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保持生态平衡(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3保持生态平衡(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湘科版 六年级上册 《生态系统》单元 3.保持生态平衡 教学设计
单元 《生态系统》 课题 3.保持生态平衡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5~6年级 ⑤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 ⑥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阅读、分析、推理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 探究实践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构成的生态系统。 态度责任 乐于大胆想象,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2.善于实验,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在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在地球上,各种不同的动植物生活在与它们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中。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被破坏后,生态平衡会怎样呢?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马里恩岛的启示 [材料准备:PPT] 谈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资料。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1:马里恩岛的生态平衡是怎样被破坏的?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食物链) 小结: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大量繁殖,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称为生物入侵。我国已知的外来植物超过600种,动物约40种。危害较大的生物有紫茎泽兰、水葫芦、美国白蛾、桉树等。 谈话:人口快速增长使人类的活动日益增多,建造城市、开发能源 等活动改变了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提问2:你认为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带来哪些危害?哪些因素会打破生态平衡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水灾、旱灾、地震、台风等)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提问3:如果生态平衡被破坏了,还能恢复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找到破坏生态系统的原因,有的放矢,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态系统。 2.塞罕坝的环境变迁 谈话: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从这个案例中又能发现什么? 阅读资料。 提问1:塞罕坝生态平衡是如何被破坏的? 提问2:人们为了恢复这里的生态平衡做了哪些努力? 提问3:恢复了生态平衡的塞罕坝带来了哪些好处?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由于人为的破坏美丽的塞罕坝变成了荒漠,又在人为的干预下,塞罕坝又恢复了原来的样貌。 提问4:要保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能做些什么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5:保护生态平衡,从我做起。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人类贪婪,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打破了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保护人类与生物共同的家园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什么是生态平衡? 2.提问:生态平衡被破坏会带来什么呢? 3.提问:保护生态平衡,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马里恩岛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是( )。 A.外来物种入侵 B.猫 C.鼠 D.人 2.我国已知的外来植物超过( )种。 A.500 B.600 C.700 D.800 3.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带来( )危害。 A.沙尘暴 B.盐碱地 C.沙漠化 D.珊瑚礁“死亡” 4.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经建立各类( )2750多个。 A.自然研究所 B.自然考察点 C.自然监测点 D.自然保护区 5.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全线留有33个( )。 A.野生动物救助区 B.野生动物休息区 C.野生动物专用通道 D.野生动物监测站 二、判断题 1.粉红椋鸟专吃蝗虫,被称为“草原铁甲兵”。( ) 2.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到80%,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 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只有人为因素。( ) 4.生物与其栖息地环境没有关系。( ) 5.人口快速增长使人类的活动日益增多,建造城市、开发能源 等活动改变了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