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义务教务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美术 七年级 第一学期 人美版 第四单元《艺术校园》单元概述 第四单元《艺术校园》分为校园寻美、校园创美、校园展美三个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艺术元素中的标识、海报、邀请函、宣传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学会如何将艺术融入校园生活,使校园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在本单元,我们首先要从校园中寻找具有学校特质的建筑、色调等元素,设计出 独具特色的艺术节标识,再围绕艺术节标识设计宣传海报、邀请函和艺术节的周边文创产品。最后,同学们要根据校园的空间和环境进行艺术节的宣传布置,营造艺术节 活动氛围,让校园里处处绽放艺术的光芒!大 观 念 艺术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美化了我们的学习环境,更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艺术的融入,校园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自我,展现个性。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的现代公民。素养目标 1. 审美感知: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校园环境艺术,得以培养对校园文化的感知能力,能够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辨识校园美的元素,从而提升对校园环境的审美敏感度。 2.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理解标识是经过归纳和提炼的象征性符号。他们认识到海报和邀请函作为视觉沟通媒介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此外,学生还能掌握设计宣传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领悟艺术节宣传品设计不仅传递了艺术节的主题信息、营造了艺术氛围,而且能够反映校园的文化理念。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校园为背景,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艺术的魅力。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旨在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第一部分“校园寻美”着重于校园艺术节的标识设计学习。教材通过图片、文字描述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校园中的艺术,激发他们对校园艺术的感知和欣赏。 第二部分“校园创美”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艺术节海报以及邀请函的设计与制作能力。教材提供了一系列创意活动,如设计校园标识、创作海报、绘制邀请函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还能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第三部分“校园展美”则着重于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体现方式,设计形式新颖的艺术节标识、海报、邀请函、手举牌、挂旗、文创产品等。理解艺术节的宣传品设计不仅能够传递艺术节的主题信息、营造艺术节氛围,还能体现校园文化理念。学情分析: 学生对校园中的艺术元素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可能更容易被直观、鲜明的艺术形式所吸引,而对抽象或含蓄的艺术作品理解不够。在艺术创作方面可能缺乏技巧和方法。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模仿,而不是独立创作,需要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实践来提升创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能了解标识、海报、邀请函等的功能、构成要素及特点。 能运用讨论、比较等方法对美术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掌握标识、海报、邀请函等设计作品的创作方法。 2.能理解标识是经过归纳、提炼的象征符号。能理解海报、邀请函是一种便利、有效的视觉沟通媒介。 能了解设计宣传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1.能设计形式新颖的艺术节标识、海报、邀请函、手举牌、 挂旗、文创产品等。 2.同时能理解艺术节的宣传品设计不仅能够传递艺术节的主题信息、营造艺术节氛围,还能体现校园文化理念。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单元情境创设: 校园艺术节,你参加过吗?进入中学是否有机会参与呢?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以往的艺术节视频小片段,一起来感受一下吧!绘画展、合唱节、舞蹈节、体育节,这些主题性宣传周,都是校园文化艺术节当中的一部分。让我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想象一下,你期待的艺术节是什么样的? (5-12页可根据课时 时间设定删除不要) 播放校园活动的视频,请学生说说看到了视频中的哪些场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每一年,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很多活动,如艺术节、绘画展、科技节、读书节等等。它们是一次欢乐的盛会,展示自己的舞台。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布置教室,使之成为一个小型的“艺术展览馆”,展示学生过往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手工艺品等。通过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本单元学习的热情。) 艺术节是展示同学们思想、情感和创造能力的舞台,想要办好艺术节,校园艺术元素的提取和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该如何将艺术节主题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并进行艺术节设计呢?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如何将艺术融入校园生活,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第一课《校园寻美》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即将开幕,艺术节是同学们展现自己的风采的高光时刻,同学们努力拼搏的青春是校园生活最美的风景线,展现着校园独特的美。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哪些地方存在艺术元素,激发学生对校园艺术的观察和思考。例如:“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艺术之美?”,“你们认为校园中的哪些设计或装饰最能吸引你们的注意力?”“请说一说这是在举办一场什么活动,你从哪儿知道的?”(温馨提示: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学校历年来的艺术节有关的资料,包括校园艺术节主题、校园标志性建筑、校园艺术活动等有关的文字、图片。)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用绚丽的色彩笔描绘美好的校园时光,用艺术元素装饰校园。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开启校园中的艺术宝藏! 讲授新知: 1、什么是标志? 艺术节标识是校园艺术节重要的视觉形象符号,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标识可以运用在艺术节活动的各个方面。 标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和一定内涵的视觉符号。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城市、企业、商品、团体、活动、机构等类型的标志,另个是交通、场馆、产品使用、质量、操作等类型的公共标志。 提问:你还见过哪些标识呢? 北京奥运会标识、北京大学标识,以及生活中的麦当劳、星巴克。 一个好的标识不仅应该具备信息传递功能,还应具有艺术美感。有色彩、有文字、有图案。 2、如何设计艺术节标识 那么如何设计出蕴含校园文化特质和艺术节主题的标识呢? 我们在设计校园艺术节标识时要先了解标识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再根据需求提取对应的元素进行设计。 (1)标识的特征 以清华大学校庆标识为例: 为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10 周年,清华大学设计了校庆标识。标识以阿拉伯数字“110”与清华大学校徽的组合为主体图形,并辅以阿拉伯数字“1911—2021”。校庆标识围绕校庆主题—“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从传承和创新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想一想,设计师是如何运用图形和色彩来设计标识、传递校庆主题的呢? (2)标识的构成要素 任务一:结合案例,思考标识中图形设计的灵感来源。 认真观察清华大学建校 110 周年校庆活动的标识,你能发现它每一部分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吗?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校园文化? 清华大学建校 110 周年校庆活动标识创意源于同心渐进的方圆几何图形。 同心圆寓意水之涟漪、木之年轮,生动呈现水 木清华的特色。三圈同心圆中嵌入校徽图案,增加 了标识的识别性与独特性。 开放式的同心方设计,线条简约、大气。一道道直线犹如翻开的书页,寓意着对知识的不断探索。 任务二:结合案例,思考标识中文字设计的灵感来源。 标识以数字“110”为基本形态。数字“0”是一圈一圈环绕,将校徽包裹其中。两个“1”由 11 根线条构成,从细到粗渐变,从低到高上升,清晰阐释即将到来的110周年。 任务三:结合案例,思考艺术节标识中的色彩提取方式。 清华大学的校花是紫荆花和白丁香,代表色为紫色和白色。你能发现它们与校庆标识的色彩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吗? 解析:作为清政府用美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从建校之初所秉承的理念就是“中西合璧”。 红色,代表中国,象征中华文化;蓝色,代表海洋,象征西方文明。红色与蓝色调和成紫色。象征中西合璧,紫色是清华的标志色。 3、搜集资料,设计艺术节标识。 一件标识作品往往蕴含了特殊的意义,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或者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体现出学校或者活动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 如何构思、设计体现校园特质和艺术节主题的标识? 同学们可以从调研和采风开始,搜集与校园艺术节有关的资料,包括与校园艺术节主题、校园标志性建筑、校园艺术活动等有关的文字、图片,为下一步设计标识寻找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 思考:哪些元素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质,适合在校园艺术节标识中使用? 可以从运动元素、音乐元素、绘画元素、建筑元素、动物元素等等入手,进行创意的整合与提炼。 尝试像设计师一样设计校园艺术节的标识,并说一说你的设计思路。 第一步:设计草图 第二步:绘制正稿 第三步:标识说明 接下来,我们将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负责从上述元素中挑选几个,结合校园艺术节的特定主题,共同设计一款标识。课堂作业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 明确主题:首先,明确你们组想要表达的艺术节主题,比如“青春旋律”、“梦想舞台”或“创意无限”等,这将作为你们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2. 元素融合:选取的元素应相互协调,能够共同构建出一个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富含校园文化特色的整体形象。比如,可以将校园标志性建筑的轮廓与音乐符号相结合,或者用运动姿态的剪影搭配绘画的笔触等。 3. 色彩搭配:色彩是标识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你们可以借鉴学校的主色调,或者根据艺术节的主题色进行搭配。比如,若艺术节主题为“活力四射”,则可选择鲜明、活泼的色彩组合;若主题为“静谧之美”,则可采用柔和、淡雅的色调。 4. 创意表达:在设计中,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表现手法。可以是抽象的符号组合,也可以是具象的场景描绘,关键是要能够准确传达出艺术节的精神内核。课堂展评完成设计后,各组需派代表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包括设计理念、元素选择、色彩搭配及创意亮点等。其他同学可积极提问并给出建设性的反馈。通过互评环节,大家不仅可以相互学习,还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水平。 最后,教师将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标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简洁性、识别性、艺术性及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度等。同时,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课后探索实践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校园中的一个区域,让他们在该区域内寻找并记录下他们认为具有艺术价值的元素。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份报告,介绍他们发现的艺术元素,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创意讨论:在小组报告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并讨论这些艺术元素如何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以及它们对校园氛围的影响。 艺术创作:在了解了校园中的艺术元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活动。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本校即将开展的校园艺术节的标识,将他们所观察到的艺术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并进行有奖征稿,设计稿件选上的作品,可以设置一个展板进行校园展览,将最终定稿由于本次艺术节活动中。课堂小结一个优秀的标识作品,不仅能够准确传达活动的主题和精神内核,还能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因此,我们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你们能继续关注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用自己的创意和才华,为校园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创意之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更多的场合看到同学们设计的精彩作品,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课前反思本次课程成功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标识设计的原理与技巧,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设计标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有效避免了纯理论讲解的枯燥,也避免了盲目实践的无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标识设计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跳出常规思维,大胆尝试不同的元素组合和色彩搭配,这可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