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3自制日晷(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3自制日晷(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湘科版 四年级上册 《影子的变化》单元 3.自制日晷 教学设计
单元 《影子的变化》 课题 3.自制日晷 课时 1
核心 概念 9.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内容及要求 9.2 地球绕地轴自转 3~4年级 ②观察并描述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长从早到晚的变化情况。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知道日晷是根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进行计时的一种仪器。 2.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 3.了解日晷对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科学思维 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知道日晷的制造原理。 探究实践 通过利用材料制作日晷模型,会使用日晷模型计时。 通过观察发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与时间有关系。 态度责任 1.善于观察比较,发现现象中的本质。 2.乐于与同伴交流、合作。 3.具有持续观察的耐心和毅力。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日晷对应当地时间的调整方法。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日晷,自制日晷;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预设5分钟) 1.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提问1:古时候没有手机、钟表,怎样才能知道时间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太阳 影子) 小结:早在汉代,人们就发现了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并制作出了计时工具——日晷。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日晷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材料准备:日晷,自制日晷,PPT] 阅读:日晷故事。 提问1:竖直立杆的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哪里? 提问2:人们发现竖直立杆的日影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偏差? 提问3:人们用什么办法消减了这个偏差? 提问4: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人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倾斜程度。这个合适的倾斜程度与什么有关系? 提问5:我国处于地球纬度大约多少度?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看似简单的日晷,凝结了好几代古人的心血。小小的日晷,不仅有太阳与影子的关系,还有影子与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关系。 2.自制日晷 提问1:自制日晷需要哪些材料? 全班交流、分析。 (板书:晷针 晷盘 底座 经纬板 指南针 ) 提问2: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提问3:经纬板是用来调节什么的? 指导:组装日晷 3.使用日晷 提问1:使用日晷要注意什么? 提问2:怎么确定日晷盘与地面是平的? 提问3:如何使日晷对准北方? 提问4:根据什么来调整日晷盘与日晷底座的倾斜程度?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日晷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不同的位置,物体落在地球上影子的方向、长短的变化来制作的。它是一个精密的时间计时器,因此,在使用时如果摆放不平、朝向不正、角度不准都会影响计时的准确。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日晷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 2.提问:日晷为什么要朝向北方? 3.提问:日晷针与日晷盘的倾斜度会影响什么?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确定日晷朝向,可以利用( )。 A.指南针 B.日晷针 C.纬度板 D.底座 2.调整日晷盘与底座的倾斜程度,可以根据( )。 A.指南针 B.日晷针 C.纬度板 D.底座 3.日晷针指向( ),说明日晷的位置摆正了。 A.南方 B.北方 C.北极星 D.东方 4.早在( )我国已经开始使用赤道式日晷了。 A.商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5.赤道式日晷的晷面与晷针( )。 A.倾斜 B.平行 C.垂直 D.随意安插 二、判断题 1.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投影方向测定、划分时刻的重要工具。( ) 2.物体的影子总在阳光背光的一面。( ) 3.立杆日影,每天正午时刻都指向正南方向。( ) 4.不同日子的同一个时刻,竖直立杆的日影都不会有偏差( ) 5.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C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