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____课时课题 《空气有质量吗》 课型 新授课教学 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空气有质量的概念,掌握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学会使用简易天平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教学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证实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方法和原理,能够准确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 学会使用简易天平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准确读取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难点 理解空气有质量的概念,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解释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中的误差来源,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和建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教学 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空气有质量的图片、视频、实验演示等内容。 准备一些与空气有质量相关的拓展资料,如空气的组成、空气的密度等知识。 设计并打印好学生活动手册和实验记录表格,用于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生活情境引入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气球充气和放气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气球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的变化。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气球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气球充气和放气的经历,思考气球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的变化。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看到气球在充气后变大了;有的学生说气球在放气后变小了;有的学生说气球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重量可能会发生变化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气球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与空气有什么关系呢?空气有没有质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课题:空气有质量吗? 引发思考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东西有质量呢?质量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概念,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有质量的东西。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木头有质量;有的学生说水有质量;有的学生说书包有质量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千克、克等单位来表示。那么,空气有没有质量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空气有没有质量呢?”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有质量,以及如何证实空气有质量。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空气可能有质量,因为我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空气有质量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创意。那么,我们就用实验来证实空气是否有质量吧!” (二)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展示实验器材 教师将实验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空气有质量的实验,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器材。这些实验器材分别是简易天平、皮球、小塑料桶、打气筒、豆子、剪刀、胶带等。现在,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 教师拿起简易天平,说:“这是简易天平,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简易天平由横梁、指针、托盘、砝码等部分组成。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砝码的数量来使天平保持平衡,从而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师拿起皮球,说:“这是皮球,它可以用来装空气。皮球是由橡胶等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我们可以通过打气筒给皮球充气,增加皮球内的空气量。” 教师拿起小塑料桶,说:“这是小塑料桶,它可以用来装豆子。小塑料桶是由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容量。我们可以用豆子来增加小塑料桶的质量,从而使天平保持平衡。” 教师拿起打气筒,说:“这是打气筒,它可以用来给皮球充气。打气筒是由筒体、活塞、手柄等部分组成。我们可以通过推拉手柄,将空气压入皮球内,增加皮球内的空气量。” 教师拿起豆子,说:“这是豆子,它可以用来增加小塑料桶的质量。豆子是由植物种子等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质量。我们可以用豆子来模拟空气的质量,从而证实空气有质量。” 教师拿起剪刀和胶带,说:“这是剪刀和胶带,它们可以用来辅助实验。剪刀可以用来剪开皮球的气门嘴,放出皮球内的空气。胶带可以用来固定皮球的气门嘴,防止空气泄漏。” 学生观察实验器材 学生们认真观察实验器材,了解实验器材的名称和作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这些实验器材,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思考实验器材的特点和用途。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简易天平很灵敏,可以测量很小的质量变化;有的学生说皮球很柔软,可以装很多空气;有的学生说小塑料桶很轻便,可以装很多豆子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实验器材都有各自的作用,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它们,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猜想假设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实验器材,现在我们来猜想一下,空气有没有质量呢?如果空气有质量,我们怎么才能证实呢?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和想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空气有质量吗?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有质量,进行猜想假设。 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进行猜想。有的学生说空气有质量,因为我们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有的学生说空气没有质量,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天平来测量空气的质量;有的学生说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空气有质量等。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挥想象力。 学生们完成猜想后,教师让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猜想结果,并进行简单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猜想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的猜想都很有创意。那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四)设计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要进行空气有质量的实验,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用什么实验器材来证实空气有质量呢? 第二,我们如何操作实验器材来证实空气有质量呢? 第三,我们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来证实空气有质量呢? 第四,我们如何记录实验数据来证实空气有质量呢?”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验器材来证实空气有质量呢?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器材的选择,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进行设计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进行设计。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豆子等实验器材来证实空气有质量;有的学生说可以先给皮球充气,然后放在简易天平的一端,再在另一端放上豆子,使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再给皮球充入更多的空气,观察天平的变化,从而证实空气有质量;有的学生说可以记录下每次给皮球充气前后天平两端的质量变化,从而证实空气有质量等。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发挥创造力。 学生们完成设计后,教师让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解释。教师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现在,我们就来选择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吧!” (五)实验操作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设计好了实验方案,现在我们来进行实验操作。请大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组装简易天平。将简易天平的横梁放在支架上,调整指针使其指向零刻度线。将两个托盘分别放在横梁的两端,确保天平平衡。 第二步,准备皮球和小塑料桶。将皮球放在一边,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感受皮球在充气前后的变化。将小塑料桶放在另一边,准备装豆子。 第三步,进行第一次测量。将充好气的皮球放在简易天平的一端,在另一端放上适量的豆子,使天平保持平衡。记录下此时天平两端的质量。 第四步,进行第二次测量。用打气筒再给皮球充入 10 筒空气,观察天平的变化。如果天平向左端倾斜,说明皮球比充气前更重了,增加的重量就是充入的 10 筒空气。此时,在天平的右端继续放入豆子,使天平恢复平衡。记录下此时天平两端的质量。 第五步,进行第三次测量。用剪刀剪开皮球的气门嘴,放出一部分空气,观察天平的变化。如果天平向右端倾斜,说明皮球比放气前更轻了,减少的重量就是放出的一部分空气。此时,在天平的左端继续放入豆子,使天平恢复平衡。记录下此时天平两端的质量。 第六步,整理实验器材。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步骤,学生们认真观察,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实验操作的方法吗?请大家说一说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操作的方法,加深印象。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要先组装简易天平;有的学生说要给皮球充气;有的学生说要记录下每次天平两端的质量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对待,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实验器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天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你们记录下了哪些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学生们积极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有的学生说皮球在充气后变大了;有的学生说天平在皮球充气后向左端倾斜了;有的学生说需要在天平的右端继续放入豆子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等。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要把这些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我们进行分析和总结。” (六)分析结果 组织整理实验记录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实验操作,现在我们要组织整理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总结。请大家把自己的实验记录整理好,准备进行分析。” 学生们整理自己的实验记录,准备进行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哪些现象和数据?请大家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记录。 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记录了皮球在充气前后的变化;有的学生说记录了天平在皮球充气前后的变化;有的学生说记录了每次天平两端的质量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说:“同学们记录得很详细。我们要根据这些记录,分析空气是否有质量,以及如何证实空气有质量。”之后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