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 三年级上册 《冷与热》单元 1. 知冷知热 教学设计单元 《冷与热》 课题 1. 知冷知热 课时 1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学习内容及要求 4.1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3~4年级 ②描述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知道摄氏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温度标准单位。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知道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知道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 知道摄氏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常用温度标准单位。 科学思维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 运用描述的方法,发现物体能量的变化。 探究实践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用手能感知冷与热,但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冷与热。 2.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知道用仪器测量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冷与热。 态度责任 1.主动参与探究,积极分享成果。 2.能够细致地观察,收集信息。 3.认真思考,理性分析。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用仪器测量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冷与热。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计的读写。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温度计,温度计认读模型;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聚焦问题:究竟那杯水是热的呢? (预设5分钟) 1.观察体验导入[材料准备:PPT] 演示: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 提问:手指感觉比较,究竟那杯水是热的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温度 ) 小结: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冷与热,我们可以用温度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手直接感知比较不同水温,有时会存在误差,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二、探索:固体、液体和气体改变质量。(预设25分钟) 1. 认识温度计。[材料准备:温度计,温度计认读模型,PPT] 提问1:观察温度计,你发现什么?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刻度 ) 提问2:如何认读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0刻度 摄氏度℃ ) 小结: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创立了“摄氏温 标”,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 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练习:读作 ;写作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材料准备:冷、热水,PPT]提问1: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上端。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让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提问2:测量冰水、温水、热水的温度,过2分钟再测量一次,你发现什么? 冰水室温水热水起始2分钟后下课后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冰水温度上升了,热水温度下降了。 提问3:推测,下课后再测量一次,水温大概是多少呢? 3.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提问: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温度计?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温度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 2.提问:使用温度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3.提问:冰水和热水的温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用( )测量物体的温度是准确的。 A.手摸 B.眼睛看 C.尺子 D.温度计 2.测量水温时,液泡所在位置正确的是( )。 A.B.C. D. 3.读取温度计数据,正确的是( )。 A. B. C. D. 4.观察温度计,这时的温度是( )℃。 A.10 B.11 C.9 D.5 5.观察温度计,这时的温度读作和写作是()。 A.读作:12摄氏度;写作:12℃ B.读作:零下12摄氏度;写作:-12℃ C.读作:28摄氏度;写作:28℃ D.读作:零下28摄氏度;写作:-28℃ 二、判断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作温度。( ) 2.用手摸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温度。( ) 3.用温度计能测量出准确的温度。( ) 4.放在桌子上的一杯热水,水温会一直下降。( ) 5.豆子发酵的 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差不多。 ( )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B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