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上第二章一、单选题1.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 )A.好看点 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 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2.下列动物中有颈的是( )A.鲫鱼 B.蝗虫 C.青蛙 D.蜥蜴3.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4.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B.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是与呼吸功能相适应的C.小肠内有大量的肠腺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D.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是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5.猪笼草是一种常绿植物,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将猪笼草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A.能繁殖后代 B.能对刺激作出反应C.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遗传和变异6.如图所示为同学们常见的几种动物,下列关于这些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体内是否具有脊柱,将甲和丙分成一类B.乙只用肺进行呼吸C.丙被称为环节动物,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D.丁用鳃呼吸,用鳍游泳7.生物种类繁多,需要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单位B.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C.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D.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分类8.小明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小明同学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①④B.可以直接使用③号镜头以尽快找到观察目标C.欲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气泡移出视野,小明同学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D.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小明同学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9.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10.下列现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是( )A.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11.在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D.“适者生存”的生物,将永远都能适应环境12.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D.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13.下列对生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一切生物都具有繁殖的特征C.运动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最主要特征之一D.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1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物镜25×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15.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完毕会用抹布拭擦物镜镜面B.用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机C.先使用低倍镜,后使用高倍镜D.光线太暗可调大光圈二、填空题16.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 最敏感, 有保护作用。蜗牛的运动器官是 。(2)我知道蜗牛有视觉、 、 、 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 。17.每到春天,走在街头要小心如图所示的这种“黑珍珠”,它其实是香樟树的果实,它给民众的出行带来很多困扰。(1)香樟树属于 (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2)香樟树果实水分充足,被人踩碎后容易“爆浆”,致使行人往后摔倒,往后摔倒是由于行人具有惯性, (填“上身”或“脚”)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18.如图是植物的种子、叶、茎、根、花的形态结构图,(1) 表示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理由: ;(2) 表示单子叶植物的叶;(3) 表示双子叶植物的花;(4) 表示单子叶植物的根系。(括号内均填写字母编号)三、实验探究题19.以下是显微镜操作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一些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若将甲图转换成乙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 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 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2)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实验”时,丙、丁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了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如图丙、丁所示。 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不好,其原因是 操作不当引起的。20.小丁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丁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发现细胞整体在视野的左下方,而且视野比较暗,接下来小丁将如何操作 。(2)小丁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她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呢?请你帮她回答: 。(3)小丁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经常发现视野中会有“污物”出现。该同学为了能正确快速判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画出了如下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请你在下图1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将该思维导图中②处应填 。(4)该同学在用某光学显微镜观察猪血涂片时,发现该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只有如下图2所示的 4个镜头。为了能够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下图2中的镜头A和镜头 进行观察。21.为保护海洋资源,2023年我省规定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休渔期结束后,一大波温州人爱吃的海鲜在开禁后又可以爬上餐桌。(1)小联绘制了乌贼、梭子蟹、小黄鱼、鲳鱼四种动物的分类检索表,如表所示。你认为在甲乙丙丁中,丙代表哪种生物: 。(2)同学们就“设立休渔期的目的”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A.有效恢复渔业资源B.优化海洋生态环境C.促进渔民转行就业,增加鱼群数量D.留出足够的时间,满足鱼类繁衍生息(3)即使在休渔期,人们的餐桌上也时常能看见海鲜,这得益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养殖业遭受重大打击。铬为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较大影响。小联为探究铬污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将表中两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探究不同浓度的铬污水对小黄鱼存活的影响”实验方案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大小相似、活力良好的同种小黄鱼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步骤二 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无污染海水,在容器B、C、D中添加① 的铬污水。将四组小黄鱼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容器中。 设置改变的量步骤三 将容器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合理喂养。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步骤五 比较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四、解答题22.下面是玉米、玫瑰、桃三种植物的等级分类图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玉米 …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目 禾本科 玉米属 …玫瑰 …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蔷薇科 蔷薇属 …桃 …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蔷薇科 桃属 …(1)桃香甜可口,平时人们食用的是桃这种果实中的哪一个部分? (2)图表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哪两种植物? 并说明理由: 23.学校组织开展了制作“水滴显微镜”的项目,小科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的水滴显微镜如图甲所示。可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1)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2)通过“水滴显微镜”观察到图丙中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2个视野,显示标本在视野右下方,要把图①移到图②的位置,应将玻片标本往 方向移动。(3)使用水滴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 A.安放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 C.放置标本 D.转动平面镜(4)表格是水滴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其中操作与目的相符是 。(5)某兴趣小组用纸杯代替玻璃杯,结果未能观察到物像,请你帮他解释一下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C6.【答案】B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A16.【答案】(1)触角;壳;足(2)嗅觉;触觉;味觉;听觉17.【答案】(1)被子植物(2)上身18.【答案】(1)F;有两片子叶(2)G(3)G(4)D19.【答案】(1)D(2)丙;盖盖玻片20.【答案】(1)向右上方移动玻片并增大光圈(2)逆时针(3)在目镜上(4)D21.【答案】(1)乌贼(2)A;B;C(3)等量;小黄鱼的生长变化情况22.【答案】(1)果皮(2)玫瑰和桃;分类等级更低,共同特征更多23.【答案】(1)②(2)右下(3)ADCB(4)BD(5)纸杯的底部不透明,挡住了光线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