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学历案单元名称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设计者 授课时间:3.13学校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班教材 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 对应 章节 第一课时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一、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教学设计方案;了解民事权利有限制,妥善处理相邻关系二、你要学习什么? 1.掌握民事权利的不同限制——名誉权、著作权 2.了解如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三、期望你学会什么? 1.本课课时教学的重要意义 1.学生能通过网购事件、民法典条例等资料阐述民事权利的限制内容及对人身权知识产权的限制,初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梳理界限意识。 2.学生能通过情境案例资料和六尺巷等视频说出相邻关系及其处理,初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保护相邻方权益的观念。 2.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的设计流程 导入新课:《刘暖曦网络募捐70万赔偿款》——2021年10月10日,福建莆田市平海镇上林村村民欧金中行凶致邻居一家五口2死3伤,之后携带凶器出逃。案件一爆出,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教师:这节课我们也一起来关注一下这一案件吧!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总议题:权利行使 要怎样注意界限? 议题一: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吗?——从工作群辱骂同事被判赔2000元说起 议题二: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吗?——从居民的日照权依法受到保护说起 第一幕:民事权利的限制 议题一: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吗?——从工作群辱骂同事被判赔2000元说起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工作群辱骂同事被判赔2000元》 议学问题:结合教材内容和视频信息回答: 1. 李某便在公司的工作群内公开辱骂张某,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承担了相应的民事责任,这给给我们什么警示? 2. 本案中李某侵害了张某的名誉权,那么,你知道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吗? 3. 民法除了对名誉权设定了界限还对知识产权也设定了界限,结合教材分析民法对知识产权设定了怎样的界限? 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关于新时代党建总要求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小结: 一、民事权利的限制 1、权利界限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特别提醒:正当的界限是指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2、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⑴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2、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⑵对著作权的限制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②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第二幕: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议题二: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吗?——从居民的日照权依法受到保护说起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谁档了我的阳光》 议学问题:请你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视频中,对面楼新增楼层档住当事人阳光妥当吗?应如何处理此纠纷?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不妥当,此举侵犯了当事人的采光权、日照权等相邻权,并可能排放噪音等有害物质,危害相邻关系。《民法典》第293条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不得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第294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酒店方应自行拆除。 议学小结: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的民事权利限制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相邻关系的主要类型 ①相邻用水、排水;②相邻通行 ;③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 ④相邻通风、采光、日照 ;⑤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 3、处理好相邻关系的意义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4、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⑴原则: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⑵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⑶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本课小结: 教学反思: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