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考点分类专题易错题汇编培优练专题15.1 两种电荷(七大考点)考点1 摩擦起电现象 1考点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考点3 电荷的概念及单位 3考点4 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4考点5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5考点6 导体的概念 6考点7 绝缘体的概念 7考点1 摩擦起电现象【典例分析】(2024·河南商丘·模拟预测)冬天,猫和毛线球玩耍后经过气球,发现气球被“吸住”,如图所示。气球被“吸住”是由于猫和毛线球玩耍时发生了 现象,使猫身体带上了电,而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变式1-1】(23-24九年级下·福建莆田·阶段练习)“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如图所示工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推理羽毛吸金箔的原因可能是( )A.羽毛与纸垫摩擦创造电荷B.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C.羽毛带电,吸引不带电的金箔D.羽毛与金箔带异种电荷因此相互吸引【变式1-2】(23-24八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如图是小华在做静电实验的场景。她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毛巾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上了 ,彼此相互排斥,毛巾与塑料丝摩擦能带电的原因是 。【变式1-3】(2024·湖北宜昌·三模)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将其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气球被玻璃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与头发摩擦后产生了电荷B.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C.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头发得到了正电荷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也能吸引气球摩擦过的头发考点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典例分析】(23-24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型电扇,小明发现它的扇叶上吸附了较多的灰尘,他分析应该是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和空气发生了 现象,使扇叶带上了电荷。油罐车后面有一根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 (选填“利用静电”、“防止静电危害”)。【变式2-1】(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静电除尘B.静电喷漆C.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D.静电复印机【变式2-2】(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干燥的冬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与空气发生 而带上电荷。因此,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条静电带,如图所示,静电带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能很好地将电荷释放到大地上。【变式2-3】(2024·河南许昌·二模)如图所示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工作人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圆形“铁饼”以消除身体上的静电。消除静电时( )A.电荷全部消失 B.电荷发生转移C.电荷的性质改变 D.正电荷导入大地考点3 电荷的概念及单位【典例分析】(22-23九年级上·全国·课前预习)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 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4)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变式3-1】(2023·陕西西安·三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D.用细绳悬挂的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变式3-2】(22-23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规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摩擦起电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变式3-3】(22-23九年级上·黑龙江鸡西·期中)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验电器是利用 的规律制作的。考点4 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典例分析】(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的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 ,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的张角 ,验电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 【变式4-1】(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B.用验电器能直接检测出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C.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玻璃棒上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所以互相排斥由闭合变为张开【变式4-2】(2023·北京海淀·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实验台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和B,A的箔片张开,B的箔片闭合。用一根带绝缘手柄金属棒连接A和B的金属球后,能观察到A、B箔片的张角变化情况是: 。【变式4-3】(2024·黑龙江佳木斯·二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反应生成了电子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为带了异种电荷而张开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从金属箔片向橡胶棒转移考点5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典例分析】(2024·广东·二模)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小明穿着绝缘鞋用手摩擦M后,小明对手的带电情况十分好奇。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手是否带电以及其带电性质,下列操作以及现象,能说明手带电,并能证明摩擦过程中手带电性质的是( )A. B.C. D.【变式5-1】(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南·阶段练习)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乙 带正电,甲 带负电(均填“可能”或“一定”)。【变式5-2】(23-24九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个轻质绝缘小球相互作用的三种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可能不带电 B.B球一定带电C.可能A、B两球所带电荷相同 D.A和D一定带同种电荷,B可能不带电【变式5-3】(22-23九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再用丝绸靠近小球仍然被吸引,小球 电(选填“带”或“不带”)。玻璃棒带的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 了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考点6 导体的概念【典例分析】(23-24八年级下·陕西安康·期中)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 )A.熔点高 B.透光性好 C.硬度大 D.导电性差【变式6-1】(2024·福建·模拟预测)飞机穿过云层时,与空气发生 ,导致飞机外壳带上静电;落地时,为了安全地释放这些静电,飞机通常使用 (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轮胎。【变式6-2】(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物质的物理特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应用实例:铝合金的密度小这一特性的应用有 ;铜的导电性强这一特性的应用有 。木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的应用有 。【变式6-3】(2024·福建厦门·三模)材料的应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线的线芯用铜做,是因为铜的硬度大B.影视剧中用塑料泡沫做场景中的“落石”,是因为泡沫体积大、密度大C.炒菜的锅通常用铁制成,是因为铁的导热性好D.输电导线的外层用塑料制成,是因为塑料的导电性好考点7 绝缘体的概念【典例分析】(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电脑屏幕上“粘”了一层灰尘,小明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几下,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这是利用了带电体 的性质;塑料尺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变式7-1】(23-24八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2024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韩国釜山落下帷幕。中国男、女队双双登顶,比赛所用的乒乓球是由一种叫胶棉材料制成。这种胶棉材料具有较好的( )A.绝缘性 B.弹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变式7-2】(23-24九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冬天气温低,人们选择穿着羽绒服御寒,羽绒服里蓬松的球状绒朵,可以储存大量静空气,达到良好的保暖效果,是因为空气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绝缘性 D.绝热性【变式7-3】(2024·甘肃定西·二模)如图所示,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置于正在缓慢下落的肥皂泡上方,发现肥皂泡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肥皂泡向上靠近橡胶棒,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考点分类专题易错题汇编培优练专题15.1 两种电荷(七大考点)考点1 摩擦起电现象 1考点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考点3 电荷的概念及单位 5考点4 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6考点5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8考点6 导体的概念 10考点7 绝缘体的概念 11考点1 摩擦起电现象【典例分析】(2024·河南商丘·模拟预测)冬天,猫和毛线球玩耍后经过气球,发现气球被“吸住”,如图所示。气球被“吸住”是由于猫和毛线球玩耍时发生了 现象,使猫身体带上了电,而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答案: 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规范解答:[1][2]猫和毛线球玩耍时发生了摩擦,使猫带上了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而带电体又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猫能“吸住”气球。【变式1-1】(23-24九年级下·福建莆田·阶段练习)“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如图所示工匠手持羽毛扫过纸垫,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的金箔,即可吸起金箔,推理羽毛吸金箔的原因可能是( )A.羽毛与纸垫摩擦创造电荷B.羽毛与纸垫摩擦带上同种电荷C.羽毛带电,吸引不带电的金箔D.羽毛与金箔带异种电荷因此相互吸引答案:C规范解答:AB.羽毛与纸垫摩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使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故AB不符合题意;CD.羽毛带电,金箔不带电,金箔是轻小物体,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羽毛可以吸引不带电的金箔,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1-2】(23-24八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如图是小华在做静电实验的场景。她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毛巾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上了 ,彼此相互排斥,毛巾与塑料丝摩擦能带电的原因是 。答案: 同种电荷 毛巾与塑料丝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规范解答:[1]在用手捋塑料绳时,由于摩擦使绳子的下端带了电,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细丝张开。[2]毛巾与塑料丝摩擦时,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就会导致电子发生转移,毛巾与塑料丝都带了电,故这两者能带电的原因是毛巾与塑料丝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变式1-3】(2024·湖北宜昌·三模)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将其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气球被玻璃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与头发摩擦后产生了电荷B.气球与头发摩擦后,气球带负电荷C.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头发得到了正电荷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也能吸引气球摩擦过的头发答案:B规范解答:A.摩擦生电,气球与头发摩擦后,电荷发生了转移,并没有产生电荷,故A错误;BC.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将其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发现气球被玻璃棒吸引,说明气球此时带负电荷,头发失去电子带正电荷,故B正确,C错误;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气球摩擦过的头发带正电荷,此时相互排斥,不会吸引,故D错误。故选B。考点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典例分析】(23-24八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是一款小型电扇,小明发现它的扇叶上吸附了较多的灰尘,他分析应该是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和空气发生了 现象,使扇叶带上了电荷。油罐车后面有一根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 (选填“利用静电”、“防止静电危害”)。答案: 摩擦起电 防止静电危害规范解答:[1]扇叶在转动过程中,扇叶与空气发生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扇叶带上了电荷,所以扇叶在转动过程中和空气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扇叶与空气摩擦带了电荷,所以会吸引空气中的灰尘。[2]在运输过程中,油与油罐摩擦,会使油罐带电;在油罐车的尾部总装有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能及时将电荷导入大地,避免放电产生的火花引燃汽油。【变式2-1】(23-24八年级下·江苏扬州·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静电除尘B.静电喷漆C.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D.静电复印机答案:C规范解答:A.利用静电除去烟气中的粉尘,属于静电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B.静电喷漆是利用静电吸附,将涂料微粒均匀地喷涂在接地金属物体上,属于静电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油罐车尾部的铁链将产生的静电导走,这是防止静电危害,故C符合题意;D.静电复印机是静电的利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2-2】(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干燥的冬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与空气发生 而带上电荷。因此,通常会在车尾安装一条静电带,如图所示,静电带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能很好地将电荷释放到大地上。答案: 摩擦 导体规范解答:[1]干燥的冬季,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与空气产生摩擦而带上电荷,发生摩擦起电现象。[2]静电带需要将电荷释放到大地上,属于导体。【变式2-3】(2024·河南许昌·二模)如图所示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工作人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圆形“铁饼”以消除身体上的静电。消除静电时( )A.电荷全部消失 B.电荷发生转移C.电荷的性质改变 D.正电荷导入大地答案:B规范解答:工作人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圆形“铁饼”,铁饼和大地、人体都是导体,可以将人体上积累的静电及时导入大地,电荷发生了转移,所以消除静电时,电荷没有消失,只是发生了转移,可能是正电荷导入大地,也可能是负电荷导入大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3 电荷的概念及单位【典例分析】(22-23九年级上·全国·课前预习)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 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 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4)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答案: 质子 负 1.06×10-19 正 负 转移规范解答:(1)[1][2]物体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电的电子组成;(2)[3]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06×10-19;(3)[4][5]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4)[6]根据题意可知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变式3-1】(2023·陕西西安·三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D.用细绳悬挂的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答案:D规范解答:A.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将它们作用在一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地球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体,地球上的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可细分为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所以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质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可能带有异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可能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3-2】(22-23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人们规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摩擦起电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答案: 负 正规范解答:[1][2]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摩擦起电过程中,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变式3-3】(22-23九年级上·黑龙江鸡西·期中)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验电器是利用 的规律制作的。答案: 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规范解答:[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强,丝绸的核外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丝绸因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荷。[2]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都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两片金属箔由于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这就是验电器的原理。考点4 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典例分析】(2023·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的验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 ,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金属箔的张角 ,验电器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 答案: 互相排斥 越大 不能规范解答:[1]对物体进行检验时,先将物体放在金属球上,只要物体有带电的情况下,电荷就会移动到金属箔上面,因为金属箔的电量和电荷相同,故由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金属箔会张开。[2]验电器的金属箔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则电荷间的相互排斥力越大,故金属箔的张角也越大。[3]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检验物体带哪种电荷。【变式4-1】(23-24九年级上·辽宁沈阳·期中)如图所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B.用验电器能直接检测出玻璃棒带的是正电荷C.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玻璃棒上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了正电,所以互相排斥由闭合变为张开答案:D规范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或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电性,故B错误;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缺少电子,跟验电器接触后,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了玻璃棒上,故C错误;D.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了玻璃棒上,验电器失去电子也带正电荷,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故D正确。故选D。【变式4-2】(2023·北京海淀·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实验台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和B,A的箔片张开,B的箔片闭合。用一根带绝缘手柄金属棒连接A和B的金属球后,能观察到A、B箔片的张角变化情况是: 。答案:见解析规范解答:A的箔片张开,说明验电器A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手柄金属棒连接A和B的金属球后,验电器A中的部分电荷会转移到验电器B中,使得B的箔片张角逐渐变大,而由于A中的部分电荷转移到B中,使得A中电荷量逐渐减少,故A中箔片张角逐渐变小,当A、B中的电荷量相等时,达到静电平衡,此时A、B中箔片张角相等,故能观察到A、B箔片的张角变化情况是A的张角变小、B的张角变大,直到A、B的张角相等。【变式4-3】(2024·黑龙江佳木斯·二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反应生成了电子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为带了异种电荷而张开C.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从金属箔片向橡胶棒转移答案:C规范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没有生成电子,故A错误;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因为带了同种电荷而张开,故B错误;C.橡胶棒束缚电子的本领比毛皮强,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C正确;D.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负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从橡胶棒向金属箔片转移,金属箔片带上负电荷,故D错误。故选C。考点5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典例分析】(2024·广东·二模)手与硅胶管M均不带电,小明穿着绝缘鞋用手摩擦M后,小明对手的带电情况十分好奇。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手是否带电以及其带电性质,下列操作以及现象,能说明手带电,并能证明摩擦过程中手带电性质的是( )A. B.C. D.答案:C规范解答: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手带电,但不能确定带电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也相互吸引,所以手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C.带正电的有机玻璃棒与手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手与有机玻璃棒带同种电荷,故C符合题意;D.由ABC图进行了实验验证手是否带电以及其带电性质,下列操作以及现象,属于实验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5-1】(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南·阶段练习)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乙 带正电,甲 带负电(均填“可能”或“一定”)。答案: 一定 可能规范解答:[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情况,已知丙带正电,从图中可以看到,乙、丙两球互相排斥,则乙带的电和丙的一样,乙一定带正电。[2]由[1]解析可知,乙一定带正电,从图中可以看到,甲、乙两球互相吸引,已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情况,则甲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变式5-2】(23-24九年级上·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四个轻质绝缘小球相互作用的三种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可能不带电 B.B球一定带电C.可能A、B两球所带电荷相同 D.A和D一定带同种电荷,B可能不带电答案:D规范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到,A球和C球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还有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质,可知,A球一定带电,故A错误;B.从中间的图可以看到,C球和D球互相排斥,则C球和D球一定带电,再看右边的图,D球和B球互相吸引,则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故B错误;C.如果B球带电,由上述解析可知,A球和C球带同种电荷,C球和D球带同种电荷,则A球和D球带同种电荷,D球和B球互相吸引,它们带的是异种电荷,则A、B两球所带电荷不相同,B球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A、B两球所带电荷不可能相同,故C错误;D.由上述解析可知,A和D一定带同种电荷,B可能不带电,故D正确。故选D。【变式5-3】(22-23九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再用丝绸靠近小球仍然被吸引,小球 电(选填“带”或“不带”)。玻璃棒带的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 了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答案: 不带 失去规范解答:[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小球被正、负电荷吸引,说明小球不带电。[2]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丝绸弱,玻璃棒与丝绸相互摩擦时,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考点6 导体的概念【典例分析】(23-24八年级下·陕西安康·期中)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 )A.熔点高 B.透光性好 C.硬度大 D.导电性差答案:C规范解答:用金刚石能够划坚硬的玻璃,说明金刚石的硬度比玻璃的硬度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6-1】(2024·福建·模拟预测)飞机穿过云层时,与空气发生 ,导致飞机外壳带上静电;落地时,为了安全地释放这些静电,飞机通常使用 (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轮胎。答案: 摩擦 导体规范解答:[1][2]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因与空气发生了摩擦而带上静电,如果在着陆过程中没有将电荷中和,当地勤人员接近时,可能危及生命,所以飞机的轮胎常用导体材料做成,从而避免造成危害。【变式6-2】(23-24八年级上·安徽淮南·期末)物质的物理特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一应用实例:铝合金的密度小这一特性的应用有 ;铜的导电性强这一特性的应用有 。木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生活中的应用有 。答案: 见解析 输电线 见解析规范解答:[1]铝合金的密度较小,在体积相同时,与其它物质相比,质量较小,可应用在航空材料上,如飞机的外壳。[2]铜的导线性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可用在输电线上。[3]木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在煮东西时,勺或锅柄是木柴做的,可避免烫手。【变式6-3】(2024·福建厦门·三模)材料的应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线的线芯用铜做,是因为铜的硬度大B.影视剧中用塑料泡沫做场景中的“落石”,是因为泡沫体积大、密度大C.炒菜的锅通常用铁制成,是因为铁的导热性好D.输电导线的外层用塑料制成,是因为塑料的导电性好答案:C规范解答:A.电线的线芯用铜做,是因为铜的导电能力强,在相同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时电阻更小,故A错误;B.因为塑料泡沫的密度小,所以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不易对演员造成伤害。故B错误;C.炒菜的锅通常用铁制成,是因为铁的导热性好,传热快,故C正确;D.用塑料做输电导线的外层,是因为塑料的绝缘性好,故D错误。故选C。考点7 绝缘体的概念【典例分析】(202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电脑屏幕上“粘”了一层灰尘,小明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几下,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这是利用了带电体 的性质;塑料尺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答案: 具有吸引轻小物体 绝缘体规范解答:[1] 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了几下后发生摩擦起电现象,塑料尺变成了带电体,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将塑料尺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2] 塑料尺导电性很差,属于绝缘体。【变式7-1】(23-24八年级下·江苏徐州·期中)2024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韩国釜山落下帷幕。中国男、女队双双登顶,比赛所用的乒乓球是由一种叫胶棉材料制成。这种胶棉材料具有较好的( )A.绝缘性 B.弹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答案:B规范解答:“胶棉材料”应用到乒乓球上,说明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而对于乒乓球来说与材料的绝缘性、导热性、导电性没有多大关系。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7-2】(23-24九年级上·湖南邵阳·期末)冬天气温低,人们选择穿着羽绒服御寒,羽绒服里蓬松的球状绒朵,可以储存大量静空气,达到良好的保暖效果,是因为空气具有良好的( )A.导热性 B.导电性 C.绝缘性 D.绝热性答案:D规范解答:羽绒服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主要是因为羽绒间隙中空气不流动,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热效果好,是减少了热传导造成的体表热量散失。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7-3】(2024·甘肃定西·二模)如图所示,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置于正在缓慢下落的肥皂泡上方,发现肥皂泡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肥皂泡向上靠近橡胶棒,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答案: 吸引轻小物体 绝缘体规范解答:[1]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了电,而带电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的肥皂泡,所以肥皂泡向上靠近橡胶棒,所以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橡胶棒在通过情况下不易导电,是绝缘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5.1 两种电荷(七大考点)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考点易错题优练(学生版).docx 专题15.1 两种电荷(七大考点)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考点易错题优练(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