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变化,解释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域认知)2.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等。(地理实践力)知识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含义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③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求和。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HA=90°-AB纬度差=90°-(30°-10°)=70°。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C=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①春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②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③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2)季节变化规律①北半球夏至日②北半球冬至日③春、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1)“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2)“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3)“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4)“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下图所示:(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 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极圈以内地区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 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2024·江西南昌期中)下表为“2023年冬至日时我国四个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城市 正午太阳高度甲 26°42′乙 41°32′丙 36°50′丁 64°01′1.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城市中,最有可能是北京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1.D 2.A解析 第1题,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我国城市均位于北半球,由表可知,丁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说明离南回归线最近,纬度最低。第2题,冬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90°-(40°+23°26′)=26°34′,与表中甲城市最为接近。知识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日落最长,正午最短,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3.确定房屋的朝向(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判断楼房间距、楼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cot H。5.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图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6.判断房间采光面积一般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照射到房间里的面积越小,即夏季照射面积小,冬季照射面积大。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光线正午从南窗射入;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太阳光线正午从北窗射入。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投在乙楼中央挡住乙楼1~3层中部(如图所示),该地纬度为31.8°N、经度为117.2°E。1.[综合思维]12月22日,该地理小组再次观测,发现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 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明显增加,高于原来的1~3层。2.[地理实践力]12月22日之后,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会怎样变化?答案 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逐渐变小,甲楼影长变短,甚至遮挡不住乙楼。3.[综合思维]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024·山西大同阶段练习)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1.正午平顶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正值当地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图中,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 )A.东 B.南 C.西 D.北答案 1.D 2.D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图可知,①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③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日;②为春、秋分日。正午平顶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正值当地的冬至日。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浙江省,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北。课时对点练 [分值:66分](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24·山东济南质检)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1~2题。1.下列关于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B.此刻太阳高度为90°C.自转线速度为0D.正午太阳高度为90°2.图示日期,①②③三地正午太阳高度(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答案 1.D 2.A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已知经线进行判断,①点的经度为90°W,位于西半球,A错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①点在昏线上,所以此刻太阳高度为0°,B错误;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因此①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D正确;①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C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①②③,因此该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①>②>③,A正确。如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3~4题。3.甲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43°08′C.66°34′ D.90°4.乙地在该日后4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C.不断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3.B 4.D解析 第3题,由图示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甲地位于南回归线上,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26′+23°26′)=43°08′。B项正确。第4题,图示日期是北半球夏至日,在未来4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再继续向南半球移动,乙地位于赤道上,故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D项正确。(2024·甘肃兰州开学考试)西乡(33°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可以自由升降。读图,完成5~6题。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33°C.57° D.66°34′6.一年中,活动支架高度最低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 5.B 6.B解析 第5题,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当地纬度为33°N,所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7°,在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所以H为57°,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太阳能集热板要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即图中的α与H互余,因此α为33°,故选B。第6题,为了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保持互余关系。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活动支架高度最低,时间为夏至日,B正确。(2024·四川成都月考)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基地。据此完成7~8题。7.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 )A.先变短后变长 B.一直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 D.一直变长8.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下图所示符合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趋势的是( )答案 7.A 8.B解析 第7题,此次科考日期从2022年10月26日到2023年4月上旬,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2月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白昼变短,12月22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白昼变长,所以由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先变短后变长,A正确。第8题,太阳直射点在2022年10月26日到12月22日之间一直向南移动,上海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太阳直射点在2022年12月22日到2023年4月上旬一直向北移动,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正确。(2023·浙江嘉兴月考)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9~10题。9.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0° B.10°N C.10°S D.23°26′N10.在AB区间内(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答案 9.B 10.A解析 第9题,该地一年内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即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上(纬度23°26′)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排除D;图中显示,该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出现在A对应的6月22日前后,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A、C,故选B。第10题,题意表明,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因此AB区间应为夏至日之后至太阳直射该地的一段时间。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之后至太阳直射该地,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均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夏至日之后,先靠近7月初,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夏至日后的时段地球的公转速度应首先减慢,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A。(选择题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024·江苏南京期中)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宣城(约31°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下面分别是“户型结构图”(甲)和“楼盘规划设计图”(乙)。据此完成11~12题。11.位于宣城①栋(乙图)住户一年中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图甲)内面积最大的时间最接近( )A.元旦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12.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审批时,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B.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C.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答案 11.A 12.B解析 第11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房屋内照射面积越大;宣城位于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内的面积最大。故选A。第12题,北京纬度较宣城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影子较长,因此应扩大南北楼间距,A、C错误;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因此应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正确、D错误。(2024·吉林白城期中)下图为“某日正午海口(20°N)某住宅小区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该日最接近( )A.3月10日 B.6月30日C.9月10日 D.12月30日14.为获得最佳光效,此日该地楼顶的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可调整为( )A.18° B.36° C.54° D.72°答案 13.C 14.A解析 第13题,根据图示,此日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2°,且太阳位于海口南侧,海口的纬度为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计算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N。因此该日最接近9月10日。3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6月3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12月3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因此C正确。第14题,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该日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2°,因此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的夹角可调整为18°。A正确。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种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据此回答15~16题。15.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没有阳光射入的时间大约为( )A.18天 B.36天C.25天 D.50天16.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答案 15.D 16.D解析 第15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之后逐渐变大,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5天,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射进王先生家的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第16题,上海的纬度较天津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天津的大,物体影子较短,室内光照面积较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架的高度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17.(2023·辽宁营口期中)图1、图2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2分)(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4分)(4)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Q地的对跖点是________,在图中画出此日Q地的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值)(4分)答案 (1)(21°S,105°W) (2)由21°S向南北两方降低 (3)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6小时 (4)(69°S,75°E)绘图如下:解析 (1)图1所示时刻,69°N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21°S,105°W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1°S,105°W)。(2)该日,太阳直射21°S,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21°S向南北两方降低。(3)该日,Q地有极夜现象,P地无极夜现象,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Q地是正午12时(105°W),可以计算M地(135°E)地方时是4时,即日出时间是4时,昼长为16小时。(4)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两地经度之和为180°,且位于同一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上,即Q地对跖点位于75°E经线;对跖点两地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即Q地对跖点位于69°S纬线。此日Q地的对跖点出现极昼现象,0时日出,24时日不落,在地平线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Q地对跖点正午太阳高度是42°。(共66张PPT)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二节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课时4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变化,解释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域认知)2.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等。(地理实践力)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知识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内容索引课时对点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知识点一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 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在 上,太阳高度是90°;在 上,太阳高度是0°。地平面太阳直射点晨昏线(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含义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③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求和。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HA=90°-AB纬度差=90°-(30°-10°)=70°。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C=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右图所示:①春秋分:由 向南北两方降低。②夏至日:由 向南北两方降低。③冬至日:由 向南北两方降低。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季节变化规律①北半球夏至日一年中最大值: 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 各纬度②北半球冬至日一年中最大值: 及其以南地区一年中最小值: 各纬度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北半球③春、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1)“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2)“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3)“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4)“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右图所示:(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 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极圈以内地区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 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2024·江西南昌期中)下表为“2023年冬至日时我国四个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1.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城市 正午太阳高度甲 26°42′乙 41°32′丙 36°50′丁 64°01′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北半球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我国城市均位于北半球,由表可知,丁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说明离南回归线最近,纬度最低。(2024·江西南昌期中)下表为“2023年冬至日时我国四个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2.四个城市中,最有可能是北京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城市 正午太阳高度甲 26°42′乙 41°32′丙 36°50′丁 64°01′冬至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90°-(40°+23°26′)=26°34′,与表中甲城市最为接近。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知识点二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日落最长,正午最短,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3.确定房屋的朝向(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判断楼房间距、楼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cot H。5.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图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6.判断房间采光面积一般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照射到房间里的面积越小,即夏季照射面积小,冬季照射面积大。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光线正午从南窗射入;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太阳光线正午从北窗射入。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投在乙楼中央挡住乙楼1~3层中部(如图所示),该地纬度为31.8°N、经度为117.2°E。1.[综合思维]12月22日,该地理小组再次观测,发现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 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明显增加,高于原来的1~3层。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投在乙楼中央挡住乙楼1~3层中部(如图所示),该地纬度为31.8°N、经度为117.2°E。2.[地理实践力]12月22日之后,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会怎样变化?答案 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逐渐变小,甲楼影长变短,甚至遮挡不住乙楼。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投在乙楼中央挡住乙楼1~3层中部(如图所示),该地纬度为31.8°N、经度为117.2°E。3.[综合思维]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024·山西大同阶段练习)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1.正午平顶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正值当地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根据材料,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图可知,①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③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日;②为春、秋分日。正午平顶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正值当地的冬至日。(2024·山西大同阶段练习)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2.图中,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A.东 B.南 C.西 D.北√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浙江省,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北。课时对点练(2024·山东济南质检)读如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1~2题。1.下列关于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B.此刻太阳高度为90°C.自转线速度为0D.正午太阳高度为90°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根据图中已知经线进行判断,①点的经度为90°W,位于西半球,A错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①点在昏线上,所以此刻太阳高度为0°,B错误;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因此①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D正确;①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4·山东济南质检)读如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1~2题。2.图示日期,①②③三地正午太阳高度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①②③,因此该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①>②>③,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如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3~4题。3.甲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0° B.43°08′C.66°34′ D.90°√由图示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甲地位于南回归线上,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26′+23°26′)=43°08′。B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如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3~4题。4.乙地在该日后4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A.不断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C.不断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图示日期是北半球夏至日,在未来4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再继续向南半球移动,乙地位于赤道上,故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 B.33°C.57° D.66°34′√如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3~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当地纬度为33°N,所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7°,在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所以H为57°,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太阳能集热板要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即图中的α与H互余,因此α为33°,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为了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保持互余关系。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活动支架高度最低,时间为夏至日,B正确。6.一年中,活动支架高度最低的日期是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如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3~4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4·四川成都月考)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基地。据此完成7~8题。7.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A.先变短后变长 B.一直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 D.一直变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此次科考日期从2022年10月26日到2023年4月上旬,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2月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白昼变短,12月22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白昼变长,所以由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先变短后变长,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4·四川成都月考)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基地。据此完成7~8题。8.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下图所示符合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趋势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太阳直射点在2022年10月26日到12月22日之间一直向南移动,上海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太阳直射点在2022年12月22日到2023年4月上旬一直向北移动,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3·浙江嘉兴月考)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9~10题。9.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0° B.10°NC.10°S D.23°26′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该地一年内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即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上(纬度23°26′)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排除D;图中显示,该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出现在A对应的6月22日前后,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A、C,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3·浙江嘉兴月考)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9~10题。10.在AB区间内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题意表明,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因此AB区间应为夏至日之后至太阳直射该地的一段时间。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之后至太阳直射该地,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均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夏至日之后,先靠近7月初,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夏至日后的时段地球的公转速度应首先减慢,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A。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江苏南京期中)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宣城(约31°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下面分别是“户型结构图”(甲)和“楼盘规划设计图”(乙)。据此完成11~12题。11.位于宣城①栋(乙图)住户一年中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图甲)内面积最大的时间最接近A.元旦 B.劳动节C.儿童节 D.国庆节√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房屋内照射面积越大;宣城位于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内的面积最大。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江苏南京期中)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宣城(约31°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下面分别是“户型结构图”(甲)和“楼盘规划设计图”(乙)。据此完成11~12题。12.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审批时,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A.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B.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C.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北京纬度较宣城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影子较长,因此应扩大南北楼间距,A、C错误;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因此应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正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吉林白城期中)右图为“某日正午海口(20°N)某住宅小区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该日最接近A.3月10日 B.6月30日C.9月10日 D.12月30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根据图示,此日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2°,且太阳位于海口南侧,海口的纬度为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计算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N。因此该日最接近9月10日。3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6月3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12月3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因此C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吉林白城期中)右图为“某日正午海口(20°N)某住宅小区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4.为获得最佳光效,此日该地楼顶的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可调整为A.18° B.36° C.54° D.7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该日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2°,因此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的夹角可调整为18°。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种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据此回答15~16题。15.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没有阳光射入的时间大约为A.18天 B.36天C.25天 D.50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之后逐渐变大,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5天,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射进王先生家的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种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据此回答15~16题。16.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上海的纬度较天津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天津的大,物体影子较短,室内光照面积较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架的高度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7.(2023·辽宁营口期中)图1、图2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21°S,105°W)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图1所示时刻,69°N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21°S,105°W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1°S,105°W)。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7.(2023·辽宁营口期中)图1、图2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21°S向南北两方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该日,太阳直射21°S,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21°S向南北两方降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7.(2023·辽宁营口期中)图1、图2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16小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该日,Q地有极夜现象,P地无极夜现象,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Q地是正午12时(105°W),可以计算M地(135°E)地方时是4时,即日出时间是4时,昼长为16小时。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4)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Q地的对跖点是____________,在图中画出此日Q地的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值)(69°S,75°E)答案 绘图如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两地经度之和为180°,且位于同一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上,即Q地对跖点位于75°E经线;对跖点两地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即Q地对跖点位于69°S纬线。此日Q地的对跖点出现极昼现象,0时日出,24时日不落,在地平线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Q地对跖点正午太阳高度是4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课时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变化,解释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区域认知)2.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等。(地理实践力)知识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______________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在______________上,太阳高度是90°;在____________上,太阳高度是0°。(2)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2)含义①H: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②两点:太阳直射点、观测点。③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用较高纬度减去较低纬度;若两点分属于南、北半球,将两点的纬度求和。如下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30°N)正午太阳高度HA=90°-AB纬度差=90°-(30°-10°)=70°。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C=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①春秋分:由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②夏至日:由____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③冬至日:由__________向南北两方降低。(2)季节变化规律①北半球夏至日②北半球冬至日③春、秋分日: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1)“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距离越近,则越大。(2)“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3)“同线相等”:同一纬线上,同一日正午太阳高度相等。(4)“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下图所示:(5)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 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极圈以内地区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2024·江西南昌期中)下表为“2023年冬至日时我国四个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城市 正午太阳高度甲 26°42′乙 41°32′丙 36°50′丁 64°01′1.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城市中,最有可能是北京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知识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日出、日落最长,正午最短,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3.确定房屋的朝向(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2)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判断楼房间距、楼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cot H。5.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图所示,α+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6.判断房间采光面积一般情况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照射到房间里的面积越小,即夏季照射面积小,冬季照射面积大。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光线正午从南窗射入;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太阳光线正午从北窗射入。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投在乙楼中央挡住乙楼1~3层中部(如图所示),该地纬度为31.8°N、经度为117.2°E。1.[综合思维]12月22日,该地理小组再次观测,发现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实践力]12月22日之后,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会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思维]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山西大同阶段练习)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1~2题。1.正午平顶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正值当地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图中,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 )A.东 B.南 C.西 D.北课时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24·山东济南质检)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1~2题。1.下列关于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B.此刻太阳高度为90°C.自转线速度为0D.正午太阳高度为90°2.图示日期,①②③三地正午太阳高度(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如图为“某日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3~4题。3.甲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0° B.43°08′C.66°34′ D.90°4.乙地在该日后4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C.不断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2024·甘肃兰州开学考试)西乡(33°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可以自由升降。读图,完成5~6题。5.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26′ B.33°C.57° D.66°34′6.一年中,活动支架高度最低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024·四川成都月考)2022年10月2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于2023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基地。据此完成7~8题。7.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 )A.先变短后变长 B.一直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 D.一直变长8.该批科考队员出发至返回期间,下图所示符合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趋势的是( )(2023·浙江嘉兴月考)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9~10题。9.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0° B.10°N C.10°S D.23°26′N10.在AB区间内(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选择题11~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2024·江苏南京期中)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宣城(约31°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均设计了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下面分别是“户型结构图”(甲)和“楼盘规划设计图”(乙)。据此完成11~12题。11.位于宣城①栋(乙图)住户一年中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图甲)内面积最大的时间最接近( )A.元旦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12.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审批时,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A.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B.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C.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2024·吉林白城期中)下图为“某日正午海口(20°N)某住宅小区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该日最接近( )A.3月10日 B.6月30日C.9月10日 D.12月30日14.为获得最佳光效,此日该地楼顶的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可调整为( )A.18° B.36° C.54° D.72°天津王先生的家在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种烦恼,但为了更好地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还需调整。据此回答15~16题。15.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没有阳光射入的时间大约为( )A.18天 B.36天C.25天 D.50天16.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17.(2023·辽宁营口期中)图1、图2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1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2分)(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4分)(4)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Q地的对跖点是________,在图中画出此日Q地的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并标出正午太阳高度值)(4分)1.D 2.A [第1题,根据图中已知经线进行判断,①点的经度为90°W,位于西半球,A错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①点在昏线上,所以此刻太阳高度为0°,B错误;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因此①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D正确;①点位于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C错误。第2题,由上题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图中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①②③,因此该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①>②>③,A正确。]3.B 4.D [第3题,由图示可知,该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甲地位于南回归线上,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26′+23°26′)=43°08′。B项正确。第4题,图示日期是北半球夏至日,在未来4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到赤道再继续向南半球移动,乙地位于赤道上,故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D项正确。]5.B 6.B [第5题,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当地纬度为33°N,所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7°,在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所以H为57°,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太阳能集热板要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即图中的α与H互余,因此α为33°,故选B。第6题,为了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保持互余关系。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活动支架高度最低,时间为夏至日,B正确。]7.A 8.B [第7题,此次科考日期从2022年10月26日到2023年4月上旬,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12月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白昼变短,12月22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白昼变长,所以由出发至返回期间上海白昼先变短后变长,A正确。第8题,太阳直射点在2022年10月26日到12月22日之间一直向南移动,上海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太阳直射点在2022年12月22日到2023年4月上旬一直向北移动,上海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B正确。]9.B 10.A [第9题,该地一年内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即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上(纬度23°26′)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排除D;图中显示,该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出现在A对应的6月22日前后,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A、C,故选B。第10题,题意表明,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因此AB区间应为夏至日之后至太阳直射该地的一段时间。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之后至太阳直射该地,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均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夏至日之后,先靠近7月初,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夏至日后的时段地球的公转速度应首先减慢,B错误;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错误。故选A。]11.A 12.B [第11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房屋内照射面积越大;宣城位于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太阳照射进客厅内的面积最大。故选A。第12题,北京纬度较宣城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影子较长,因此应扩大南北楼间距,A、C错误;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因此应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B正确、D错误。]13.C 14.A [第13题,根据图示,此日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2°,且太阳位于海口南侧,海口的纬度为20°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计算可知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N。因此该日最接近9月10日。3月10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6月3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12月30日太阳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因此C正确。第14题,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该日海口正午太阳高度为72°,因此太阳能集热板与楼顶水平面的夹角可调整为18°。A正确。]15.D 16.D [第15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天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之后逐渐变大,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5天,在12月22日之前的25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射进王先生家的阳台,即一共50天左右。第16题,上海的纬度较天津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天津的大,物体影子较短,室内光照面积较小,所以在晾晒衣物时,相同情况下晾衣架的高度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17.(1)(21°S,105°W) (2)由21°S向南北两方降低 (3)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6小时 (4)(69°S,75°E)绘图如下:解析 (1)图1所示时刻,69°N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21°S,105°W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1°S,105°W)。(2)该日,太阳直射21°S,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21°S向南北两方降低。(3)该日,Q地有极夜现象,P地无极夜现象,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Q地是正午12时(105°W),可以计算M地(135°E)地方时是4时,即日出时间是4时,昼长为16小时。(4)对跖点是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两地经度之和为180°,且位于同一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上,即Q地对跖点位于75°E经线;对跖点两地纬度南北相反,度数相同,即Q地对跖点位于69°S纬线。此日Q地的对跖点出现极昼现象,0时日出,24时日不落,在地平线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Q地对跖点正午太阳高度是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 第二节 练习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 学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 教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一章 第二节 课时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应用 课件(共66张ppt)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