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单元检测(含答案,120分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单元检测(含答案,120分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新浙江版 七上科学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单元检测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40分)
1. (2分)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 (2分)草履虫、蚯蚓、海葵、乌贼、血吸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他们分别属于( )
A.节肢动物 环节动物 原生动物 棘皮动物 扁形动物
B.原生动物 棘皮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C.腔肠动物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扁形动物 原生动物
D.原生动物 环节动物 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扁形动物
3. (2分)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下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   )
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 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身体前方正中间
C.对光时,光线过暗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像更清晰
4. (2分)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深受大家青睐,其原型是中国国宝大熊猫。下列有关大熊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胎生哺乳 B.牙齿无分化 C.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D.体温不恒定
5. (2分)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说明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6. (2分)樟树的茎能够直立,与植物细胞中起支持作用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壁
7. (2分)马尾松的叶细长呈针状,有由雌球花发育成的“球果”(如图),由此判断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 (2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9. (2分)如图是部分豆目植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合欢和紫檀 B.紫檀和绿豆 C.绿豆和菜豆 D.菜豆和合欢
10.(2分)凉山州有一种野菜叫蕨菜,是一种蕨类植物,具有“山菜之王”的美称。下列对其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B.具有运输物质的通道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
11.(2分)金鱼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在水下开花,雄花成熟后,花药能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受精后发育成果实。金鱼藻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2.(2分)显微镜的使用是初中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图中甲为显微镜结构图,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乙中的⑥表示气泡
B.若观察的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中的④
C.若将图乙中的⑤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向下方移动装片
D.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③
13.(2分) 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该主题纪念日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外来物种入侵,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14.(2分)水绵、葫芦藓、贯众、马尾松依次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关于它们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绵由许多结构相同的正方形细胞连接而成 B.葫芦藓植株较高,有根、茎、叶
C.贯众的叶有许多小叶,茎很短,用孢子繁殖 D.马尾松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15.(2分)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6.(2分)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充分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举措。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的多样性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丰富资源时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 D.体现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17.(2分)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张强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他想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18.(2分) 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开幕。来自湖北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林中精灵”金丝猴、“人间仙物”麋鹿等吸引了世界目光。下列保护这些动物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颁布保护性法律法规 C.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19.(2分)用显微镜观察经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的原因
A 视野中没有细胞 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
B 视野中无光斑 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C 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 细胞数量太多
D 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
20.(2分)某同学在野外观察到五种动物P、Q、R、S和T,并设计如表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1a 身体内无脊椎骨 2
1b 身体内有脊椎骨 3
2a 水生 P
2b 陆生 Q
3a 皮肤裸露 R
3b 皮肤不裸露 4
4a 用鳃呼吸 S
4b 用肺呼吸 T
A.动物S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动物体
B.动物T体内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C.动物P可能是鲫鱼,动物R可能是青蛙
D.动物P与Q的亲缘关系比P与R的近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34分)
21.(6分)一项研究显示了喃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利用如下表,回答问题:
害其生存的因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种入侵 其它原因
对哺乳动物的危害程度 31% 32% 17% 20%
对鸟类的危害程度 20% 60% 12% 8%
(1)由该研究来看,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和    。
(2)由此可得出结论,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22.(2分)有袋类哺乳动物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随着其它大陆上更高等的哺乳动物的崛起,有袋类由于母体子宫内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而使胎儿早产,需在母体的育儿袋里完成后期发育,使其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有袋类的胚胎发育方式为    。
23.(4分)如图,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
(1)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具有但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选填乙图中字母)
(2)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应调节   ,直到物像清晰为止。(选填丙图中的数字)
24.(4分)图为扬子鳄、鲫鱼、青蛙、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
(1)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   呼吸,用鳍游泳。
(2)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 B.青蛙、扬子鳄、鲫鱼、大熊猫
C.青蛙、鲫鱼、扬子鳄、大熊猫 D.鲫鱼、扬子鳄、青蛙、大熊猫
25.(4分)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2)要观察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填编号)。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26.(10分)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是    (填字母);
(2)植物进化过程中,最初出现根、茎、叶并具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是图中    ;
(3)油松的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它属于    植物;
(4)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    ;
(5)图中的葫芦藓、肾蕨等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    繁殖后代。
27. (4分)朱利叶斯因感知温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材料一:在一段时间内,科学家们猜测,神经细胞对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很可能依赖于细胞的某种离子通道受体,它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
材料二:朱利叶斯以辣椒为切入点,于1997年发现辣椒素能激活某种细胞的敏感离子通道受体,并发现该受体也可被43℃以上的高温激活,激活之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1)分析材料可知,该离子通道受体位于__ _(填细胞结构);
(2)吃辣椒会感觉到热,是因为辣椒素与高温一样会激活神经细胞的__ _。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22分)
28.(8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苍蝇、蜗牛、大熊猫、青蛙、丹顶鹤进行分类制作了检索表,请各位同学参照检索表,回答下列问题。
1a有脊柱 2
1b没有脊柱 3
2a恒温动物 4
2b变温动物 A
3a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 B
3b身体柔软,有壳 C
4a _____ D
4b卵生 E
(1)其中A是上述动物中的    ;表中横线处应填写    ,得D是上述动物中的    。
(2)水鳖可以入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它体内没有脊柱,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你推测它为检索表中哪类动物    。(选填:A,B,C,D,E)
29.(8分)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求证。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
(3)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
(4)思考:
①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___移动。
②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分)小科参加学校开展的“自制简易显微镜”项目化学习活动,他利用2块放大镜(A和B)、纸筒、光盘、平面镜和可升降支架等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通过适当调节支架高度,调整标本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项目化评价小组制定的“自制简易显微镜”评价表如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精细调节像的清晰度 能粗略调节像的清晰度 无法调节像的清晰度
指标二 对像的大小和亮度都能进行调节 只能对像的大小或亮度进行调节 对像大小和亮度都不能进行调节
(1)放大镜A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   (填结构名称)。
(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    。
(3)产品评价:根据“指标二”,小科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评为“待改进”。为使“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简易显微镜”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每空2分,总计24分)
31.(16分)如图是菠菜叶细胞与人体体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菠菜叶细胞的示意图是   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有   。(任写一项)
(2)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④的名称是   ,⑥的名称是   。
(3)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而把它放在冷水中并不加热,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高温破坏了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细胞结构具有   的功能
(4)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都体现了生物的   特性,起决定因素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据报道,吉林省26年来实施全面禁猎,开展清山、清炮、清网等专项执法行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吉林省野生动物达到4900多种,其中东北虎、东北豹、紫貂、丹顶鹤等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达到4000多种,其中东北红豆杉和长白松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全省保护地已达170多个,总面积320万公顷。
材料二: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为“娃娃鱼”,是我国珍稀濒危动物。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我国科研人员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纯种大鲵野生种群——江西大鲵,他们研究结果显示,设置包括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对大鲵野生种群的保护能够更加有利。
(1)从材料一中找出一种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动物    。东北红豆杉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    植物。
(2)分析材料二中划线文字,判断大鲵属于    动物。
(3)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写出一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行为。    。
2024新浙江版 七上科学 第二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A不符合题意。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植物的生长,有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现了荷花即将开放,有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黄昏”没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 【答案】D
【解析】【解答】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属于原生动物;蚯蚓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海葵体壁两胚层,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乌贼的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
故选:D。
3. 【答案】A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析:清洁时,应用干净的擦镜纸除去镜头表面的灰尘;安放时,将显微镜放置于身体前方偏左侧位置,有利于在右侧用手记录绘图;对光时若发现光线过暗,可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以保证明亮的视野;找到物像后,可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小幅度调焦以获得更清晰的物像。故选A
4. 【答案】A
【解析】【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其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体腔内有膈,体表被毛,体温恒定。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5. 【答案】A
【解析】【解答】解:香蕉是热带水果,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温度高适合香蕉生长,而寒冷地区温度低不适合香蕉生长;苹果是温带水果适合生长在温度较低的地方,温度高不适合苹果生长。因此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故选:A。
6. 【答案】D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解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叶绿体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故选答案D
7. 【答案】C
【解析】【考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解答】解:由题干给出的图形可以看出,马尾松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8. 【答案】D
【解析】【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答】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特点。
9. 【答案】C
【解析】【考点】植物的分类.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绿豆和菜豆同属,绿豆和紫檀同科,合欢和紫檀同目,合欢和菜豆同目,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同属的绿豆和菜豆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C。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10.【答案】A
【解析】【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解答】解:A、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A错误。
BCD、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1、甲为显微镜结构图,①②③④分别是细准焦螺旋、转换器、粗准焦螺旋、反光镜。
2、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A.分析图乙可知,⑤是动物细胞;在视野中,气泡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较宽,中心一片空白,故⑥为气泡,A正确;
B.④是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可调节光线强弱。若视野较暗,可换用凹面镜将视野调亮,故B正确;
C.因为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乙中的⑤位于视野右下方,所以若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故C错误;
D.要使低倍镜下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中的③细准焦螺旋,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使用。
13.【答案】C
【解析】【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解答】解: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A错误。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B错误。
C、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所以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要进行保护,C正确。
D、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由于该生物在我国没有天敌,会使该生物大量繁殖,无法控制,导致生物入侵,如水葫芦,D错误。
故选:C。
【点评】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14.【答案】C
【解析】【考点】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解答】解:A、水绵生活在水中,是一种没有分枝的多细胞藻类植物,由许多结构相同的筒状细胞连接而成的,每个细胞中有绿色带状螺旋排列的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自养生活,A错误。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无根,有茎、叶等器官的分化,B错误。
C、贯众属于蕨类植物,贯众的茎都生长在地下,其上生有许多须状的根,叶有许多小叶从茎处向上生长,茎很短,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带,用孢子繁殖后代,C正确;
D、马尾松是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有球花和球果,D错误。
故选:C。
【点评】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
15.【答案】C
【解析】【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
B、鲸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B正确。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
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6.【答案】A
【解析】【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B正确。
C、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丰富资源时应慎重引进外来物种,C正确。
D、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这是我国及世界不同地区的代表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体现了对不同地区植物的迁地保护,D正确。
故选:A。
【点评】关键是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17.【答案】A
【解析】【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根据显微镜呈倒立像、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观察装片,发现物像的视野的左下方,将物像移到中央就要向右下方移动物像,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故选:A。
【点评】解此类综合题时,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18.【答案】C
【解析】【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不符合题意。
B、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学生需要从小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1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于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视野中没有细胞,正确;
B、由于物镜未对准通光孔,视野中无光斑,正确;
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气泡,造成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盖玻片盖的不当,错误;
D、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正确。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A错误;
B、构成动物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B错误;
C、P是水生无脊椎动物,P不可能是鲫鱼,C错误;
D、P是水生无脊椎动物,Q是陆生无脊椎动物,R是皮肤裸露的有脊椎动物,故PQ的亲缘关系比P与R近,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1.【答案】(1)栖息地的丧失;偷猎。(2)栖息地的丧失。
【解析】【解答】解:(1)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17%、其他原因占20%,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63%。
(2)由表中的数据说明,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故答案为:(1)栖息地的丧失;偷猎。(2)栖息地的丧失。
22.【答案】胎生、哺乳。
【解析】【解答】解: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有袋类由于母体子宫内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而使胎儿早产,需在母体的育儿袋里完成后期发育,使其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有袋类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因此它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胎生、哺乳。
23.【答案】(1)A、E;(2)3。
【解析】【解答】解:(1)乙图与甲图相比除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外,乙图还有A细胞壁、E液泡。由此可知,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已经看到了物像,要想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该调节3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1)A、E;(2)3。
24.【答案】(1)鳃;(2)A。
【解析】【解答】解:(1)鱼类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鲫鱼、青蛙、扬子鳄、大熊猫。
故答案为:(1)鳃;(2)A。
25.【答案】(1)①;(2)C。
【解析】【解答】解:(1)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故选:①。
(2)据分析可知,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故选:C。
故答案为:(1)①;(2)C。
26.【答案】(1)A、D。(2)肾蕨。(3)裸子。(4)葫芦藓。(5)孢子。
【解析】【考点】植物的分类;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蕨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A玉米属于被子植物;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E油松属于裸子植物;解答即可。
【解答】解:(1)A玉米和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分布最广、种类最多、最高等的植物。
(2)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株生长利用,因此一般比较高大。
(3)油松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
(4)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图中葫芦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它们是用孢子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1)A、D。(2)肾蕨。(3)裸子。(4)葫芦藓。(5)孢子。
27.【答案】(1)细胞膜 (2)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材料分析、细胞膜的功能。解析:(1)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由题意可得,该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影响着细胞内外离子的进出,可知该通道位于细胞膜上。(2)由题意可知,辣椒素可激活该敏感离子通道受体,而该受体被激活后会产生兴奋,从而感知到热。
故答案为:(1)细胞膜 (2)敏感离子通道受体
三、探究题
28.【答案】(1)青蛙;胎生;大熊猫。(2)E。
【解析】【解答】解:(1)按照身体中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检索表可知:A是变温脊椎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身体中有脊柱,身体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故A是上述动物中的青蛙。动物的生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可见4a是胎生,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可见D是题干中的大熊猫。
(2)水鳖体内没有脊柱,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卵生,根据检索表可知,水鳖属于检索表中的E类动物。
故答案为:(1)青蛙;胎生;大熊猫。(2)E。
29.【答案】(1)萝卜条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失水变小
(4)①右上方 ②维持正常的形态 ③ 不能一次施肥过多
【解析】命题考向: 考查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解析:(1)根据生活现象,即撒盐后罐内的萝卜条会变小,水却变多,可以做出假设。(4)①使用显微镜时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则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②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和失水保持动态平衡,可以维持细胞形态。③施肥时如果一次性施用太大的量会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
故答案为:(1)萝卜条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失水变小(4)①右上方 ②维持正常的形态 ③ 不能一次施肥过多
30.【答案】(1)目镜;
(2)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解析】【解答】解:(1)放大镜A接受人的眼睛,有放大物像的功能,相当于实验室光学显微镜中的目镜。
(2)产品调试:小科利用自制的“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内的像如图乙所示,可升降支架具有调焦的功能,因此,若要获得像的清晰度如丙图所示,他接下去操作是: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故答案为:(1)目镜;
(2)适当上下调节可升降支架高度,直至像清晰;
(3)调节像的大小改进建议:可增加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和与之配套的长度不同的纸筒若干、将长度、内径合适的纸筒纵向切一条缝,放大镜从纸筒一端放入,柄从缝中伸出,可上下移动放大镜;调节像的亮度改进建议:增加凹面反光镜、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在光盘的正下方固定一个亮度可调的小手电筒等光源来替代平面镜。
四、综合题
31.【答案】(1)甲;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细胞核;细胞质;(3)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4)遗传;细胞核
【解析】【解答】解:(1)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甲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该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细胞的外层是细胞膜,没有液泡和叶绿体,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②细胞膜、⑥细胞质和④细胞核。
(3)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把菠菜放入水中煮几分钟,水变成绿色,而把它放入冷水中并不加热,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见高温会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故答案为:(1)甲;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细胞核;细胞质;(3)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4)遗传;细胞核
32【答案】(1)东北虎、东北豹;裸子。(2)基因。(3)两栖。
(4)垃圾分类(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滥杀动物等。)
【解析】【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1)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如东北虎、东北豹;红豆杉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
(2)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据此可判断大鲵属于两栖动物。
(3)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垃圾分类(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滥杀动物等。)
故答案为:(1)东北虎、东北豹;裸子。(2)基因。(3)两栖。
(4)垃圾分类(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滥杀动物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