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 五年级上册 《信息的传递》单元 4.信息工程 教学设计单元 《信息的传递》 课题 4.信息工程 课时 1核心 概念 12.技术 、 工程与社会学习内容及要求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5~6年级 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 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 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 的作品。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知道现代通信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地球村”。 科学思维 运用阅读、整理资料的方法,知道现代信息工程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探究实践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信息工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 态度责任 乐于大胆想象,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2.善于实验,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现代通信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地球村”。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知道现代信息工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智能终端的出现,现代通信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地球村”。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调查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 [材料准备:PPT] 提问:智能手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智能手机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手机可以说寸步难行。 2.背后的工程 谈话:智能手机有如此强大的功能,需要哪些技术支撑呢?例如, 使用网络语音即时通话需要什么技术支撑?导航系统怎样实现导航呢? 等等。阅读资料,了解一下智能手机背后工程。 资料: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资源和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客户的模式,它为企业提供了灵活、可扩展的通信基础设施。通过云计算,企业可以轻松地扩展或缩小通信需求,同时节省自建和维护基础设施的成本。 二、大数据: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用户画像和商业洞察。在通信领域,大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用户行为、预测用户需求、优化通信服务。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通信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智能的通信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通信服务的准确性、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人工干预的需求。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预测用户行为、优化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为企业带来更多商业价值。 四、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在通信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通信设备,提高通信质量和效率。此外,物联网还可以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实现更智能的通信和管理。 五、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数据透明、安全可信的特点。在通信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建立信任机制、保护用户隐私、防止通信欺诈等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通信服务。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1:你知道网络语音即时通话经过哪些步骤呢?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卫星定位系统是怎样的呢?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现在被广泛推广的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提供三种业务,即位置、速度、时间。最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有4个,分别是美国 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我国的北斗。其中北斗系统是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在精度上也更具优势。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3.了解互联世界 提问1:你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吗?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疫情期间,互联网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说说你的感受?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3:你还知道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方面的事例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4:体验了互联世界带给我们的便捷,想一想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4.展望未来通信 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手段也必将不断地更新换代。未来的人们将会怎样传递信息?把我们的想象画下来。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便开始了信息传递。人类共有五次信息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10万—5万年前,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第二次是文字的使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它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播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是印刷技术的应用。7世纪左右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041—1048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此后,书籍和报纸成了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第四次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它们开始了用电作为信息载体的历史,具有速度快、传播距离远、能传递音像信息等特点,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五次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互联网、卫星通信的迅速推广,在信息的存储、交流和传播方面,是目前其他任何技术无法与之相比的。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智能手机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 2.提问:网络语音即时通话经过哪些步骤呢? 3.提问:互联网世界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从古至今,人类进行了( )次信息革命。 A.五次 B.四次 C.三次 D.二次 2.最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有4个,我国的是( )。 A.GPS B.北斗 C.GLONASS D.伽利略 3.被广泛推广的卫星导航技术主要提供( )三种业务。 A.位置、速度和语言 B.位置、文字和时间 C.位置、速度和时间 D.信息、速度和时间 4.唯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卫星导航系统是( )。 A.GPS B.伽利略 C.GLONASS D.北斗 5.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 )年正式开通。 A.2022 B2021 C 2020 D 2023 二、判断题 1.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准确。( ) 2.现代通信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 ) 3.网络语音即时对话系统不需要编码。( ) 4.最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有3个。( ) 5.第三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技术的应用。( )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C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