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科版 五年级上册 《地表的变化》单元 5.塑造地表的巧手 教学设计单元 《地表的变化》 课题 5.塑造地表的巧手 课时 1核心 概念 10.地球系统学习内容及要求 10.3岩石和土壤 5~6年级 ③知道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学会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比较不同岩石的颜色、坚硬程度、颗粒粗细等特征。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 1.知道水流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了各种地貌。 2.知道水、温度、风、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科学思维 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模拟等方法,对岩石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解释。 探究实践 1.通过图片,知道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与水、温度、风、植物有关系。 2.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推测地表岩石变化的原因。 态度责任 乐于大胆想象,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2.善于阅读资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知道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与水、温度、风、植物有关系。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知道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与水、温度、风、植物有关系。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学生:塑料盒,喷壶,土壤,彩砂,岩石标本;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观察导入[材料准备:PPT] 谈话:火山爆发、地震等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能改变地表。地球的表面还存在着千姿百态的各种地貌,这又是哪些巧手在塑造着地表呢? 观察图片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是怎么形成的。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流水的力量 [材料准备:塑料盒,喷壶,土壤,彩砂;PPT] 提问1:根据观察的现象,猜想一下,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有关系?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雨水 河水 雪水……) 小结:这些形态各异的地貌可能是流水冲刷形成的。 提问2:你能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吗? 提问3:需要哪些器材?如何操作? 制定实验方案。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4: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如何应对? 实验操作。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5:根据实验现象,解释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提问6:为什么河道是弯弯曲曲的? 提问7:为什么土地面积会变大了?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流水 侵蚀 搬运 堆积 ) 小结:根据地理学家的研究,华北平原原来是一片浅海,黄河、淮河及周边的小河流都注入这个浅海。它们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沉积而形成陆地。由于黄河的泥沙量最多,因而在营造华北平原的过程中,它的“功劳”也最大。 2.岩石的变化[材料准备:石块;PPT] (1)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谈话:从图片上看,坚硬的岩石也能被雕刻出各种形态。还有哪些神秘的力量也加入了改变地表面貌的工程中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预设:风吹 日晒 ……) 谈话: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我们也来模仿李冰父子,研究温度变化对岩石的影响吧! 煅烧岩石实验。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1: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提问2:山上的岩石怎么会反复受热受冷呢? 提问3:根据实验现象,推想岩石在昼夜、四季冷暖交替的温度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温度) 小结:温度的变化、水流的冲刷、风的吹打把这些岩石雕刻得千姿百态。 (2)植物对岩石的影响 提问:从这个现象中,你发现什么? 观察植物对岩石的影响。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植物的生长也会慢慢侵蚀岩石,把一块岩石变得四分五裂。 (3)水对岩石的影响 谈话:参观过千姿百态的溶洞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观察溶洞。 提问1:是谁把山体掏空了呢? 提问2:这些钟乳石是活的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有一种岩石叫石灰岩。它特别怕酸性的地下水,水会溶蚀石灰岩,慢慢地就掏出了一个个的溶洞。石灰岩溶蚀后产生的液体,从洞顶往下滴落,在滴落时液体中的石灰岩会淀积,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钟乳石。落在地面的液体中的石灰岩也会淀积,日积月累就长出了石笋。 提问3:究竟是谁把地表变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水、温度、风、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把地表变成形态各异的地貌。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雕塑地表的巧手是什么? 2.提问:是谁造成气温的变化? 3.提问:风、雨的形成与谁有关系?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影响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温度 B.水 C.风 D.植物 2.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冲刷 B.风力吹打 C.日夜温差小 D.人的敲打 3.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然后放入冷水中,接着再反复几次,会看到( )。 A.花纹 B.泡沫 C.粉末 D.裂缝 4.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沉积而形成( )。 A.凹坑 B.湖泊 C.陆地 D.山地 5.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想到了用( )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 A.水冲 B.炸毁 C.敲打 D.煅烧再浇水 二、判断题 1.流水的冲刷、侵蚀会改变地表。( ) 2.黄河的泥沙量最多,因而在营造华北平原的过程中,它的“功劳”也最大。( ) 3.植物生长对岩石没有影响。 ( ) 4.美丽的蘑菇岩是艺术家雕刻的。( ) 5.水、温度、风、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 ( ) 参考答案: 1.ABCD 2.B 3.D 4.C 5.D 1.√ 2.√ 3.× 4.× 5.√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