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教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时 第1课时
教法 演示法讲解启发引导 学法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课程 标准 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情 分析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地球运动的概念较为陌生,思维仅局限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相关地理现象的认识中,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会对这一陌生的地理现象表现 出很强的兴趣,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这为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打下了基础。
素养 目标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自转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及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人地 和谐意识。 综合思维:通过对自转产生现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区域认知:通过学习,认识地球不同地理区域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分析,增强学生 对地球表面不同地域地理现象的认知。 地理实践力:通过模拟地球自转的演示,养成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其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差现象的原因分析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生活现象导入:日 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 在转还是地在转,古代 的人们对此有过很长时 期的争论。 回顾教师描述的生活现象,进 入自主学习环节。 激发兴趣,形成悬 念。
自主学习 板书课题《地球的自转》, 进入新课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 材,设置教学情境,设 置自主学习参考提纲, 进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到底是天转 还是地转 了解人类的 认识过程,并说出你的 感受。 2.阅读教材,说出地球自 转的中心、周期、方向 以及产生的现象是什 么 自主学习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 读教材第22页,完成教师 设置的自主学习第1题: 了解地心说 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 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 日月星辰都在各自轨道上绕地 球旋转。 托勒密的宇宙体系 了解日心说 结合日心说和地心 说,感知科学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同 时,通过学习日心 说,学习哥白尼善 于观察,坚持和敢 于质疑的品质。 丰富学生对地球运 动的认知,养成科 学探究意识。
中心
周期
方向 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们的自主 学习。 总结知识,形成结论, 并点评学生的自主学习 情况。 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 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 转。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 (对于感受,不做统一要 属于开发性答题) 自 主 学 习 2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继 读教材第21-23页,完成 设置的第2个自学提纲, 示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 念 : 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 球在 阳公 求, 续研 教师 并展 的概 称为 学生通过对基础知 识的自主学习,不 但有利于对知识的 掌握,还能提高学 生的自学意识和习 惯。 从不同角度认识事 物。
中心 地轴
周期 一天
方向 自西向东
现象 昼夜更替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 自转,从侧视、北极上空俯视、 南极上空俯视三个视角观察地 球自转方向,标注地球自转方 向 。 侧视 北极上空俯视 南极上空俯视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学生相互提问,检查并点评各 自自主学习情况。
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 上,教师检查学生的自 学情况。然后针对学生 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要 求,设置讨论题,然后 小组讨论: 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现象的产生 分析为什么会有昼夜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设置 的探究题。 小组合作探究1 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将得出 的结论表达出来: 因此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 球体,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 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这就产生了昼夜。 学生更能对地球自 转产生更深刻的认 识。 从不同的角度对地 球自转进行探究,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合作探究 问题1:假如地球是 一个透明球体,还会有 昼夜现象吗 问题2:假如地球是 一个会发光的球体,还 会有昼夜现象吗 2.昼夜交替的产生 问题1:假如地球不在运 动,还会有昼夜更替现 象吗 3.时间差异 利用思考题引发学生探 究 甲地和乙地,谁先日出 时差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上述 3个合作探究题,点评并 总结合作探究成果。 小组合作探究2 学生讨论: 并整理出结论: 昼夜+自转=昼夜交替 小组合作探究3 小组完成探究3,并将结论整 理出来。 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西向东 自转着,一般说来,东边的地 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也就是说东边的时刻要比西边 早。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异。 和认知。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名的地理 思维能力。
拓 展 :时差的计算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转 过360°,即15°/h。 经度差15°就产生1h时差 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小组代表交流探究成果,实现 知识共享,小组间相互评价。
课堂总结 本课学习了地球运动的自转,这部分相对比较简单,重点难点是自转产生的现 象及其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主要领会时差与自转有关,而昼夜更替 与自转、地球是实体有关。
能力检测 1.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并解释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 2.列举并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两个主要地理现象。
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4小时 现象: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时差产生原因:不停自转 时差的计算
课后反思 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展示,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 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提高了学习兴趣。板书设计虽然涵盖了主要知识点,但可 能过于简洁,部分学生难以快速抓住重点,未来可以考虑增加更多关键词汇或 图标辅助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