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阳光下的植物(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阳光下的植物(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湘科版 六年级上册 《生态系统》单元 1.阳光下的植物 教学设计
单元 《生态系统》 课题 1.阳光下的植物 课时 1
核心 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及要求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5~6年级 ①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植物茎的种类。 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科学思维 学会用二歧分类法给植物的茎分类。 运用观察、阅读、分析的方法,发现植物具有制造养分的功能。 探究实践 通过二歧分类,知道植物茎的种类。 通过阅读资料并分析整理,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态度责任 乐于大胆想象,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2.善于实验,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植物分类图,植物图卡;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阳光下的植物丰富多彩、多种多样。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又是如何获取养分的呢?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给常见的植物分类 [材料准备:植物分类图,植物图卡;PPT] 提问1:观察图中的植物,它们的形态特征有哪些相同或不同?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叶、茎、花……) 小结:植物种类非常多,我们所看到的叶、茎、花、果实各有不同。 提问2:你能给这些植物分类吗?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再按这个标准来进行分类。这是按标准分类法。 提问3:观察、分析下列分类方法,你发现这种分类方法有什么特点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这种分类方法叫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是选择一对明显不同且具有可比性的特征将植物分为两类,然后在每类中又根据相对应明显不同的特征再区分为两类,如此下去,直至把所有植物分完。 提问4:比较这两种分类方法,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点?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我们认识事物时常常要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梳理,这就是分类。而分类的方法有按标准分类法,二歧分类法、树杈分类法等等。使用哪种分类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和角度进行选取。面对种类繁多的植物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发明了二歧分类法并将自然界植物列成分类检索表。 2.揭开植物生长的秘密 提问1:动物要吃食物才能生存、长大,那么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来自哪里呢?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土壤,水) 谈话:比利时的植物学家海尔蒙特也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那么,他是如何验证的呢?猜一猜,他是这么做的。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谈话:带着你的思考,阅读资料。 资料:17世纪早期,比利时的海尔蒙特把一棵重2.2千克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5年后,柳树增重了74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57克,他据此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这一观点。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水) 提问2:难道植物生长仅仅靠水吗?对于海尔蒙特的观点,你有什么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谈话:英国植物学家普利斯特列做了一个实验,看看他有什么发现呢?阅读资料。 资料: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将一只小鼠放在密闭的钟罩内不久就会窒息死亡,但把小鼠和一株植物同时放在密闭的钟罩里,小鼠会活得很好。他据此得出结论: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使空气重新变得新鲜。后来人们知道了那“污浊之气”就是二氧化碳。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二氧化碳) 提问3:普利斯特列发现了植物生长需要二氧化碳,那么,水和二氧化碳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哪些因素与植物生长有关系呢? 全班交流、分析。 谈话:植物学家们不断研究着,后续又有了新的发现。 阅读资料。 资料:1779年,荷兰的英根豪斯重复了普利斯特列的实验,发现:1.普利斯特列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2.只有植物体的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后来的科学家证明了绿叶产生的气体就是氧气。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阳光 氧气 养分) 小结: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提问4:关于科学家们对植物的这些研究过程,你有什么感想?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阳光下的植物能制造养分、产生氧气,想一想,这对于其他生物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将继续研究。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植物检索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的? 2.提问: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植物能自己制造营养的呢? 3.提问: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属于缠绕茎的植物是( )。 A.喇叭花 B.黄瓜 C.南瓜 D.爬山虎 2.属于木质茎的植物是( )。 A.狗尾草 B.梧桐树 C.蒲公英 D.车前草 3.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养料,同时放出(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4.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 )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A.果实 B.花 C.根 D.绿叶 5.德国的梅耶指出:植物将光能转换成( )储存起来。 A.磁能 B.电能 C.化学能 D.热能 二、判断题 1.比利时的海尔蒙特提出了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这一观点。( ) 2.德国的萨克斯用实验验证了植物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 3.长有柔软的茎的植物都属于攀缘茎。( ) 4.直立茎的植物都是高大的树木。( ) 5.科学家证明了绿叶产生的气体就是氧气。(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