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学习目标 1.结合实物和示意图,辨别岩石类型和特征。(综合思维)2.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理实践力)知识点一 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1.岩石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2.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岩浆岩 喷出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结构致密,比较坚硬 花岗岩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思考 请依据三大类岩石的名称,逆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答案 岩浆岩:上升、冷却、凝固——岩浆活动。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压实、固结——外力作用。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2024·四川西昌期中)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完成1~3题。1.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这些湖泊附近分布有大量的( )A.石灰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石英岩2.花岗岩、页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小顾同学在湖南张家界旅行中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能够保存该化石的岩石可能是(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答案 1.C 2.D 3.B解析 第1题,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熔岩流冷却凝固会形成大量的玄武岩,故C正确。第2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页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大理岩是石灰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D正确。第3题,古生物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四个选项中,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正确。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岩浆岩(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熔化、d冷却凝固。3.循环过程(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2)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岩石。(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①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进行判断。“三进一出”为岩浆;“一进三出”为岩浆岩;“二进二出”为变质岩或沉积岩。②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是内力作用。(2)判断岩石形成的顺序①岩浆岩:如果是侵入岩,则被侵入的岩石形成应早于侵入岩;如果是喷出岩,该喷出岩形成应晚于其下覆岩层。②沉积岩:按照沉积规律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如果有化石,则含有低级生物化石的岩石老。③变质岩:变质岩形成应晚于相邻的岩浆岩和沉积岩。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综合思维]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答案 岩石类型:变质岩。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地理实践力]指出图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答案 地理事物:甲。岩石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等。3.[综合思维]推测冠豸山未来的演变趋势。答案 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等过渡,最终消失变平。(2024·广东中山期中)“婚礼蛋糕岩”位于悉尼皇家国家公园,这块方正乳白色的砂岩因酷似婚礼时切的奶油蛋糕而得名。该岩石附近的悬崖上面可见蘑菇状、蜂窝状等各种形状的岩石。图1为“‘婚礼蛋糕岩’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3题。1.“婚礼蛋糕岩”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甲 B.丙C.丁 D.戊2.悬崖上的岩石呈蘑菇状、蜂窝状,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推测“婚礼蛋糕岩”的未来会( )A.溶洞广布 B.质地变硬C.崩塌陷落 D.球状风化答案 1.B 2.B 3.C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婚礼蛋糕岩”为砂岩,属于沉积岩。图2中己直接与火山相连,且有四个箭头指向己,故己应为岩浆;火山爆发后岩浆喷出地面,会形成喷出岩,故甲为喷出岩;乙代表岩浆侵入岩石圈,为侵入岩;戊在地面以上由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为沉积物;丙为沉积物压实固结形成的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故与“婚礼蛋糕岩”岩石类型相同的是丙。故选B。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2中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③为固结成岩作用;④为变质作用。悬崖上的岩石呈蘑菇状、蜂窝状,应是由波浪侵蚀形成的,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②(外力作用)。故选B。第3题,沉积岩裸露于地表,不易被压实变硬,易被风化、侵蚀,最终可能会崩塌陷落。溶洞为可溶性岩石受溶蚀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易出现球状风化。故选C。课时对点练 [分值:63分](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2024·甘肃酒泉阶段练习)下图1为某次火山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的场景。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读图,完成1~3题。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可能是( )A.玄武岩 B.大理岩C.石灰岩 D.花岗岩2.丁类岩石的形成,最终要经过的地质作用是( )A.冷却凝固 B.熔化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3.此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性状特点是( )A.有化石 B.有气孔C.有层理 D.有片理答案 1.A 2.D 3.B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甲由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形成,为喷出岩,因此可能为玄武岩,故选A。第2题,据所学知识可知,丁岩石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形成沉积岩的最终地质作用为固结成岩,D对。第3题,此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喷出岩,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多气孔,故选B。(2023·陕西宝鸡期末)广东省石根山风景区,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岩石,景色优美。调查发现,石根山风景区岩石多由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下面图1为“石根山风景区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材料中的“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可能是( )A.玄武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5.图2中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岩浆活动 B.②—变质作用C.③—外力作用 D.④—熔化6.材料中的“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和构造石根山风景区的主体岩石分别对应图2中的( )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答案 4.D 5.B 6.A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 “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可知,该致密岩石可能为花岗岩,D正确。第5题,①是岩石受外力作用变成沉积物的过程,与岩浆活动无关,A错误;②是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B正确;③是岩石的熔化,属于内力作用,C错误;④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D错误。第6题,据图可知,甲表示侵入岩,乙表示喷出岩,丙表示沉积岩,丁表示变质岩。结合上题分析,材料中 “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和构造石根山风景区的主体岩石分别对应侵入岩和变质岩,即分别对应甲和丁,A正确。(2024·湖南怀化期中)下面甲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7~9题。7.乙图中的岩石对应甲图中的( )A.E B.F C.H D.K8.甲图中H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岩浆9.甲图中的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熔化 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 D.冷却凝固答案 7.D 8.A 9.A解析 第7题,甲图中F来自地幔,应为岩浆;H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为岩浆岩;由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可知,K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乙图的岩石中含有化石,应为沉积岩,对应甲图中的K,D正确。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的H属于岩浆岩,故选A。第9题,据图可知,在①的作用下,变质岩(E)变为岩浆(F),因此①为熔化,A项正确。(选择题10~16题,每小题4分,共28分)(2024·江西九江期末)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其分布上百座有名有号的崮。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又称“方山”或“桌状山”,具有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图1为“岱崮地貌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0~11题。10.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甲 B.丙 C.丁 D.戊11.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10.B 11.B解析 第10题,由“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得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戊为沉积物、己为岩浆;材料“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选B。第11题,图中①是岩浆冷却凝固作用,②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变质作用。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是外力作用侵蚀的结果。选B。(2024·浙江杭州期末)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海洋环境下,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后来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灵璧石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灵璧石按成因所属岩石类型以及形成过程搭配正确的是( )A.甲—④ B.乙—③ C.丙—③ D.丁—②13.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⑤④③ D.⑤③④答案 12.A 13.D解析 第12题,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可知,乙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故乙为沉积岩;丁是岩石圈各岩石均可形成的,故判断为岩浆;丙由丁形成,判断为岩浆岩;故综合判断甲为变质岩。材料中的灵璧石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应为变质岩,故灵璧石对应的岩石类型为变质岩——甲;其是在海相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后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④符合其形成过程。故选A。第13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判断,①为熔化,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变质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据材料可知灵璧石的前身是海相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从图中来看,其过程应为⑤;后来发生了构造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出岩浆后冷却凝固,其过程对应③;而后沉积岩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灵璧石应属变质作用,应是④。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⑤③④,D正确。(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4~16题。14.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15.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16.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答案 14.D 15.A 16.D解析 第14题,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第1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布兰德山的山体海拔较高,四周的地势较低,主要是由于周围的岩层岩石坚硬程度较弱,易被侵蚀,而花岗岩为主的布兰德山岩石较为坚硬,不易被侵蚀,故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差异侵蚀,故A正确;溶蚀作用一般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区域,故B错误;图示区域内的河流较少,河流侵蚀作用弱,故C错误;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区域,地势越高,侵蚀越强,故D错误。答案选择A。第16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其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差别较大,故B错误;沉积岩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和________。(2分)(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 )(2分)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2分)(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2分)答案 (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③ ② (4)甲:花岗岩。乙:大理岩。解析 根据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熔化。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家庭装潢常使用花岗岩和大理岩,其中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共56张PPT)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节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时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结合实物和示意图,辨别岩石类型和特征。(综合思维)2.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理实践力)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识点一 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索引课时对点练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知识点一1.岩石分类:按照 ,岩石分为岩浆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2.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成因沉积岩 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岩 浆 岩 喷出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_____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________、流纹岩、安山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 ______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结构致密,比较坚硬 ________喷出玄武岩侵入花岗岩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_____________而成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_________、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压实、固结石灰岩高温高压思考 请依据三大类岩石的名称,逆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答案 岩浆岩:上升、冷却、凝固——岩浆活动。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压实、固结——外力作用。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作用。(2024·四川西昌期中)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完成1~3题。1.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这些湖泊附近分布有大量的A.石灰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石英岩√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熔岩流冷却凝固会形成大量的玄武岩,故C正确。(2024·四川西昌期中)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完成1~3题。2.花岗岩、页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页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大理岩是石灰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D正确。(2024·四川西昌期中)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完成1~3题。3.小顾同学在湖南张家界旅行中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能够保存该化石的岩石可能是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古生物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四个选项中,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正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二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岩浆岩(侵入岩、B )、C 、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a外力作用、b 、c熔化、d 。沉积岩喷出岩变质作用冷却凝固3.循环过程(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 回到地球内部。(2)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岩石。岩浆岩岩浆(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①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进行判断。“三进一出”为岩浆;“一进三出”为岩浆岩;“二进二出”为变质岩或沉积岩。②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是内力作用。(2)判断岩石形成的顺序①岩浆岩:如果是侵入岩,则被侵入的岩石形成应早于侵入岩;如果是喷出岩,该喷出岩形成应晚于其下覆岩层。②沉积岩:按照沉积规律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如果有化石,则含有低级生物化石的岩石老。③变质岩:变质岩形成应晚于相邻的岩浆岩和沉积岩。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综合思维]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答案 岩石类型:变质岩。常见的岩石:板岩、大理岩等。2.[地理实践力]指出图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答案 地理事物:甲。岩石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等。3.[综合思维]推测冠豸山未来的演变趋势。答案 山体垂直裂隙使石岭两侧的崖壁峭立,墙状山不断减薄分割,逐渐向石柱等过渡,最终消失变平。(2024·广东中山期中)“婚礼蛋糕岩”位于悉尼皇家国家公园,这块方正乳白色的砂岩因酷似婚礼时切的奶油蛋糕而得名。该岩石附近的悬崖上面可见蘑菇状、蜂窝状等各种形状的岩石。图1为“‘婚礼蛋糕岩’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3题。1.“婚礼蛋糕岩”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A.甲 B.丙C.丁 D.戊√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婚礼蛋糕岩”为砂岩,属于沉积岩。图2中己直接与火山相连,且有四个箭头指向己,故己应为岩浆;火山爆发后岩浆喷出地面,会形成喷出岩,故甲为喷出岩;乙代表岩浆侵入岩石圈,为侵入岩;戊在地面以上由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为沉积物;丙为沉积物压实固结形成的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故与“婚礼蛋糕岩”岩石类型相同的是丙。故选B。(2024·广东中山期中)“婚礼蛋糕岩”位于悉尼皇家国家公园,这块方正乳白色的砂岩因酷似婚礼时切的奶油蛋糕而得名。该岩石附近的悬崖上面可见蘑菇状、蜂窝状等各种形状的岩石。图1为“‘婚礼蛋糕岩’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3题。2.悬崖上的岩石呈蘑菇状、蜂窝状,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A.① B.②C.③ D.④√由上题分析可知,图2中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③为固结成岩作用;④为变质作用。悬崖上的岩石呈蘑菇状、蜂窝状,应是由波浪侵蚀形成的,对应图2中的地质作用②(外力作用)。故选B。(2024·广东中山期中)“婚礼蛋糕岩”位于悉尼皇家国家公园,这块方正乳白色的砂岩因酷似婚礼时切的奶油蛋糕而得名。该岩石附近的悬崖上面可见蘑菇状、蜂窝状等各种形状的岩石。图1为“‘婚礼蛋糕岩’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3题。3.推测“婚礼蛋糕岩”的未来会A.溶洞广布 B.质地变硬C.崩塌陷落 D.球状风化√沉积岩裸露于地表,不易被压实变硬,易被风化、侵蚀,最终可能会崩塌陷落。溶洞为可溶性岩石受溶蚀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易出现球状风化。故选C。课时对点练(2024·甘肃酒泉阶段练习)下图1为某次火山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的场景。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读图,完成1~3题。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可能是A.玄武岩 B.大理岩C.石灰岩 D.花岗岩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据图可知,甲由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形成,为喷出岩,因此可能为玄武岩,故选A。基础过关(2024·甘肃酒泉阶段练习)下图1为某次火山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的场景。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读图,完成1~3题。2.丁类岩石的形成,最终要经过的地质作用是A.冷却凝固 B.熔化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据所学知识可知,丁岩石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形成沉积岩的最终地质作用为固结成岩,D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此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喷出岩,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多气孔,故选B。(2024·甘肃酒泉阶段练习)下图1为某次火山强烈喷发,浓烟滚滚,伴随有闪电的场景。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岩石类型。读图,完成1~3题。3.此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性状特点是A.有化石 B.有气孔C.有层理 D.有片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3·陕西宝鸡期末)广东省石根山风景区,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岩石,景色优美。调查发现,石根山风景区岩石多由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下面图1为“石根山风景区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4.材料中的“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可能是A.玄武岩 B.大理岩C.石灰岩 D.花岗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根据材料 “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可知,该致密岩石可能为花岗岩,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5.图2中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岩浆活动 B.②—变质作用C.③—外力作用 D.④—熔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①是岩石受外力作用变成沉积物的过程,与岩浆活动无关,A错误;②是沉积岩通过变质作用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B正确;③是岩石的熔化,属于内力作用,C错误;④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的过程,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6.材料中的“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和构造石根山风景区的主体岩石分别对应图2中的A.甲、丁 B.甲、丙 C.乙、丙 D.乙、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据图可知,甲表示侵入岩,乙表示喷出岩,丙表示沉积岩,丁表示变质岩。结合上题分析,材料中 “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和构造石根山风景区的主体岩石分别对应侵入岩和变质岩,即分别对应甲和丁,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4·湖南怀化期中)下面甲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7~9题。7.乙图中的岩石对应甲图中的A.E B.F C.H D.K√甲图中F来自地幔,应为岩浆;H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为岩浆岩;由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可知,K为沉积岩,E为变质岩。乙图的岩石中含有化石,应为沉积岩,对应甲图中的K,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4·湖南怀化期中)下面甲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7~9题。8.甲图中H属于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岩浆√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的H属于岩浆岩,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基础过关(2024·湖南怀化期中)下面甲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③表示外力作用,乙图为“某博物馆陈列的岩石标本图”。读图,完成7~9题。9.甲图中的①表示的地质作用是A.熔化 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 D.冷却凝固√据图可知,在①的作用下,变质岩(E)变为岩浆(F),因此①为熔化,A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024·江西九江期末)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其分布上百座有名有号的崮。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又称“方山”或“桌状山”,具有山顶平坦开阔,四周峭壁陡立、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图1为“岱崮地貌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0~11题。能力提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0.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A.甲 B.丙C.丁 D.戊√能力提升由“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得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戊为沉积物、己为岩浆;材料“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区域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沉积岩。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1.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图中①是岩浆冷却凝固作用,②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变质作用。岱崮地貌具有顶平身陡,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形态特点,是外力作用侵蚀的结果。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浙江杭州期末)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海洋环境下,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后来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灵璧石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灵璧石按成因所属岩石类型以及形成过程搭配正确的是A.甲—④ B.乙—③C.丙—③ D.丁—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可知,乙是由沉积物形成的,故乙为沉积岩;丁是岩石圈各岩石均可形成的,故判断为岩浆;丙由丁形成,判断为岩浆岩;故综合判断甲为变质岩。材料中的灵璧石是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应为变质岩,故灵璧石对应的岩石类型为变质岩——甲;其是在海相沉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后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的,④符合其形成过程。故选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4·浙江杭州期末)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该地在震旦纪期间为一片浅海海滨,在海相沉积作用(海洋环境下,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的一系列沉积)下发育成各类岩石矿体。后来发生了燕山构造运动,伴有火山喷发活动,原有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现在的灵璧石。下图为“灵璧石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12~13题。13.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A.①②③ B.①③②C.⑤④③ D.⑤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判断,①为熔化,②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为变质作用,⑤为固结成岩作用。据材料可知灵璧石的前身是海相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从图中来看,其过程应为⑤;后来发生了构造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出岩浆后冷却凝固,其过程对应③;而后沉积岩在高温作用下形成灵璧石应属变质作用,应是④。形成灵璧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由先到后依次是⑤③④,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4~16题。14.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A.火山喷发B.沉积作用C.变质作用D.岩浆侵入√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类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喷出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4~16题。15.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A.差异侵蚀B.化学溶蚀C.河流侵蚀D.风力侵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由图中信息可知,布兰德山的山体海拔较高,四周的地势较低,主要是由于周围的岩层岩石坚硬程度较弱,易被侵蚀,而花岗岩为主的布兰德山岩石较为坚硬,不易被侵蚀,故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差异侵蚀,故A正确;溶蚀作用一般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区域,故B错误;图示区域内的河流较少,河流侵蚀作用弱,故C错误;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区域,地势越高,侵蚀越强,故D错误。答案选择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2022·江苏地理)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14~16题。16.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A.花岗岩区B.变质岩区C.沉积岩区D.接触变质岩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兰德山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区地势较低,距离布兰德山有一定距离,形成的年龄相近,但与布兰德山最接近的接触变质岩区紧靠布兰德山花岗岩体,其是在岩浆侵入时,高温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时间最为接近,故A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变质岩区的变质作用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差别较大,故B错误;沉积岩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和布兰德山花岗岩形成时间接近,故C错误。答案选择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1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填序号)(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岩浆岩变质岩√√③②答案 甲:花岗岩。乙:大理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根据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熔化。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家庭装潢常使用花岗岩和大理岩,其中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 1.结合实物和示意图,辨别岩石类型和特征。(综合思维)2.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理实践力)知识点一 岩石分类和形成过程1.岩石分类:按照________,岩石分为岩浆岩、________和变质岩三大类。2.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形成过程 突出特点 常见岩石 用途举例岩浆岩 喷出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______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构造 _______、流纹岩、安山岩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______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结构致密,比较坚硬 花岗岩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________而成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_______、页岩、砂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__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思考 请依据三大类岩石的名称,逆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四川西昌期中)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完成1~3题。1.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这些湖泊附近分布有大量的( )A.石灰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石英岩2.花岗岩、页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小顾同学在湖南张家界旅行中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能够保存该化石的岩石可能是(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岩浆岩(侵入岩、B______)、C______、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a外力作用、b____________、c熔化、d____________。3.循环过程(1)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熔化,又成为新的________回到地球内部。(2)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________,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其他岩石。(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①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进行判断。“三进一出”为岩浆;“一进三出”为岩浆岩;“二进二出”为变质岩或沉积岩。②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是内力作用。(2)判断岩石形成的顺序①岩浆岩:如果是侵入岩,则被侵入的岩石形成应早于侵入岩;如果是喷出岩,该喷出岩形成应晚于其下覆岩层。②沉积岩:按照沉积规律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如果有化石,则含有低级生物化石的岩石老。③变质岩:变质岩形成应晚于相邻的岩浆岩和沉积岩。丹霞地貌是砂砾岩地貌的一种,它的特征被描述为顶平、身陡、麓缓,并且呈现城堡状、方山状等多种形态的赤壁单崖,而墙状山也是其中独具魅力的一种景观。下面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为福建省冠豸山丹霞地貌景观图。1.[综合思维]说明图1中丙所属岩石类型及其常见的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实践力]指出图示地貌岩石是图1中的哪个地理事物?并简述该岩石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思维]推测冠豸山未来的演变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广东中山期中)“婚礼蛋糕岩”位于悉尼皇家国家公园,这块方正乳白色的砂岩因酷似婚礼时切的奶油蛋糕而得名。该岩石附近的悬崖上面可见蘑菇状、蜂窝状等各种形状的岩石。图1为“‘婚礼蛋糕岩’景观图”,图2为“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图中甲—己表示三大类岩石以及岩浆、沉积物)。据此完成1~3题。1.“婚礼蛋糕岩”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甲 B.丙C.丁 D.戊2.悬崖上的岩石呈蘑菇状、蜂窝状,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3.推测“婚礼蛋糕岩”的未来会( )A.溶洞广布 B.质地变硬C.崩塌陷落 D.球状风化课时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2024·西藏拉萨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夏季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图中甲处的河流地貌为( )A.三角洲 B.沙丘C.冲积扇 D.河漫滩2.若甲处的地貌面积扩大,需满足的条件是( )A.山前地质较稳定 B.山洪发生概率低C.山体岩性较坚硬 D.河流流域范围小3.图中聚落乙选址主要考虑( )A.建于山前避免滑坡威胁B.靠山建房屋避免暴雨侵袭C.建在平地利于地震逃生D.建在较高处减少洪水威胁(2023·内蒙古通辽阶段练习)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为( )A.河漫滩平原 B.山前冲积平原C.三角洲平原 D.侵蚀平原5.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4·广东汕头期末)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共同作用,下图示意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流的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完成6~7题。6.河漫滩多分布在(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中下游 ③河流凸岸 ④河流凹岸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图中甲、乙、丙、丁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最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023·山东枣庄期中)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于内流河。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2008~2012年洪水期地下水位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8~9题。8.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A.冰碛平原 B.三角洲C.洪积扇 D.风蚀洼地9.图中甲处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 )A.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B.沉积物厚度大,储量大C.降水丰富,补给充足D.农业活动少,耗水少(选择题10~16题,每小题4分,共28分)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10.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扩大 ②坡度逐渐减缓 ③向东南方向扩展 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024·山东烟台期中)河漫滩是河岸以泥沙沉积物为主的河流地貌类型。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平原地区河流的河漫滩位置与水位关系示意图”。不同时期河漫滩沉积物粒径大小不同,图中Ⅲ层沉积物粒径最大。据此完成12~13题。12.该河流的河漫滩沉积物特征主要反映了( )A.气候的冷暖干湿B.植被的不断演替C.其下游的泥沙运动D.河床形态的变化13.据此推断沉积物Ⅲ层所在时期,该地可能发生( )A.严重旱灾 B.极端低温C.特大洪水 D.河流改道(2024·云南丽江期中)华山北坡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河流冲积扇。经研究,华山山前存在多期冲积扇。下图为“华山北坡某山前冲积扇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4~16题。14.图中四个冲积扇中形成最晚的是( )A.a B.bC.c D.d15.华山山前断裂活动强烈时,断层部位沟谷中河流( )A.河谷变浅 B.河谷拓宽C.淤积减弱 D.河道变弯16.华山北坡多个时期冲积扇范围存在差异,与之关联性最小的是( )A.流量大小 B.断裂幅度C.植被多少 D.气温高低17.(2023·湖南岳阳月考)读“华北平原主要冲积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说出该区冲积扇的分布及景观特点。(6分)(2)分析该区冲积扇上多古城的原因。(6分)(3)近年来,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增长变缓,试分析原因。(6分)1.C 2.A 3.D [第1题,图中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C正确;三角洲主要位于河口地区,A错误;沙丘为风力堆积地貌,不是流水地貌,B错误;河漫滩位于河流中下游凸岸,D错误。第2题,甲处的地貌面积扩大,说明冲积扇在扩大,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增多,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山洪发生的概率较高,B错误;搬运的物质多,说明山体的岩性较疏松,容易被侵蚀,C错误;河流流域范围要广,流水汇集量要大,D错误;山前地质稳定,才能保证山前冲积扇稳定发育,A正确。第3题,聚落乙选址,建在较高处减少洪水威胁,D正确;建于山前易受到滑坡威胁,A错误;靠山建房屋易受暴雨侵袭,B错误;乙选址建在高处而非平地,C错误。]4.B 5.B [第4题,从P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地貌呈明显的扇状且分布在山脚下,是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的,属于冲积扇地貌, 多个冲积扇彼此联合形成山前冲积平原,故B正确 。第5题,读Q地放大图可知,甲地地势起伏较大,取水不便,A错;乙地等高线稀疏,为缓坡,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同时乙地相对河流海拔高,排水便利,无水患洪灾,B对;丙地位于河谷地区,容易汇聚径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水灾害,C错;丁地位于岛上,取水不便,D错。]6.C 7.A [第6题,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河流中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综合分析②③正确,故选C。第7题,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东岸为堆积岸,丙、丁位于堆积岸,流速慢,侵蚀作用弱,C、D错误。西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甲处位于西岸河流表层,流速最快,侵蚀最强,乙位于深处,流速慢,侵蚀相对弱,A正确,B错误。]8.C 9.A [第8题,该河流为内流河,据图可知,地下水水位由下往上逐渐抬升,说明该区域地势由下往上升高,且该区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属山前洪积扇。第9题,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的最顶端,为洪积扇扇顶,地势较高,扇顶沉积物颗粒较大,下渗强,因此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10.C 11.B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向东南方向扩展;从里海海平面的变化情况看,海平面1900~1978年呈波动下降趋势,所以三角洲坡度总体趋向陡峭;三角洲面积增速先快后慢。第11题,从里海海平面变化图可以看出,2000年里海海平面高度在1920~1940年海平面高度之间,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乙处。]12.A 13.C [第12题,平原地区河漫滩沉积物粒径大小主要受河流水量大小影响,而我国东部地区河流补给方式以大气降水为主,因此河流水量大小受气候变化的影响,A正确。第13题,由材料可知,Ⅲ层沉积物粒径最大,反映当时流水的搬运能力强,说明当时河流水量极大,极有可能出现特大洪水,C正确;严重旱灾和极端低温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沉积物粒径变小,A、B错误;河流改道使得当地沉积物减少甚至缺失,D错误。]14.D 15.C 16.D [第14题,华山北坡位于山前断裂当中的地壳下沉一侧,当断裂活动加剧时,地壳下沉。图中冲积扇d距离山前沟谷出口处最近且海拔高,应当是最近形成的冲积扇,即形成较晚,D正确。第15题,华山北坡位于山前断裂当中的地壳下沉一侧,当断裂活动加剧时,地壳下沉,河谷加深,A错误;河谷拓宽、河道变弯的主要作用为侧蚀,而非地壳运动,B、D错误;山前河流以下蚀为主,淤积变化要考虑植被的变化、下垫面的变化以及落差的变化,山前断裂活动加剧,落差加大,流速加快,搬运能力增强,淤积减弱,C正确。故选C。第16题,冲积扇的范围取决于山前洪流的搬运能力的大小和堆积物的多少。搬运能力强,挟带的物质能够到达的地点就更远;堆积物多,冲积扇规模更大。影响搬运能力和堆积物多少的主要因素有流量的大小(流量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断裂幅度(断裂幅度会影响落差,落差越大,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植被(植被的多少影响河流中搬运物质的多少),与之关联性最小的是气温的高低。故选D。]17.(1)分布: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河流出山口。特点:冲积扇外形似张开的折扇;自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粒径由粗到细。(2)靠近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古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气候条件优越。(3)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流水侵蚀能力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流中上游水库增多,拦截泥沙增多,入海泥沙减少;受气候变化和人类用水的影响,河流水量减少,搬运泥沙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学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教案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件(共56张ppt)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pptx 第二章 第三节 练习2 冲积平原的形成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