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节 微专题6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教案 学案三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章 第二节 微专题6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件 教案 学案三份打包)

资源简介

微专题6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常见垂直自然带谱
2.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垂直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某山地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3.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4.通过同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垂直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利用垂直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地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地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自然地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6.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背风坡则相反。)
7.根据不同山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地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地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故背风坡的自然地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高)。如下图所示:
(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山体自然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与该山体南麓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落叶阔叶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①为地中海气候,②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温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图可知,该山体南麓的自然地带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第2题,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越来越差,热量带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故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随之逐渐降低,C正确。
(2024·江苏无锡期末)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丙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中纬度
4.甲、乙、丙三地由北到南位置排列正确的是(  )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5.三地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降水差异 D.海拔高度
答案 3.B 4.D 5.A
解析 第3题,同一自然地带阳坡的海拔高于阴坡,丙地同一自然地带分布海拔南坡高于北坡,所以南坡为阳坡,位于北半球。丙地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所以地处温带,位于中纬度,故选B。第4题,根据上题可知丙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同理可知甲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乙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所以由北到南依次是乙丙甲,故选D。第5题,针叶林一般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温度对其分布影响较大,三地所在的纬度不同,温度不同,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A正确。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水分对不同纬度针叶林分布的高度影响较小,干旱地区针叶林分布的高度受水分影响,B、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三地海拔,D错误。
(2023·江苏南京月考)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图中数字为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坡向及自然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
A.A坡为南坡,⑤为高寒荒漠带
B.A坡为北坡,⑥为高山草甸草原带
C.B坡为南坡,②为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D.B坡为北坡,④为高山灌木林带
7.自然地带⑦在A坡下限更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高差 B.温度 C.海拔 D.降水
答案 6.C 7.D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此山地海拔超过8 000米,最有可能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水热状况较北坡好,自然地带数量多于北坡,故A坡为北坡,B坡为南坡,结合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可知,A坡⑤位于4 000~5 000米间,为高山草甸草原带,⑥为高寒荒漠带,B坡②为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④为高山灌木林带。综上所述,C正确。第7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⑦为积雪冰川带,⑦在A坡下限更高,是因为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D正确。
(2024·青海格尔木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山地是(  )
A.贺兰山 B.天山 C.祁连山 D.太行山
9.该山地西坡没有出现③植被的原因是(  )
A.气温年较差大 B.光照充足
C.降水较少 D.气温较高
10.该山地东坡基带是灰钙土,其特点及主要成因是(  )
A.风化作用强,成土母质厚,肥力高
B.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肥力高
C.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肥力低
D.植被覆盖率低,枯枝落叶少,肥力低
答案 8.A 9.C 10.D
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该山海拔略高于3 500米,其西坡基带植被为荒漠,东坡基带植被为荒漠草原,可知该地区气候较干旱,最符合该特征的山地应为接近南北走向的贺兰山,A正确;天山为东西走向,而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这两座山地基带应在南北方向差异大,且两座山海拔都较高,B、C错误;太行山虽然也为南北走向,但其两侧都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多,基带不会出现荒漠带,D错误。第9题,③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形成该植被需要具备温带的温度特点和年降水量400 mm以上的条件,由于该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能够在③处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可满足落叶阔叶林的生长;而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不能满足该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故C正确。第10题,贺兰山东坡基带为荒漠草原带,植被覆盖率较低,枯枝落叶少,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少,同时存在较弱的季节性淋溶现象,形成一定的钙质积累,故形成灰钙土,D正确。(共27张PPT)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微专题6
1.常见垂直自然带谱
2.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垂直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某山地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3.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4.通过同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垂直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利用垂直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地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地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自然地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6.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背风坡则相反。)
7.根据不同山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地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地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故背风坡的自然地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高)。如下图所示:
(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山体自然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与该山体南麓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①为地中海气候,②为热带雨林气候,③为温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图可知,该山体南麓的自然地带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
(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山体自然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与该山体南麓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落叶阔叶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越来越差,热量带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故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随之逐渐降低,C正确。
(2024·江苏无锡期末)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丙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中纬度

同一自然地带阳坡的海拔高于阴坡,丙地同一自然地带分布海拔南坡高于北坡,所以南坡为阳坡,位于北半球。丙地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所以地处温带,位于中纬度,故选B。
(2024·江苏无锡期末)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4.甲、乙、丙三地由北到南位置排列正确的是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根据上题可知丙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同理可知甲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乙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所以由北到南依次是乙丙甲,故选D。
(2024·江苏无锡期末)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5.三地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降水差异
D.海拔高度

针叶林一般分布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温度对其分布影响较大,三地所在的纬度不同,温度不同,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A正确。
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水分对不同纬度针叶林分布的高度影响较小,干旱地区针叶林分布的高度受水分影响,B、C错误。
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判断三地海拔,D错误。
(2023·江苏南京月考)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图中数字为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坡向及自然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A坡为南坡,⑤为高寒荒漠带
B.A坡为北坡,⑥为高山草甸草原带
C.B坡为南坡,②为高山针阔叶混交
林带
D.B坡为北坡,④为高山灌木林带

读图可知,此山地海拔超过8 000米,最有可能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水热状况较北坡好,自然地带数量多于北坡,故A坡为北坡,B坡为南坡,结合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可知,A坡⑤位于4 000~5 000米间,为高山草甸草原带,⑥为高寒荒漠带,B坡②为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④为高山灌木林带。综上所述,C正确。
(2023·江苏南京月考)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图中数字为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完成6~7题。
7.自然地带⑦在A坡下限更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高差
B.温度
C.海拔
D.降水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⑦为积雪冰川带,⑦在A坡下限更高,是因为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D正确。
(2024·青海格尔木质检)右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山地是
A.贺兰山 B.天山
C.祁连山 D.太行山

据图可知,该山海拔略高于3 500米,其西坡基带植被为荒漠,东坡基带植被为荒漠草原,可知该地区气候较干旱,最符合该特征的山地应为接近南北走向的贺兰山,A正确;
天山为东西走向,而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这两座山地基带应在南北方向差异大,且两座山海拔都较高,B、C错误;
太行山虽然也为南北走向,但其两侧都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多,基带不会出现荒漠带,D错误。
(2024·青海格尔木质检)右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9.该山地西坡没有出现③植被的原因是
A.气温年较差大 B.光照充足
C.降水较少 D.气温较高

③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形成该植被需要具备温带的温度特点和年降水量400 mm以上的条件,由于该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能够在③处形成一定的地形雨,可满足落叶阔叶林的生长;而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不能满足该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故C正确。
(2024·青海格尔木质检)右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10.该山地东坡基带是灰钙土,其特点及主要成因是
A.风化作用强,成土母质厚,肥力高
B.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肥力高
C.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肥力低
D.植被覆盖率低,枯枝落叶少,肥力低

贺兰山东坡基带为荒漠草原带,植被覆盖率较低,枯枝落叶少,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少,同时存在较弱的季节性淋溶现象,形成一定的钙质积累,故形成灰钙土,D正确。微专题6 山地垂直带谱图的判读
1.常见垂直自然带谱
2.通过垂直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垂直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某山地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3.通过垂直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情况下,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4.通过同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垂直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5.利用垂直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地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地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自然地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6.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因此雪线低;背风坡则相反。)
7.根据不同山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地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地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故背风坡的自然地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高)。如下图所示:
(2024·山东日照开学考试)下图为“某山体自然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选项中,与该山体南麓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落叶阔叶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2024·江苏无锡期末)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丙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中纬度
4.甲、乙、丙三地由北到南位置排列正确的是(  )
A.丙甲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乙丙甲
5.三地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原因主要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降水差异 D.海拔高度
(2023·江苏南京月考)读“我国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图中数字为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坡向及自然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
A.A坡为南坡,⑤为高寒荒漠带
B.A坡为北坡,⑥为高山草甸草原带
C.B坡为南坡,②为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
D.B坡为北坡,④为高山灌木林带
7.自然地带⑦在A坡下限更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高差 B.温度 C.海拔 D.降水
(2024·青海格尔木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山地是(  )
A.贺兰山 B.天山
C.祁连山 D.太行山
9.该山地西坡没有出现③植被的原因是(  )
A.气温年较差大 B.光照充足
C.降水较少 D.气温较高
10.该山地东坡基带是灰钙土,其特点及主要成因是(  )
A.风化作用强,成土母质厚,肥力高
B.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肥力高
C.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肥力低
D.植被覆盖率低,枯枝落叶少,肥力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