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2.1 网络改变世界2重点学会如何合理利用网络难点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学重难点积极影响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消极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推动社会进步 信息传递和交流方便快捷 促进人际交往 生活更加便捷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促进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利弊双刃剑网络改变世界思维导图1.网络对我们的积极影响?(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体现 (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负面)影响 4.为什么网络是把双刃剑?自主学习5目录01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0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03网络是把双刃剑01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烽火传军情飞鸽传书书信胶片竹简打游戏网络购物线上聊天点外卖扫码支付现在人们传递信息:烽火传军情飞鸽传书通信古代通信:时间长,传递慢,成本高,容易造成信息丢失现代通信:时间短,传递快,成本低,信息可永久保存思考: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知道很多消息,这体现网络的什么影响?(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一、网络对我们的积极影响1、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我们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到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聚焦5G、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数据与算法等网络技术新趋势、新热点,充分回应各方对数据治理、网络法治、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等问题的关注。加强互联网建设有利于( )①丰富日常生活 ②促进人际交往 ③推动社会进步 ④取代现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①②③:题干中突出了网络的积极作用。加强互联网建设有利于丰富日常生活,促进人际交往,推动社会进步,故①②③正确;④:互联网建设不能取代现实世界,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A0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直播带货行业兴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购物方式。思考:结合图文谈谈网络如何促进经济发展?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二、网络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思考: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平台有什么作用?体现了网络的什么作用?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创建新平台。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智能交通智能物流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拓宽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所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积极影响)(2024·天津·中考真题)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可见,网络能( )A.快速消除城乡差距 B.拓宽人际交往渠道C.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D:分析题文,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流量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机”,直播成为“新农事”,这充分表明网络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A:网络虽然对乡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不能快速消除城乡差距;故A错误;B:“拓宽人际交往渠道”在材料中未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C:“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D03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我们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1)网络谣言的危害:(2)怎么防范?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传播谣言行为的惩处力度。②社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③网站:加强监管,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④网民:要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发现网络谣言及时制止或举报。①他人:侵犯他人权利,伤害他人,影响他人的生活。②社会:污染网络环境,引发社会恐慌,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③自己: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2、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1)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2)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3)一些人沉迷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1)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侵权表现: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危害: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2)怎么防范:①增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②个人电脑安装防火墙;③不要轻易使用安全性不强的公共网络和网吧的网络;④不要轻易将重要的私人信息存人网络;⑤不要在任何社交网站、博客留下可供反向搜索的信息。3、网络的消极影响(1)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2024·内蒙古鄂尔多斯·三模)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给人类生活创造了新空间,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①通过网络可以在线学习,但网络中容易泄露个人隐私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③通过网络可以获知新闻,但网络中也有虚假不良信息④网络上阅读便捷,而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影响。①③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通过网络可以在线学习,可以获知新闻,网上阅读便捷体现的是网络的积极影响;容易泄露个人隐私、网络中也有虚假不良信息、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体现的是网络的消极影响,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体现的是网络对经济和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没有体现消极影响,②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C。A22网络改变世界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促进了人际交往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024·辽宁·中考真题)某地依托“网络问政”平台,鼓励群众在网上提出建议、反映诉求。该做法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这说明网络( )A.有利于结交新的伙伴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C.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C:分析题文,某地依托“网络问政”平台,让群众能够在网上提出建议、反映诉求,这使得民众能够更便捷地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监督政府工作,从而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故C符合题意;A:题干并未涉及网络在人际交往方面结交伙伴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B:材料说的是网络在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而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D:题干重点强调的是网络在民主政治方面的作用,而非学习工具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A((2023·甘肃兰州·中考真题)“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C.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A:题干谈经济角度,与政治角度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故B说法错误;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故C符合题意;D:题干未谈到生态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