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6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6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湘科版 五年级上册 《地表的变化》单元 6.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教学设计
单元 《地表的变化》 课题 6.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及要求 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6年级 ④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结合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1.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知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科学思维 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探究实践 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知道改变荒凉地表有利于经济发展。 2.通过数据分析,知道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态度责任 乐于大胆想象,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2.善于阅读资料,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合作交流,喜欢大胆想象。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一、聚焦(预设5分钟) 谈话导入[材料准备:视频,PPT] 谈话:我们知道火山、地震、水流、气温、风和植物都会对地表地貌产生影响。那么,我们人类的活动会改变地貌吗?说说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人类活动也会改变地貌。那么,人类活动对地貌的改变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先来看看人类活动改变地貌的事例。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1.人类改造地表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准备:视频;PPT] (1)京杭大运河 谈话:我国有一条世界著名的人工河,你知道它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视频:京杭大运河 https://baike./item/%E4%BA%AC%E6%9D%AD%E5%A4%A7%E8%BF%90%E6%B2%B3/345335 fr=ge_ala 提问:京杭大运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从古至今,京杭大运河在提升人们生活,发展经济上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北工程 三北工程 https://tv./2024/06/05/VIDE03tyH73DOAZ6XBuEWHJb240605.shtml spm=C53156045404.P1gH53nUVDvt.0.0 https://tv./2024/06/05/VIDE03tyH73DOAZ6XBuEWHJb240605.shtml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在三北工程中,人类改变了什么?带来什么好处? 小结:在人类的努力下,把沙漠变成绿洲。 2.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谈话:湖泊滩地土层厚、土质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我国 劳动人民利用湖泊滩地从事开垦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 成立后,围湖造田的速度和规模进入高潮,洞庭湖滩地围垦造 田面积总计曾经达1500平方千米,对解决当时的粮食问题起了一 定作用。然而洞庭湖的水域面积也因此而大量减少,从我国的 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位。 提问1:从数据表中,你发现什么?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2: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八百里洞庭湖的生态警钟,围湖造田带来了什么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video/BV1W4421D7Zm/ 提问3:你认为人类能随意地改变地貌吗?说说你的想法。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大洪灾过后,我国政府发现无节制地围湖造田弊大于利,因此,明确提出“退田还湖,加固干堤”等政策,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谈话: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改变地貌的事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小结: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给环境带来灾害,进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在三北工程中,人类改变了什么?带来什么好处? 2.提问:洞庭湖滩地围垦造田带来什么后果? 3.提问:如何看待人类对地貌的改变?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人类改变地貌利大于弊的做法是( )。 A.围湖造田 B.围海造陆 C.沙漠还林 D.伐林造田 2. “围湖造田”带来的危害是( )。 A.粮食增产 B.洪水泛滥 C.经济提升 D.鸟儿有粮食吃 3.洞庭湖的水域面积大量减少,从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退居( )。A.第三位 B. 第五位 C.第四位 D.第二位 4.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黄土高原开展了以大范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主的“( )”。 A.植树造林工程 B.西北工程 C.三北工程 D.沙漠还林工程 5.( )年长江中游夏季大洪灾过后,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田 还湖,加固干堤”等政策。 A.1978 B.1988 C.1990 D.1998 二、判断题 1.人类的活动对地表形态有影响。( ) 2.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范围植树造林活动。( ) 3.修建水库不会影响环境。 ( ) 4.洞庭湖滩地围垦造田利大于弊。( ) 5.人类活动的影响,原有的森林和草原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 )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D 1.√ 2.√ 3.× 4.× 5.√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