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一随堂测试(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一随堂测试(含解析)

资源简介

3.1伟大的改革开放——高一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步入21世纪,中国越来越开放,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广州、厦门等经济特区是我国首先开放的试验性地区
C.对外开放经历了从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再到内地的过程
D.天津是中国近代最早一批通商口岸,也是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
2.小波同学准备用手机拍摄一部反映“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微视频。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
①外景: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小平您好”的红色横幅
②内景:村民聚集在村委会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盛况
③近景:坐在炕头上的村民老王听说国家取消农业税后笑得合不拢嘴
④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强大动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启示我们( )
①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②开放必然带来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
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勇于和过去划清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可见,这次会议( )
①彻底否定了三大改造以来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政策措施
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③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推动我国实现了从闭关锁国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社会主义制度能否确立的关键抉择
②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诸多伟大创造
③是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
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某校高一(1)班学生开展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主题图片展,下列能体现我国推进改革创新的图片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②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⑤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⑤-①
C.③-④-⑤-②-① D.③-①-②-④-⑤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科学发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小岗破冰,深圳兴涛,海南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46年弹指一挥间,华夏神州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沧海桑田,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④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为其他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②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③使我国实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197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元,2023年1-9月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9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3%。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资料凭票供应、紧缺匮乏,而今天的商品供给极大丰富,品质化消费、升级型消费已成常态,人们享受着财富增长带来的物质生活丰饶和社会祥和。可见,改革开放( )
①极大改善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面貌
②不断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砥砺前行
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及时否定计划经济的凭票供应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砥砺奋进,45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下列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②中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③农村改革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13.下图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高举旗帜”,其以深圳垦荒牛雕塑、“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票样、小岗村大包干雕塑为主图,以麦田、港口、建筑和塔吊等为背景,辅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字。该纪念邮票反映了(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铸就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
③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述事件( )
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C.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D.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15.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某同学经过学习,不仅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了深刻认识,而且对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作出了简短概括,请你根据时间节点作出排序( )
①乡土星火,农村改革先突破
②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
③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
④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二、材料分析题
16.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家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已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防止返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成为“后扶贫时代‘反贫困的’头号任务”。
请问改革开放有何重要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2022年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会上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现在进口对工业的综合影响度超过70%,我们连续十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而且连续五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中国这40多年,从来都是在改革中前进.开放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40多年了,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人民,也有利于世界.这是个机遇的大门.我们决不会也决不能把它关上。”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中国决不会也决不能关上对外开放的大门”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已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符合题意。B:我国首先开放的试验性地区中没有广州,B错误。C:对外开放经历了从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到内地的过程,C错误。D:厦门是中国近代最早一批通商口岸,也是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D错误。故本题选A。
2.答案:B
解析: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村委会门口悬挂“小平您好”的红色横幅是符合时间要求的,①符合题意。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九大是2017年,②不符合题意。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取消农业税是2006年,③不符合题意。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是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是在1978年,④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强大动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难题”,这启示我们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①符合题意。“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符合题意。②中“开放必然带来进步”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过去的不一定都是错误的,④中“和过去划清界限”说法错误。
4.答案: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没有否定三大改造以来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的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①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③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战略,而非全面开放,④说法错误。
5.答案:D
解析:①错误,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是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诸多伟大创造。④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故选D。
6.答案:A
解析:①③: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材料设问指向对内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①③均是我国对内改革的重要事件故,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加入WTO和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均属于对外开放的事件,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
7.答案:D
解析: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③排第一。
①: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①排第二。
②: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②排第三。
④: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④排第四。
⑤: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⑤排第五。
故本题正确的排序是③→①→②→④→⑤。
故本题选D。
8.答案:A
解析:①正确,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错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错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正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1:材料没有体现改革开放为其他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故1不符合题意。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而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这体现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故2符合题意。
3:使我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而不是实现了,故3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11.答案:B
解析: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以及物质生活改善情况、社会祥和,体现改革开放极大改善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面貌,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①③符合题意。“不断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砥砺前行”的表述缺乏材料信息支撑,②排除。“否定计划经济的凭票供应模式”说法不妥,那是在特定物质匮乏情况下的选择,④排除。
12.答案:D
解析:③排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责任制得以推行;①排第二,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排第三,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④排第四,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2013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13.答案:C
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①错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③错误。
14.答案:B
解析:A.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符合题意,据教材知识可知,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错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D.错误,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故选:B。
15.答案:D
解析:④:l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民心思变,邓公顺应时势开国门,故④排第一。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即乡土星火,农村改革先突破,故①排第二。③: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即特区先行,南下深圳开窗口,故③排第三。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即治理整顿,南方谈话春风再出发,故②排第四。故本题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③-②。故本题选D。
16.答案: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解析:本题为简答题,依据课本内容作答,详解略。
17.答案:①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②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④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的时代潮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