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4说说我们的学校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2.4说说我们的学校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课题 《说说我们的学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多种调查学校的方法,全面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变迁、机构、荣誉等方面的情况。 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学校,发现校园中的成长足迹,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能和位置,知道在学校遇到问题时可以去哪里处理。 学生学会从平面示意图中获取有用信息,能够绘制学校及周边区域的简单平面图,进一步了解学校。
教学 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变化与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感到自豪。 通过不同形式讲述校园留下成长足迹的场所、角落,表达对学校的爱。 知道在学校里遇到事情可以去哪里处理,增加对学校的亲切感。 学生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更好地了解学校,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 (二)教学难点 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通过讲述留下成长足迹的地方发生的故事,增加对学校的亲切感。 了解学校不同部门的独特职能和位置,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保障。 激发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热爱学校,通过绘制平面示意图提高对学校的认识。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了解学校的历史与发展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学校的宣传片,展示学校的美丽校园、丰富活动、优秀师生等场景,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提问:“同学们,在这个宣传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对我们的学校有哪些了解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讨论调查方向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学校的历史与发展。 (2)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的方面包括学校的创办时间、发展历程、重要事件、所获荣誉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明确调查的方向。 学习调查方法 (1)教师介绍不同的调查方法,如教师访谈、网站和公众号查询、校园刊物阅读、参观校史馆等。 (2)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方法,并说明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强调调查注意事项 (1)文明礼貌:在进行调查时,要注意文明礼貌,尊重被调查者。 (2)确定目标:明确自己的调查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3)征得同意:在进行教师访谈等活动时,要征得老师的同意。 (4)整理汇报:调查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调查结果,并进行汇报。 分享调查结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结果,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与变化。 (3)提问:“从调查结果中,你对学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为学校的哪些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总结与展望 (1)教师总结学生的调查结果,强调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未来规划,激发学生对学校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3)小结:通过对学校历史与发展的调查,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为学校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寻找校园中的成长足迹 回忆校园生活 (1)播放一段校园生活的视频,展示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活动、玩耍等场景,激发学生的回忆。 (2)提问:“同学们,在这个视频中,你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吗?你在校园中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享成长足迹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校园中留下成长足迹的场所或角落。可以是运动场馆、教室、图书馆、花园等。 (2)学生发言,讲述在这些地方发生的故事。可以是与同学的友谊、老师的关爱、自己的成长等方面的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故事,体会校园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 探讨不同学校的成长足迹 (1)阅读一篇关于不同学校成长足迹的短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学校的特点和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不同学校成长足迹的感受。可以从校园环境、教学特色、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不同学校都有自己的美好,都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总结与感悟 (1)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强调校园中每个场所、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学生的成长足迹。 (2)引导学生感悟校园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3)小结:校园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地方,这里充满了温暖与快乐。我们在校园中留下了成长的足迹,收获了知识、友谊、欢乐和健康。让我们珍惜校园生活,为自己的成长而努力。 (三)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与职能 导入问题 (1)播放一段学生在校园中遇到问题的视频,如受伤、丢失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在学校遇到问题时应该去哪里处理。 (2)提问:“同学们,如果你在校园中遇到了这些问题,你会去哪里寻求帮助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学校各个部门的职能 (1)通过具体事例,介绍学校医务室、后勤部、图书馆、校长室、教导处等部门的职能。 受伤事例:介绍医务室的职能,如处理学生的伤病、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等。 丢失物品事例:介绍后勤部的职能,如管理学校的物资、寻找丢失的物品等。 借书问题:介绍图书馆的职能,如提供图书借阅、组织阅读活动等。 学习问题:介绍教导处的职能,如安排教学计划、组织考试等。 重大问题:介绍校长室的职能,如领导学校的发展、处理重大事务等。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学校各个部门职能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校各个部门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为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了哪些保障。 了解不同学校部门名称的差异 (1)提出问题:有些学校的部门名称可能与我们学校不同,我们如何了解它们的职能呢?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的方法包括通过名称推测职能、向高年级同学或老师咨询等。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学校特色不同,部门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探寻学校各个部门的位置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学校各个部门的位置。 活动一:通过门牌找寻校园中的各个部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门牌标识,找到各个部门的位置。 活动二:通过向高年级同学或者老师询问,找寻校园中各个部门的位置。鼓励学生主动与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获取信息。 活动三:通过指示牌或者校园平面示意图找寻校园中各个部门位置。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校园中的指示牌和平面示意图,快速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寻找过程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总结与体会 (1)教师总结学生的活动,强调学校各个部门的重要性和它们为学生提供的保障。 (2)引导学生体会学校的关怀,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 (3)小结:学校中不同部门有着不同功能,都在为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供保障。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知道可以去哪里寻求帮助。通过了解学校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位置,我们更加熟悉自己的学校,也更加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四)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 导入平面示意图 (1)通过具体事例,如在陌生的地方迷路,引出平面示意图可以直观地让人了解某个地方的大致情况。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平面示意图呢?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会看懂平面示意图 (1)介绍平面示意图的基本要素,如图例、方向标等。 图例:解释图例的作用,即通过图形或符号代表不同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图例分辨图中图形代表什么。 方向标:讲解方向标的作用,即指示图中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方向标分辨图中方向。 (2)进行小测试,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平面示意图,回答一些问题,如某个建筑物的位置、方向等,检验学生对平面示意图的理解程度。 学习绘制平面示意图 (1)以沙盘图为例,引领学生一起绘制平面示意图。 观察沙盘图:引导学生观察沙盘图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化等元素,了解它们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确定主体:确定校园中需要绘制的主体有哪些,如教学楼、图书馆、操场等,并确定它们的形状。 标注方向:通过方向标的方式标注出图中的方向。 绘制主体: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开始绘制校园中的主体建筑物。 注意细节:在绘制过程中,注意建筑物之间的大小与方位关系,使平面示意图更加准确。 添加图例:通过图例的方式,展示图中形状或者颜色所代表的是什么,方便他人理解平面示意图。 (2)观看不同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寻找相同与不同点。 展示多所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可能的相同点包括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常见建筑物;不同点可能包括校园布局、建筑物风格、特色区域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反映了学校的哪些特点和特色。 (3)提出平面示意图越细致就能给人带来更多的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平面示意图更加细致,给人带来更多的信息。 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可能的方法包括添加建筑物的名称、标注重要场所的功能、绘制校园周边的环境等。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绘制平面示意图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添加更多的细节,使平面示意图更加丰富和有用。 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历史与应用 (1)介绍历史上的平面示意图。 讲述最古老的平面图距今 5000 多年,中国现存最早的平面图距今 700 多年的历史。 提问:“同学们,从这些历史上的平面示意图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示意图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 (2)探讨平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生活中哪里可以见到平面示意图呢?你是如何利用平面示意图的?平面示意图带来了哪些便利?”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平面示意图的地方,如地图、商场导购图、公园示意图等,以及自己如何利用平面示意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生活中的平面示意图无处不在,它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让人们可以快速了解所在地方的各种信息。 总结与作业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的重要性和意义。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教材第 31 页绘制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更多的细节,使平面示意图更加丰富和有用。 (3)小结:通过学习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布局和结构。平面示意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我们了解学校、热爱学校的一种方式。让我们用心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为我们的校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绘制平面示意图等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调查和绘制平面示意图的过程中,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教学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