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7课《蜂鸣器模块》课件+教案+素材-【赣科版】《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7课《蜂鸣器模块》课件+教案+素材-【赣科版】《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第7课
蜂鸣器模块
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项目情境
04
项目准备
05
项目实施
06
课后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讨论触摸传感器与蜂鸣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技术服务于社会、改善生活的认识。
信息社会责任
能够认识到蜂鸣器模块和触摸传感器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它们如何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特定情境中。
信息意识
能够理解并掌握蜂鸣器发声和触摸传感器工作的基本原理,通过编程实践,锻炼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
计算思维
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如编程软件)进行学习和创新,通过修改程序参数,探索不同音调和节拍的声音效果。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新知导入
音乐是一种符号,人们通过这些符号来表达所思所想。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一种方式。
新知导入
认识声音的产生原理。
了解蜂鸣器模块和触摸传感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掌握利用触摸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演奏歌曲的方法。
02
03
01
探究新知
一、项目情境
在城市中,洒水车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洒水车的作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可以用来清洁道路,然后可以给道路上的花花草草以及高大的树木浇水,如图所示。到了夏天的时候洒水车还肩负着给道路降温的重任,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洒水车每次出现的时候都会伴随着音乐。
探究新知
一、项目情境
洒水车是一种专用车辆,放音乐的首要目的是提醒路人,而不是放给人们欣赏的,所以要选择一首辨识度高的音乐,就像警车、救护车、消防车都有专属的警笛声。在控制板上,有一个特别的“乐器”叫蜂鸣器,利用它可以制作一个洒水车的专属音乐。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本项目需要大家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蜂鸣器和触摸传感器的相关知识,我们来学习一下。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在桌面上放一些细沙,当我们敲击桌面,可以看到桌面上的沙粒在跳动;当我们在弹奏古筝时只有拨动弦,使其振动,才会发出婉转悠扬的声音,停止拨动时,弦慢慢停止,声音也就渐渐消失。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所示。
(一)声音产生的原理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就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
(一)声音产生的原理
思考活动
请你将手轻放在喉咙处,尝试轻微地发出声音,并用手感受喉咙的振动,再大声地发出声音,感受此时喉咙的振动,并和之前的感受进行对比。说一说喉咙振动的感觉。
思考活动
参考
当我轻轻地将手放置在喉咙部位,并尝试轻微地发出声音时,感受到的是一种细微而柔和的振动,仿佛微风轻拂过皮肤,振动感并不明显,需要仔细体会。然而,当我大声地发出声音时,喉咙的振动变得强烈而清晰,如同小鼓轻轻敲击在掌心,振动幅度明显增大,甚至可以直观地通过手感察觉到声带的强烈震颤。对比两种发声状态下的喉咙振动,可以明显感受到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喉咙的振动也随之加剧,这种从微弱到强烈的对比,让人深刻体会到声音产生与喉咙振动之间的直接关联。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蜂鸣器是一种会发声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做发声器件。蜂鸣器按驱动方式的原理可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有源蜂鸣器的内部有震荡源,能够驱动蜂鸣器发声,只要一通电就会发声,如图7-3所示。无源蜂鸣器的内部没有震荡源,所以,通电是不会发声的,必须有信号驱动,才可以使其发声,但是声音频率是可控的,如图所示。
(二)蜂鸣器模块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蜂鸣器的发声原理和声音的产生原理一样,都是通过振动发声,无源蜂鸣器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为音圈接入交变电流后形成的电磁铁与永磁铁相吸或相斥而推动振膜发声。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蜂鸣器模块的振动频率,让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其驱动电路图,如图所示。
(二)蜂鸣器模块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拓展阅读——C调的音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物体在1秒之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频率不同,可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通过改变蜂鸣器发出声音的频率,就可以得到不同音调的声音。
(二)蜂鸣器模块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有源蜂鸣器:
定义:内含驱动线路,也称自激式蜂鸣器。
特点:无需外部驱动信号,只需接通电源即可发声。其内部包含振荡电路,能够产生音频信号并驱动蜂鸣器发声。
应用:由于使用方便,常用于需要简单声音提示的场合,如电子玩具、报警器等。
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
1.按驱动方式分类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无源蜂鸣器:
定义:外部驱动,也称他激式蜂鸣器。
特点:内部不含振荡电路,需要外部提供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才能发声。其发声频率和音量可通过调整外部驱动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
应用:由于发声频率和音量可调,适用于需要更精确声音控制的场合,如电子乐器、语音提示等。
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
1.按驱动方式分类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压电式蜂鸣器:
原理: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发声。当压电材料受到外力导致形变时,会产生电荷;反之,当通电时压电材料也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声音。
组成: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部分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
特点:结构简单耐用但音调单一、音色差,适用于报警器等设备。
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
2.按构造方式分类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电磁式蜂鸣器:
原理:利用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场的特性,通过一个固定的永久磁铁与通电导体产生磁力推动固定在线圈上的鼓膜振动发声。
组成:主要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
特点:音色好,因此多用于语音、音乐等设备。
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
2.按构造方式分类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DIP BUZZER(插针蜂鸣器):
特点:通过引脚直接插入电路板的插孔进行连接,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
应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
SMD BUZZER(贴片式蜂鸣器):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适合表面贴装技术(SMT)生产流程。
应用:在追求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现代电子设备中越来越受欢迎。
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
3.按封装方式分类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直流蜂鸣器:
特点:使用直流电源供电,发声稳定可靠。
应用:在大多数电子设备中作为声音提示或报警装置使用。
交流蜂鸣器:
特点:虽然存在但相对较少见,其工作原理和直流蜂鸣器有所不同。
应用:在某些特定场合或特殊需求下可能会使用到交流蜂鸣器。
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
4.按电流类型分类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触摸传感器主要是在物体或个人与传感器发生物理接触时起作用。与按钮或其他类型的手动控制不同,触摸传感器更敏感,并且通常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响应不同类型的触摸,例如敲击、滑动和挤压。触摸传感器常用于消费者技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如图所示。
(三)触摸传感器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触摸传感器的内部是一个微动开关,在微小的外力作用下即可触发,十分灵敏,故常用来检测碰撞或按压。触摸传感器因其本质就是开关,所以作为传感器的测量值只有0和1两个,对应着开关的关和开两个状态,这与温湿度这类可以输出多个连续值的传感器是不同的,它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三)触摸传感器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工作原理: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触摸事件。当导电物体(如手指)接触或接近传感器电极时,会改变电极之间的电容值,测量电路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将其转换为触发信号。
优点: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功耗低。
应用: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以及触摸屏显示器等。
拓展学习——触摸传感器的种类
1. 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工作原理:在两个电极膜之间形成一定的绝缘空腔。当手指或其他物品对表面薄膜接触并施加一定压力时,会使表面电极膜弯曲并与下面的电极膜接触,从而产生电流被检测到。
优点:成本低、结构简单,不依赖于手指操作且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缺点:灵敏度和反应速度相对较慢。
应用:医疗设备、户外设备等。
拓展学习——触摸传感器的种类
2. 电阻式触摸传感器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工作原理:利用超声波在触摸屏表面传播时受到触摸物体阻挡而产生的反射波来检测触摸事件。
优点: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成本相对较高。
应用:在一些特定需求的场合使用。
拓展学习——触摸传感器的种类
3. 表面声波式触摸传感器
探究新知
二、项目准备
工作原理:利用红外线在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红外线矩阵,当触摸发生时,会阻挡红外线的传播,从而触发传感器内部的电路产生响应。
优点:抗污染能力强、寿命长。
缺点:成本也较高。
应用: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大尺寸屏幕上。
拓展学习——触摸传感器的种类
4. 红外式触摸传感器
探究新知
三、项目实施
本项目我们先学习引入蜂鸣器和利用触摸传感器控制蜂鸣器两个小模块,再进行完整脚本的搭建。
探究新知
三、项目实施
(1)蜂鸣器模块:在编程界面引入蜂鸣器模块,调整播放的音调和节拍就能播放不同的音调和不同的节拍,程序如下。音调C-B对应音乐中的7个音do~si,3~5对应音乐中三个音阶低音、中音、高音,例如C5表示高音do。节拍控制播放声音的长短,从八分之一拍到双拍播放声音逐渐加长。
(一)模块拆解
思考活动
(1)请你尝试修改音调框中的参数并运行程序,尝试播放不同音阶的do,re,mi,fa,so,la,si,感受音调的变化。
思考活动
参考
(1) 修改音调框中的参数以播放不同音阶的do, re, mi, fa, so, la, si:
首先,在编程界面中定位到音调参数的设置位置。
接着,依次将音调参数修改为C(代表do)、D(代表re)、E(代表mi)、F(代表fa)、G(代表so)、A(代表la)、B(代表si)。
对于每个音调,可以选择不同的音阶(如3代表低音,4代表中音,5代表高音)来进行尝试。
修改完参数后,运行程序,仔细聆听每个音调的声音,感受不同音阶下do到si的音调变化。
思考活动
(2)请你尝试修改节拍框参数并运行程序,尝试播放同一个音调的不同节拍,感受发声长短的变化。
思考活动
参考
(2) 修改节拍框参数以播放同一个音调的不同节拍:
首先,在编程界面中定位到节拍参数的设置位置。
选择一个固定的音调,例如C4(代表中音do)。
依次将节拍参数修改为不同的值,如1/8(八分之一拍)、1/4(四分之一拍)、1/2(半拍)、1(全拍)、2(双拍)等。
修改完参数后,运行程序,仔细聆听每个节拍下的声音,感受发声长短的变化。通过对比不同节拍下的声音,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节拍对音乐节奏的影响。
探究新知
三、项目实施
(2)触摸传感器:通过检测触摸传感器的状态实现对蜂鸣器模块的控制,程序如下:
(一)模块拆解
探究新知
三、项目实施
学习了以上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蜂鸣器模块演奏出洒水车的音乐声,《兰花草》是洒水车最常用的提醒音乐,《兰花草》的乐谱,如图所示:
(二)脚本搭建
探究新知
三、项目实施
根据对简谱的分析,我们可以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程序如下,运行程序可通过对歌曲演奏的效果来判断程序的编写是否有误。
(二)脚本搭建
探究新知
三、项目实施
至此,我们已经能够利用触摸传感器控制蜂鸣器播放《兰花草》这首歌了,根据示例程序,将《兰花草》的整首歌曲利用程序编写出来!
(二)脚本搭建
思考活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用触摸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实现哪些用途呢 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思考活动
参考
通过触摸传感器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亮度调节等,同时蜂鸣器模块可以发出声音提示操作成功或警告。
智能家居控制
触摸传感器可以安装在门窗等位置,一旦有人非法入侵,蜂鸣器模块会立即发出警报声。
安全警报系统
在艺术展览中,触摸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可以组合成互动装置,参观者触摸特定区域时,装置会发出特定的声音反馈,增强参观体验。
互动装置艺术
在心率监测器、血压计等设备中,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身体状态,蜂鸣器模块则用于发出提示音或警告声。
健康监测设备
课堂总结
本课以“蜂鸣器模块”为核心,我们深入探讨了声音产生的原理,明确了声音与物体振动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蜂鸣器模块和触摸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电子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在编程实践中,我们掌握了如何引入蜂鸣器模块,调整音调和节拍参数,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利用触摸传感器控制蜂鸣器的发声,实现了简单的音乐演奏。本课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编程技能,还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课后作业
在本项目中,我们利用触摸传感器与蜂鸣器模块演奏了歌曲,那你能不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传感器,让歌曲的演奏变得更有意思呢
板书
43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蜂鸣器模块教学设计
课题 蜂鸣器模块 单元 生活中的万物互联 学科 初中信息科技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蜂鸣器模块”为主题,巧妙融合了物理原理与电子技术,通过洒水车音乐播放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教材首先阐述了声音产生的基本原理,为后续蜂鸣器模块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接着详细介绍了蜂鸣器与触摸传感器的功能、分类及使用方法,内容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通过模块拆解与脚本搭建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利用电子元件演奏音乐的方法,同时鼓励创新思维,探讨多元应用。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传授了知识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能够认识到蜂鸣器模块和触摸传感器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它们如何被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特定情境中(如洒水车音乐播放)。计算思维:能够理解并掌握蜂鸣器发声和触摸传感器工作的基本原理,通过编程实践,锻炼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如编程软件)进行学习和创新,通过修改程序参数,探索不同音调和节拍的声音效果。信息社会责任:讨论触摸传感器与蜂鸣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技术服务于社会、改善生活的认识。
重点 深入理解声音产生的物理基础,以及蜂鸣器如何通过振动发声,是掌握后续编程控制的关键。熟练掌握蜂鸣器模块的音调、节拍设置,以及触摸传感器的状态检测,是实现音乐播放的核心技能。通过分析乐谱,将音乐知识转化为编程指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编程实践能力。
难点 如何准确地将乐谱中的音符、节拍转化为编程代码,要求学生同时具备音乐素养与编程能力。鼓励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后,探索蜂鸣器与触摸传感器在其他场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跨学科整合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音乐是一种符号,人们通过这些符号来表达所思所想。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一种方式。(1)认识声音的产生原理。(2)了解蜂鸣器模块和触摸传感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掌握利用触摸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演奏歌曲的方法。 了解本课学习任务目标。 通过介绍本课学习任务,让学生清楚本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项目情境在城市中,洒水车可谓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洒水车的作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可以用来清洁道路,然后可以给道路上的花花草草以及高大的树木浇水,如图7-1所示。到了夏天的时候洒水车还肩负着给道路降温的重任,我们经常能看到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洒水车每次出现的时候都会伴随着音乐。洒水车是一种专用车辆,放音乐的首要目的是提醒路人,而不是放给人们欣赏的,所以要选择一首辨识度高的音乐,就像警车、救护车、消防车都有专属的警笛声。在控制板上,有一个特别的“乐器”叫蜂鸣器,利用它可以制作一个洒水车的专属音乐。二、项目准备本项目需要大家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蜂鸣器和触摸传感器的相关知识,我们来学习一下。(一)声音产生的原理在桌面上放一些细沙,当我们敲击桌面,可以看到桌面上的沙粒在跳动;当我们在弹奏古筝时只有拨动弦,使其振动,才会发出婉转悠扬的声音,停止拨动时,弦慢慢停止,声音也就渐渐消失。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7-2所示。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就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思考活动请你将手轻放在喉咙处,尝试轻微地发出声音,并用手感受喉咙的振动,再大声地发出声音,感受此时喉咙的振动,并和之前的感受进行对比。说一说喉咙振动的感觉。(二)蜂鸣器模块蜂鸣器是一种会发声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做发声器件。蜂鸣器按驱动方式的原理可分为有源蜂鸣器和无源蜂鸣器。有源蜂鸣器的内部有震荡源,能够驱动蜂鸣器发声,只要一通电就会发声,如图7-3所示。无源蜂鸣器的内部没有震荡源,所以,通电是不会发声的,必须有信号驱动,才可以使其发声,但是声音频率是可控的,如图7-4所示。蜂鸣器的发声原理和声音的产生原理一样,都是通过振动发声,无源蜂鸣器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为音圈接入交变电流后形成的电磁铁与永磁铁相吸或相斥而推动振膜发声。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蜂鸣器模块的振动频率,让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其驱动电路图,如图7-5所示。拓展阅读——C调的音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物体在1秒之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频率不同,可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通过改变蜂鸣器发出声音的频率,就可以得到不同音调的声音。拓展学习——蜂鸣器的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类有源蜂鸣器:定义:内含驱动线路,也称自激式蜂鸣器。特点:无需外部驱动信号,只需接通电源即可发声。其内部包含振荡电路,能够产生音频信号并驱动蜂鸣器发声。应用:由于使用方便,常用于需要简单声音提示的场合,如电子玩具、报警器等。无源蜂鸣器:定义:外部驱动,也称他激式蜂鸣器。特点:内部不含振荡电路,需要外部提供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才能发声。其发声频率和音量可通过调整外部驱动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应用:由于发声频率和音量可调,适用于需要更精确声音控制的场合,如电子乐器、语音提示等。2.按构造方式分类压电式蜂鸣器:原理: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发声。当压电材料受到外力导致形变时,会产生电荷;反之,当通电时压电材料也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声音。组成:主要由多谐振荡器、压电蜂鸣片、阻抗匹配器及共鸣箱、外壳等组成。部分压电式蜂鸣器外壳上还装有发光二极管。特点:结构简单耐用但音调单一、音色差,适用于报警器等设备。电磁式蜂鸣器:原理:利用通电导体会产生磁场的特性,通过一个固定的永久磁铁与通电导体产生磁力推动固定在线圈上的鼓膜振动发声。组成:主要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特点:音色好,因此多用于语音、音乐等设备。3.按封装方式分类DIP BUZZER(插针蜂鸣器):特点:通过引脚直接插入电路板的插孔进行连接,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应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SMD BUZZER(贴片式蜂鸣器):特点:体积小、重量轻,适合表面贴装技术(SMT)生产流程。应用:在追求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现代电子设备中越来越受欢迎。4.按电流类型分类直流蜂鸣器:特点:使用直流电源供电,发声稳定可靠。应用:在大多数电子设备中作为声音提示或报警装置使用。交流蜂鸣器:特点:虽然存在但相对较少见,其工作原理和直流蜂鸣器有所不同。应用:在某些特定场合或特殊需求下可能会使用到交流蜂鸣器。(三)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主要是在物体或个人与传感器发生物理接触时起作用。与按钮或其他类型的手动控制不同,触摸传感器更敏感,并且通常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响应不同类型的触摸,例如敲击、滑动和挤压。触摸传感器常用于消费者技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如图7-6所示。触摸传感器的内部是一个微动开关,在微小的外力作用下即可触发,十分灵敏,故常用来检测碰撞或按压。触摸传感器因其本质就是开关,所以作为传感器的测量值只有0和1两个,对应着开关的关和开两个状态,这与温湿度这类可以输出多个连续值的传感器是不同的,它的电路原理图如图7-7所示。拓展学习——触摸传感器的种类1. 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工作原理:利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触摸事件。当导电物体(如手指)接触或接近传感器电极时,会改变电极之间的电容值,测量电路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将其转换为触发信号。优点: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功耗低。应用: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以及触摸屏显示器等。2. 电阻式触摸传感器工作原理:在两个电极膜之间形成一定的绝缘空腔。当手指或其他物品对表面薄膜接触并施加一定压力时,会使表面电极膜弯曲并与下面的电极膜接触,从而产生电流被检测到。优点:成本低、结构简单,不依赖于手指操作且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缺点:灵敏度和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应用:医疗设备、户外设备等。3. 表面声波式触摸传感器工作原理:利用超声波在触摸屏表面传播时受到触摸物体阻挡而产生的反射波来检测触摸事件。优点: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缺点:成本相对较高。应用:在一些特定需求的场合使用。4. 红外式触摸传感器工作原理:利用红外线在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红外线矩阵,当触摸发生时,会阻挡红外线的传播,从而触发传感器内部的电路产生响应。优点:抗污染能力强、寿命长。缺点:成本也较高。应用: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大尺寸屏幕上。三、项目实施本项目我们先学习引入蜂鸣器和利用触摸传感器控制蜂鸣器两个小模块,再进行完整脚本的搭建。(一)模块拆解(1)蜂鸣器模块:在编程界面引入蜂鸣器模块,调整播放的音调和节拍就能播放不同的音调和不同的节拍,程序如下。音调C-B对应音乐中的7个音do~si,3~5对应音乐中三个音阶低音、中音、高音,例如C5表示高音do。节拍控制播放声音的长短,从八分之一拍到双拍播放声音逐渐加长。思考活动(1)请你尝试修改音调框中的参数并运行程序,尝试播放不同音阶的do,re,mi,fa,so,la,si,感受音调的变化。(2)请你尝试修改节拍框参数并运行程序,尝试播放同一个音调的不同节拍,感受发声长短的变化。(2)触摸传感器:通过检测触摸传感器的状态实现对蜂鸣器模块的控制,程序如下:(二)脚本搭建学习了以上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蜂鸣器模块演奏出洒水车的音乐声,《兰花草》是洒水车最常用的提醒音乐,《兰花草》的乐谱,如图7-8所示:根据对简谱的分析,我们可以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程序如下,运行程序可通过对歌曲演奏的效果来判断程序的编写是否有误。至此,我们已经能够利用触摸传感器控制蜂鸣器播放《兰花草》这首歌了,根据示例程序,将《兰花草》的整首歌曲利用程序编写出来!思考活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用触摸传感器和蜂鸣器模块实现哪些用途呢 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了解项目情境,思考蜂鸣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声音产生的原理。了解蜂鸣器的基本内容。知道蜂鸣器的种类和特点。学习C调的音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学习蜂鸣器的分类。学习触摸传感器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学习触摸传感器的种类。学习通过编程控制蜂鸣器的方法。学习通过编程控制触摸传感器的方法。尝试编写简单的音乐程序。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触摸传感器和蜂鸣器的用途。 通过洒水车音乐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蜂鸣器应用,并借此引出本课学习主题——利用蜂鸣器制作一个专属音乐。通过声音产生原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振动与声音的关系;通过介绍蜂鸣器模块,使学生了解其发声原理及分类,并通过C调音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掌握音调控制的方法;通过学习蜂鸣器不同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蜂鸣器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蜂鸣器,为相关领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基础知识支持。通过触摸传感器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及应用。通过学习四种主要触摸传感器类型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触摸传感技术,为相关领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基础知识支持。通过模块拆解与脚本搭建,引导学生掌握蜂鸣器与触摸传感器的应用。通过修改音调与节拍参数,学生可直观感受声音变化,增强实践能力。结合《兰花草》乐谱,学生编写音乐程序,实现触摸控制蜂鸣器演奏,培养编程思维与创新能力。小组讨论拓展应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练习 在本项目中,我们利用触摸传感器与蜂鸣器模块演奏了歌曲,那你能不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传感器,让歌曲的演奏变得更有意思呢 独立思考,结合之前所学的传感器,如何让歌曲的演奏变得更有意思。 鼓励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多种传感器,创新性地应用于歌曲演奏中,通过技术融合提升项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请每个小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总结的结果。教师做最后的补充。参考:本课以“蜂鸣器模块”为核心,我们深入探讨了声音产生的原理,明确了声音与物体振动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蜂鸣器模块和触摸传感器的基本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电子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在编程实践中,我们掌握了如何引入蜂鸣器模块,调整音调和节拍参数,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利用触摸传感器控制蜂鸣器的发声,实现了简单的音乐演奏。本课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编程技能,还激发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在小组讨论基础上,推选代表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其他小组做补充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内容是一种学习方法,每次课可以梳理出学习了哪些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头脑中形成本课程的学科结构。
板书 从教师板书上归纳本课学习内容的重点。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形成本课学习内容思维导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