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滋养心灵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滋养心灵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滋养心灵》教学设计
课题 课型 授课人 课时
滋 养 心 灵 新授课 一课时
教 材 分 析 本课《保持身心健康》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要引导学生爱护自己的身体,守护 好自己的肉体生命;滋养心灵。保持心理健康,增强生命韧性,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些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切实珍爱生命。做到敬畏生命、守护生命, 健康成长。 本课内容由“爱护身体”与“滋养心灵”两框体内容组成,本节课为第二框,旨在引 导明白滋养心灵的重要性和方法、策略,从而学会应对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各种压力 往往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帮助我们保持心理健康和幸福。
学 情 分 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停留于身体层面的浅层认识,虽然已经学习了一些自救自 护的方法和技能,但还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在心理上,他们正处在青春期, 情绪变化不稳定。尽管他们尚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急于摆脱成年人的束缚,会有意 无意地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容易用比较极端的方式释放压力。因此对他们进行如何爱护 身体、滋养心灵的教育和引导是非常迫切和有必要的。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活动探究,懂得滋养心灵的重要性,学会保持心理健康、磨炼意志,丰富自己的精 神世界。 2.通过学习滋养心灵的要求,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生命韧性。 3.在学习和实践中,培育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担当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滋养心灵的要求 难点: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 话题导入, 交流感受 活动一:交流分享。 提问:你参加过类似的实践活动吗 你最喜欢参加哪一 项实践活动 请说明原因。 教师: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日常 学习生活,不仅让我们增长知识,还给我们带来了良好 结合个人 生活实际 回答。 利用图文材料 展开相关话题 讨论,能初步了 解学情,易于掌 握后续讲解内
的生活体验。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滋养心灵”. 容。
环节二: 新知教学, 滋养心灵。 (一)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什么 重要性 ) 活动一:观点辨析 观点一: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 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观点二: “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思想和精神风貌怎样不重要。” 思考:结合上述名言及教材知识回答。你觉得上述对吗 为什么 知识点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 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 要支柱。 o活动二:心里健康指数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知识点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 1. 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 心理和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 要支柱。 3.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 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 希望和光彩。 (二)怎么样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的方法/途径) o材料一:小俊的变化 思考: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 专业帮助 知识点2:怎么样滋养心灵 结合名言 和教材知 识回答。 阅 读 材 料,总结 要点。 分 析 材 料,回答 问题。 通过名言感悟 和观点辨析的 方式,启发学生 思考,在思维的 碰撞中,体会为 什么要滋养心 灵。 通过图文和实 际相结合,理解 心理对于个人 多 方 面 的 影 响 。 结合教材事例 和学生目前可 能面临的情境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 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 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知识点2:怎么样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1)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教师:你有哪些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好办法呢 o活动一:播放视频《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 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都有助 于我们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 知识点2:怎么样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1)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方法: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 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材料二:16岁的他们和“我” 思考: (1)同样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在他们 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2)你期待自己到16岁时将会是怎样的 教师: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 韧性。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 坷和泥泞。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 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 观 看 视 频,总结 方法。 阅读材料 并结合自 身实际回 答问题。 进行讲述,从而 引发思考。 通过视频,既激 发学习兴趣,同 时也锻炼了学 生从图文、视频 中提取关键信 息的能力。 通过设置具体 的情景让学生 认识到心理健 康的重要性,从 而养成从小要
胜挫折和困难。 知识点2:怎么样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1)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方法: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 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 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o拓展:方法与技能——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o材料三:雷锋故事与雷锋精神 思考:雷锋精神至今熠熠生辉,为人们提供着丰厚的精 神滋养,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教师: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问:和同学交流:你是如何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的 知识点2:怎么样滋养心灵 1.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1)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 (2)方法: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 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②保持心理健康还需要我们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要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以顽强不屈的 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勇往直前,战胜挫折和困难。 2.滋养心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1)我们要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的底 学 习 榜 样,突破 重难点。 关注心理健康 的意识。 利用榜样事例 进行教学,不仅 能讲透知识,还 有利于培育社 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气与能力; (2)要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生境界, 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教师总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保持身心 健康除了要爱护身体,还要滋养心灵;懂得了滋养心 灵需要保持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 自我调节的方法,需要磨炼意志,积极面对生活中遇 到的挫折和困难,需要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 世界,让我们的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聆 听 寄 语,梳理 知识。
环节三 课堂练习 巩固理解 课堂练习: 1.西汉时期的路温舒,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 放羊,他发现河边有蒲草,便将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 然后在上面写字。路温舒长大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还做了朝廷的大官。后来,人们就用“温舒编蒲”这 一典故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路温舒的故事启示我们 ( )。 A.应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 B.健康的内心是幸福生活的唯一支柱 C.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才能滋养心灵 D. 良好的生命状态需要我们滋养心灵 2.近年来,孝感市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活动,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技艺进校园、诵读 经典诗文、孝感雕花剪纸捐赠仪式等主题活动,让学 生沉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趣中,促进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 )。 ①滋养心灵,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②扩展生活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 ③提升审美情趣,放弃物质生活 ④学知识、长见识,提升底气与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按照要求 完 成 练 习 。 课堂练习有助 于检测学习效 果,从而针对性 的查缺补漏。
3.阅读下面案例: 小学时,小俊学习成绩很好,上初中后,成绩却 不太理想。他逐渐失去了自信,学习状态很差。在发 现自己的问题后,小俊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 师的专业帮助。经过老师的疏导,小俊的状态越来越好, 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从中你能体会到( )。 ①不良的心理影响学习状态 ②寻求专业帮助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③懒惰导致小俊成绩不理想 ④中学生改善心理状况只能依靠他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板书设计 原因 滋养心灵 途径 (1)良好的生命状态既需要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 丰富的精神 (2)拥有健康、和谐的内心世界,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 (3)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才能葆有积极的生活 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看到生命中更多的希望和光彩 (1)保持心理健康 ①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 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②磨炼意志,增强生命韧性 (2)不断丰富自己的 ①学知识、长见识、练胆识,提升自己 精神世界 的底气与能力 ②在生活实践中扩展生活阅历,提升人 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