰写:学生分组讨论,撰写生命倡议书,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 通过撰写倡议书,引导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三、课堂小结1.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2. 教师总结: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到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进而能与周围的一切生命休戚与共,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美好。呼吁学生将敬畏生命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为社会贡 献力量。四、教师寄语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懂得敬畏,才会知晓自己的存在之于世界的意义学会敬畏,心中才会有一份信仰,指引我们活出精彩人生 五、板书设计敬畏生命(生命至上敬畏生命对自己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对他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对社会负起责任)板书设计说明:中心主题: 敬畏生命核心观点: 生命至上主要内容:对自己:珍惜生命对他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对社会:负起责任结构:以“生命至上”为核心,将敬畏生命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对自己”、 “对他人”和“对社会”,并分别列出具体的行为表现。板书设计的特点:清晰简洁:使用简洁的文字和图表,清晰地呈现教学重点和主要内容。层次分明:通过不同的层次结构,清晰地展现敬畏生命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重点突出: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突出重点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板书设计的作用: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重点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敬畏生命的意义和如何践行敬畏生命。 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创设议题式教学方式,设置了三个子议题“拷问:敢问生命 价值何在 ”、“选择:逆行燃尽生命之光 ”、“担当:我们如何肩负生命希望 ”层层 递进,环环相扣,既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逻辑,又突出了价值导向,把政治认同贯穿始终, 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热情。本课采用撰写颁奖词、观点辩论以及书写倡议书等活动,每个教学 环节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