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原卷版):一、单选题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战国2. 被称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毛公鼎B. 司母戊鼎C. 大禾人面方鼎D. 四羊方尊3. 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不包括( )A. 象形B. 会意C. 假借D. 转写4. 以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朝时就已完全确立B. 是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确立的C. 与今天的农业生产没有关系D.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法5. 《黄帝内经》主要讲述了( )A. 临床医学的治疗方法B. 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及治疗方法C. 中药的药理和配方D. 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之道6. 以下文学作品中,属于“楚辞”体的是( )A. 《离骚》B. 《吊屈原赋》C. 《诗经》D. 《论语》7. 商朝时期,人们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 )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A. 龟甲和兽骨B. 竹简C. 丝帛D. 青铜器8. 观察下图所示文字“龙”,该文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A. 指事B. 形声C. 会意D. 象形9. 以下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铸造技术在商周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B. 甲骨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D.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0. 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等,这体现了( )A. 贫富分化B. 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C. 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D.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河南安阳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问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方面?(2)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朝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二:“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其工艺精湛,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都是杰出的代表。”问题:(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2)列举两个商周时期的代表性青铜器,并简要介绍其特点。三、简答题1. 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2. 谈谈甲骨文的历史价值。3. 比较《诗经》和“楚辞”的不同点。第8课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战国答案:B。解析: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 被称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毛公鼎B. 司母戊鼎C. 大禾人面方鼎D. 四羊方尊答案:B。解析: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3. 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不包括( )A. 象形B. 会意C. 假借D. 转写答案:D。解析: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等,转写不属于其造字方法。4. 以下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朝时就已完全确立B. 是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确立的C. 与今天的农业生产没有关系D. 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法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经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5. 《黄帝内经》主要讲述了( )A. 临床医学的治疗方法B. 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及治疗方法C. 中药的药理和配方D. 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之道答案:D。解析:《黄帝内经》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来预防疾病和养生,而非主要讲述临床医学治疗方法、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及治疗方法、中药的药理和配方等。6. 以下文学作品中,属于“楚辞”体的是( )A. 《离骚》B. 《吊屈原赋》C. 《诗经》D. 《论语》答案:A。解析:《离骚》是屈原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的代表作,《吊屈原赋》是贾谊的赋作,《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7. 商朝时期,人们把记录占卜情况的文字刻在( )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A. 龟甲和兽骨B. 竹简C. 丝帛D. 青铜器答案:A。解析: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记录商朝的占卜等活动。8. 观察下图所示文字“龙”,该文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A. 指事B. 形声C. 会意D. 象形答案:D。解析:象形是用图形或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龙”字的形状像龙的样子,使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9. 以下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铜铸造技术在商周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B. 甲骨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D.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答案:C。解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非编年体史书。10. 西周时期,祭祀、宴享等活动都按等级使用鼎、簋等,这体现了( )A. 贫富分化B. 中央集权制不断发展C. 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D. 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答案:C。解析:西周的礼乐制度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在祭祀、宴享等活动中使用鼎、簋等礼器的数量和规格,体现了青铜礼器与贵族权力地位相结合。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河南安阳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问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哪些方面?答: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包括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2)甲骨文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朝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答: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阶级关系的状况,反映了商朝奴隶社会的历史,为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材料二:“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其工艺精湛,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都是杰出的代表。”问题:(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是什么?答: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特点有工艺精湛、种类繁多、造型独特、由国家掌控、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等。(2)列举两个商周时期的代表性青铜器,并简要介绍其特点。答: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造型庄重、气势雄伟,体现了高超的铸造技术;四羊方尊造型精美,以四只羊的造型作为器身的装饰,独具匠心,是青铜器中的精品。三、简答题1. 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答:夏商西周时期,天文方面,古人对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历法方面,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而其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不断充实完善,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 谈谈甲骨文的历史价值。答: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记载了商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二是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为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对于了解古代人类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 比较《诗经》和“楚辞”的不同点。答:《诗经》和“楚辞”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作风格:《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风格质朴;“楚辞”则句式较为灵活,多使用兮字等语气助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2)地域特点:《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诗歌;“楚辞”则是楚地的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3)创作主体:《诗经》的作者大多不可考,可能是民间集体创作或经过官方整理;“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等,具有较为明确的创作主体。(4)文学体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楚辞”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8课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原卷版).docx 第8课夏商西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练习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