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课题 第11课古代日本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 的内容和作用。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 认识武士道的内容。
重点 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
难点 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图片导入:区分汉服与和服。 教师:在刚才的区分中我们能感受到,和服 是效仿中国的汉服进行设计的,实际上在日 本社会存在着很多带有中国元素的存在,今 天我们从第11课《古代日本》入手,来看一 看日本社会中的“中国元素”有哪些。 区分两幅图 片。 从服饰的角度 拉 进 中 日 距 离,通过错误的、 正确的两种判 断激发学生对 本课内容的兴 趣。
讲授新课 一 、6世纪前的日本 1.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6世纪前的日本 1 . 日 本 在 何 时 由 哪 一 政 权 自 主 学 习 : 阅 读 书 本 P 5 2 , 找 出 问 题 答 案 。 实 现 了 统 一 最 高 统 治 者 称 为 什 么 6世纪前的日本 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 国 。 5世纪 , 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 了统一。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2 . 此 时 日 本 的 生 产 组 织 形 地 。 领 地 上 的 居 民 以 “ 部 ” 的 形 式 组 织 生 产 , 从 事 式 是 什 么 日 本 处 于 怎 样 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 等等。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的 社 会 性 质 人 锦 织 部 、 锻 冶 部 等 。 部 民 是 贵 族 的 私 有 民 . 地 位 o近似于奴事 2.展示图片《遣唐使入朝觐见》和遣唐使相 阅读课文内 容,在问题 引导下得出 关键信息并 标识5世纪, 大和国,大 王;“部”, 奴隶社会。 并根据教师 的标识强记 加强从材料中 找出关键信息 的能力,同时加 深对第一部分 重要知识点的 印象。
关文字。 教师:能否举例说明“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 远影响” 关键信息。 学生阅读图 片和文字, 举例说出文 字中“深远 影响”体现 在日本社会 中的哪些方 面。 先入为主,通过 遣唐使、日本文 化中的中国元 素,构建“日本 向中国学习”的 思维模式,为第 二部分“大化改 新”做铺垫。
(
造唐使入朝觐见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更为频繁。日
本派
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近500人。他
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学生回答后,教师举出中日之间在货币、文 字、建筑上的相似之处。
(
t纪前的日



开元通宝
同开称
(始铸于621年)
(始铸708年)
)
世纪前的日本 文字 1949年に中華人民共和国が成立し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今日は晴れています。 今天天气晴朗 昨日の朝食は美味しかったです。 昨天的早餐味道很好。
(
建筑
隋朝宝光寺
日本唐招提寺
)
教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日本在社会 生活当中向中国学习、效仿的地方,但并非 仅限于此,中国文化推动着日本更深层次地 向中国学习,例如我们接下来要讲到的第二 部分“大化改新”。 二 、 大化改新 1.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1.哪一因素推动了日本的 -2世圮 5世纪 改革 新即位的天皇是谁 (
大化改新
)年号是什么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 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 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 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 2. 日本哪一年开始改革 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仿效的对象是谁 改革后 的国家名称有何变化 2 . 自主学习,找出大化改新的措施。教师向 学生解释每一条措施的影响。 教师: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中,我们非常容易 就能找到 一 个共同点,就是“仿效唐朝”。 所以大化改新的显著特点就是仿效唐朝的典 章制度。 阅读课文内 容,在问题 引导下得出 关键信息并 标识中国文 化、孝德天 皇、大化; 646年、唐朝、 日本国。包 括下面大化 改 新 的 措 施。并根据 教师的标识 强记关键信 息。通过对 影 响 的 解 释,得出“仿 效唐朝典章 制度”的特 点 。 学生得出大 化改新后日 加强从材料中 找出关键信息 的能力,同时加 深对第一部分 重要知识点的 印象。 通 过 归 纳 分 析,强化对大化 改新特点的掌 握。 比 较 分 析 材 料,得出关键信
(





大化敌
-2世纪
5世纪
“大化改新”改革措施
建立以
天皇
为中心的
中央
仿效唐朝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治
集权制度
,地方设




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①将土地、部民收归
国有
抑制土地兼并,减少剥削
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
效仿唐朝
经济发展
均田制,促进社会
00
③统一赋税。
政府的财政收入
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
身使用,不能买卖。
效仿唐朝阻庸调制,增加了
特点:仿效唐朝典章制度


经济
)
教师:通过内容与特点,我们了解到大化改 新在政治、经济方面仿效唐朝的制度,日本 也通过大化改新,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制度 上,变成了中央集权制;在社会形态上,演 变为封建社会。
影响: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质;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改革。 教师:大化改新将日本的土地归为了国有, 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就变了,日本出现了庄园。 接下来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之后大家总结 一下,庄园产生有哪些原因 三、幕府统治 1. 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任务。 的特权 土地私有和土地 兼开盛行 2.讲解“源平之争”和幕府统治。注意解释 “幕府”一词,重点讲解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本社会形态 的变化。 学生观看视 频,回答问 题并给出提 示:日本的 地理环境如 何 中 央 和 地方的力量 对比如何 阅读课文内 容,在问题 引导下得出 关键信息并 标识“不输 不入”、武 士集团。并 根据教师的 标识强记关 键信息。 息。 阅读分析找到 关键信息。通过 庄园的产生弓 出下面的自主 学习。 加强从材料中 找出关键信息 的能力,同时加 深对第一部分 重要知识点的 印象。
将军的办公地点称为“幕府”,之后700年的历史被称为“幕府统治” (
2世木
源底、平氏两大武上家族家微
(源赖朝获得“征吏大将军”称号)




)幕府将军名 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实 际上天皇大 权 旁 落 ,国 家大权掌握 在幕府将军 (
源赖朝
)手中。 学生阅读图 文材料,思 考问题,得 出自己的答 案。 通过学生较为 熟悉的动漫作 品和已经学过 的抗日战争,了 解武士道的影 响。 通过阅读分析 出材料的关键 信息得出探究 结果。
3.讲解武士道,并从动漫作品和抗日战争中 分析出武士道影响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
1
-
2世就
5世纪
2世忆晓期
武士集图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
他的主公。
①积极: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扩展。
②消极;经历了一次响变,成为帝国主义使略扩
张的工具

)
四、探究与思考 总结 探究:日本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左上图是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由唐朝高 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修建。鉴真在寺庙中 讲律传戒,极受日本朝野的尊敬,唐招提寺 也成为了中日友好历史的见证。 左下图是东京鹿鸣馆中的舞会场景。鹿鸣馆 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建造的西式风格的 建筑,传达了日本政府实现西化的决心。日 本也通过西化改革,走上了强国之路。
总结 思考:大化改新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 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形成了以天皇为首 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 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代日本的 发展历史,接下来我们以两种方式对本课的 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随着时 间轴、知识 时间轴总结是 为了更好把握 本课日本历史
1-2世纪 出现国家 奴隶社会 5世纪 大和统一日本 646年 大化改新 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镰仓幕府建立 幕府统治开始 结构图,回 忆本课知识 点。 的发展脉络。思 维导图是对本 课知识点进行 总结。
(
6世纪以前的日本
)1.基本统一:5世纪——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部民制度 (
大化改新
)1.基本概况:646年一孝德天皇一仿效唐朝 2.主要内容:政治、经济(P53) 3.历史影响: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
幕府统治
)1.武士集团的崛起:庄园一不输不入一武士集团 2.幕府政治的建立:源赖朝——镰仓幕府(皇权旁落) 3. 日本武士道
板书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大和统一 部民 奴隶社会 二、大化改新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三、幕府统治 庄园和武士集团 幕府统治 武士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