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一、内环境相关图解识别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技巧例1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④是血浆B.①②④在成分及含量上完全相同C.①②④的形成和维持与③有关D.①②④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①②④组成内环境,A错误;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液)在成分及含量上不完全相同,①(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少,B错误;③(细胞内液)参与①②④的形成与维持,C正确;①②④组成内环境,内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例2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用a、b、c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c中液体的量增多B.b中含有气体,乙细胞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C.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D.甲、乙、丙细胞通过a、b、c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 B解析 在血浆中生活的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酸碱度与H2CO3、HCO等物质有关,C正确;a、b、c均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二、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1.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现象。2.原因分析例3 某人因急性肾小球肾炎而出现了全身水肿,同时伴有尿血、尿蛋白和少尿等症状,检查发现该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被确诊为肾炎性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其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B.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也会加重组织水肿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其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不变D.若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可缓解患者病情答案 C解析 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排出的水盐减少,而人体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不断地获取水盐,因此会导致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A正确;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直接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加,加重患者局部组织水肿,B正确;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会影响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会出现波动,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若使用利尿剂,患者尿量增加,可增加水盐随尿液的排出量,同时改善肾小球通透性,直至恢复正常滤过功能,水盐、蛋白质等物质滤过恢复正常,有利于水盐平衡和血浆渗透压平衡,可缓解患者水肿病情,D正确。例4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不会使②中液体增加的是( )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B.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答案 D解析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会使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符合题意。三、物质进出内环境的“穿膜”层数1.模式图2.过程分析(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2)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例5 人体内,外界空气中的O2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3层 B.4层 C.5层 D.6层答案 C解析 在人体中,外界物质O2进入血管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O2从外界环境进入肺泡中,经过呼吸道,并未穿过任何生物膜;二是O2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O2在穿过时先进细胞,再出细胞,共穿过2层细胞膜,同样,毛细血管壁也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O2在进入毛细血管时要穿过2层细胞膜;三是O2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还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综合上述三点,该过程至少要穿过5层膜。例6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再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13 B.8 C.7 D.14答案 D解析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小肠绒毛上皮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氨基酸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2层膜;毛细血管壁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是2层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出血浆是2层膜;再进入组织细胞是1层膜,至少为7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共14层磷脂分子,故选D。1.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B.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C.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三层膜D.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答案 D解析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d(血浆)和b(组织液),A正确;d(血浆)较b(组织液)和c(淋巴液)最大的区别是d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正确;d(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三层膜(两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细胞膜、一层组织细胞细胞膜),C正确;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b(组织液),D错误。2.如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B.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C.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D.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甲中的液体答案 C解析 CO2是细胞呼吸产生,所以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A错误;氨基酸经过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至少需要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要穿过7层生物膜,B错误;由图可知:①→②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C正确;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其内的液体均为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D错误。3.(2023·成都高二期中)如图是人体某器官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关结构,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①的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液体②高B.液体②的渗透压大于液体③,有利于物质交换C.液体①②④是细胞c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D.结构d堵塞会使液体②增加而引起组织水肿答案 D解析 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的总量较组织液少而蛋白质含量较组织液高,A错误;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二者的渗透压相当,B错误;c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②组织液,C错误;d毛细淋巴管堵塞,则组织液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会造成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4.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液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质交换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答案 B解析 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组织液是这些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因此肺部绝大多数组织细胞可与a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血液流经肺组织,在静脉端发生其他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吸收进来,显然,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低,B错误;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肺组织水肿,C正确。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d表示膜结构或管壁,A~D为体液)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_。(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所处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3)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乙中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__层膜结构。答案 (1)B 组织液 组织水肿 (2)2/3 蛋白质 无机盐和蛋白质 组织液和血浆(3)⑤→④→③→⑥→⑦ 6(共28张PPT)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微专题一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一、内环境相关图解识别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技巧例1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④是血浆B.①②④在成分及含量上完全相同C.①②④的形成和维持与③有关D.①②④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①②④组成内环境,A错误;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液)在成分及含量上不完全相同,①(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少,B错误;③(细胞内液)参与①②④的形成与维持,C正确;①②④组成内环境,内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例2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用a、b、c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c中液体的量增多B.b中含有气体,乙细胞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C.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D.甲、乙、丙细胞通过a、b、c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在血浆中生活的成熟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与Na+、Cl-有关,酸碱度与H2CO3、 等物质有关,C正确;a、b、c均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二、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1.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现象。2.原因分析例3 某人因急性肾小球肾炎而出现了全身水肿,同时伴有尿血、尿蛋白和少尿等症状,检查发现该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被确诊为肾炎性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其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B.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也会加重组织水肿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其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不变D.若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可缓解患者病情√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排出的水盐减少,而人体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不断地获取水盐,因此会导致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A正确;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直接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增加,加重患者局部组织水肿,B正确;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会影响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会出现波动,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错误;若使用利尿剂,患者尿量增加,可增加水盐随尿液的排出量,同时改善肾小球通透性,直至恢复正常滤过功能,水盐、蛋白质等物质滤过恢复正常,有利于水盐平衡和血浆渗透压平衡,可缓解患者水肿病情,D正确。例4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不会使②中液体增加的是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B.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 起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会使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符合题意。三、物质进出内环境的“穿膜”层数1.模式图2.过程分析(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2)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例5 人体内,外界空气中的O2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A.3层 B.4层 C.5层 D.6层√在人体中,外界物质O2进入血管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O2从外界环境进入肺泡中,经过呼吸道,并未穿过任何生物膜;二是O2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O2在穿过时先进细胞,再出细胞,共穿过2层细胞膜,同样,毛细血管壁也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O2在进入毛细血管时要穿过2层细胞膜;三是O2要与血红蛋白结合,还要穿过1层红细胞膜。综合上述三点,该过程至少要穿过5层膜。例6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再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A.13 B.8 C.7 D.14√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为氨基酸。小肠绒毛上皮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氨基酸穿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2层膜;毛细血管壁也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是2层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出血浆是2层膜;再进入组织细胞是1层膜,至少为7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共14层磷脂分子,故选D。1.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B.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C.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三层膜D.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12345跟踪训练12345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d(血浆)和b(组织液),A正确;d(血浆)较b(组织液)和c(淋巴液)最大的区别是d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正确;d(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三层膜(两层毛细血管壁细胞细胞膜、一层组织细胞细胞膜),C正确;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b(组织液),D错误。跟踪训练2.如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B.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 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 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C.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D.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甲中的液体√12345跟踪训练CO2是细胞呼吸产生,所以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A错误;氨基酸经过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至少需要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要穿过7层生物膜,B错误;12345跟踪训练由图可知:①→②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C正确;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其内的液体均为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D错误。12345跟踪训练3.(2023·成都高二期中)如图是人体某器官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关结构,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液体①的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液 体②高B.液体②的渗透压大于液体③,有利 于物质交换C.液体①②④是细胞c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D.结构d堵塞会使液体②增加而引起组织水肿 √12345跟踪训练12345跟踪训练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的总量较组织液少而蛋白质含量较组织液高,A错误;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二者的渗透压相当,B错误;c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②组织液,C错误;d毛细淋巴管堵塞,则组织液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会造成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4.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液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 质交换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 静脉端高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12345跟踪训练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组织液是这些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因此肺部绝大多数组织细胞可与a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血液流经肺组织,在静脉端发生其他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氧气吸收进来,显然,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低,B错误;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肺组织水肿,C正确。12345跟踪训练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d表示膜结构或管壁,A~D为体液)12345跟踪训练(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_。B组织液组织水肿12345跟踪训练(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所处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3)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乙中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层膜结构。2/3蛋白质无机盐和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⑤→④→③→⑥→⑦6 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一、内环境相关图解识别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技巧例1 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④是血浆B.①②④在成分及含量上完全相同C.①②④的形成和维持与③有关D.①②④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例2 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用a、b、c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c中液体的量增多B.b中含有气体,乙细胞一定消耗和产生气体C.a、b、c的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其中的某些离子有关D.甲、乙、丙细胞通过a、b、c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二、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1.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现象。2.原因分析例3 某人因急性肾小球肾炎而出现了全身水肿,同时伴有尿血、尿蛋白和少尿等症状,检查发现该患者肾小球水盐滤过率降低、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被确诊为肾炎性水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其内环境水盐含量上升B.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也会加重组织水肿C.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其组织细胞内液渗透压保持不变D.若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改善肾小球通透性,可缓解患者病情例4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不会使②中液体增加的是( )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B.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管阻塞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三、物质进出内环境的“穿膜”层数1.模式图2.过程分析(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组织细胞(1层)=7层。(2)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4层)+进、出红细胞(2层)+进组织细胞(1层)+进线粒体(2层)=11层。例5 人体内,外界空气中的O2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3层 B.4层 C.5层 D.6层例6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人体所吸收,再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并转化为组织蛋白的过程中,至少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13 B.8 C.7 D.141.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实现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b和dB.d与b、c在成分及含量上最大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高C.d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穿过三层膜D.体力劳动后手掌磨出的水疱中主要成分是c2.如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B.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C.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D.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甲中的液体3.(2023·成都高二期中)如图是人体某器官部分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a~d表示相关结构,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①的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液体②高B.液体②的渗透压大于液体③,有利于物质交换C.液体①②④是细胞c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D.结构d堵塞会使液体②增加而引起组织水肿4.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液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分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质交换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d表示膜结构或管壁,A~D为体液)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_。(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③所处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3)血液中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乙中序号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_______层膜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 微专题一 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 学案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1章 微专题一 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 教案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1章 微专题一 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 课件(共28张ppt)高中生物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