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核心内容是家庭交往中的家庭道德和相关权利与义务。通过让学生了解 家庭矛盾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如何为建设现代和谐的家庭出力,充分体会到现 代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调适‘逆反’心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同“家和万事兴”的观念,树立共建共 享家庭美德的意识,提升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共创和谐家庭。对学生进行 爱的教育,体味爱、传递爱、孝敬父母和长辈,这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学习有 关家庭交往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在 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学生的生活圈是拓 展的,家庭只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因此,本课又是学生与朋友、与老师交 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的基础。再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本课是第四单元“生 命的思考”的奠基石。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怎样为创建和谐家庭出力。 法制观念:提高自己解决家庭矛盾的能力,掌握应对各种冲突的智慧。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培养懂得感恩的家国情怀,弘扬优良家风,树立热爱自己的家庭,融骨肉亲 情和爱国情感为一体,把爱国与爱家统一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难点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学会有效沟通,做家庭成员的黏合 剂。教法情境体验,合作学习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包括课程导入、新课解析、例题精讲、课堂练习、作业设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激情引趣,说明家庭和睦,家庭幸福,家庭文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的重要基点。再展示2018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千家万户都好,国 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既然一个家庭那么重要,所以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拥 有并热爱自己的家,我们今天有必要来学习《让家更美好》。二、讲授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展示家庭温馨和谐友 爱的图片。根据图片讨论并回答下面问题:1. 你对图片的感想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引用著名人物的话来展示幸福家 庭的重要性: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温床,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 良剂。——卢梭 展示常见家庭矛盾和冲突的画面,回答问题。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家庭矛盾和冲突 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然后给 出情景回答问题。情境一:剩菜之争周末,婷婷的爷爷奶奶过来小住,为了“孝顺”爷爷奶奶,妈妈特地从超市 买了一大堆“食材”,准备款待爷爷奶奶。奶奶看见了说:“千万别浪费,省着点。” 晚饭后,妈妈刚想把剩菜倒进垃圾桶。奶奶又说:“这菜还能吃的,倒掉太浪费了!”妈妈试图劝解奶奶:“妈,剩菜过夜了不健康,为了身体着想不能吃。” 奶奶接着说:“我都吃了一辈子,不没事嘛!”为了让奶奶高兴,妈妈只好放弃了,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思考:她们为什么会出现意见分歧呢 祖辈:大部分出生在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他们思想正统保守, 对领袖往往极度崇拜,生活节俭,生怕有一丝一毫的浪费......父辈:大部分出生在70年代,他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国家的深刻变化,面 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被称为“矛盾的一代......子辈:我们出生在21世纪,成长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深刻融 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但也不免有冲动、懒散等特点......思考:家庭成员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冲突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一个家庭中,祖辈、父辈、子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 活方式,这些差异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家庭和睦。用 PPT展示一组图片,得出结论: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 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展示一幅图片:思考回答:思考:为何家庭和谐也是航天员考核的项目之一 讨论后,展示答案:融洽的家庭关系也为刘洋的航天事业加了分,航天员的考核 项目特别多,其中家庭生活质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刘洋正式成为航天员以后,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还专门带着一批专家下到 部队考核,去了解刘洋的情况,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看看家庭是否和谐。 怎样创建和谐家庭 P85期末复习实在辛苦:作业多、需要记、背的内容更多, 各科模拟考试频繁,小宇回家后常常感到困倦,有时就想什么都不做安静地待会 儿,缓解一下积累了一天的学习压力。可是每次看见小宇坐在书桌前发呆,父母 都要“唠叨”几句,这让小宇觉得“心烦”,于是,亲子冲突屡屡发生。思考:面对这种情况,小宇该怎么做 同学们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分享与交流;在你的生活中, 有类似的冲突碰撞吗 提起往事,你有哪些感受 同学积极抢答老师的问题。进而通过设问问题来给大家总结答案:当与父母 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尝试用哪些方法去化解 如: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心 平气和地与父母聊天,听听父母的意见,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增进彼此 之间的理解,信任,使双方和好如初。也可尝试给父母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 化解一些误会。引出:家和万事兴。这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在 PPT上展示两副图片,据此讨论回答:新知拓展:爸爸妈妈发生了争执你是怎么 做的 方法与技能 (P85)2. 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我是小小“粘合剂”)(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大胆开麦,观点辨析:你是否赞同以下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老婆就应该承担全部家务!幸福美满 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 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 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 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 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做家务的好处)P86A对家庭: 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 庭氛围。B对个人: 我们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 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展示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十三岁以上)图片,得出结论:凡是从小就 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 展示图片然后分享与交流。说一说:你会做哪些家务 你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吗 分享你做家务的经历 和体会。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分担家务不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要求,也是青少 年全面发展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 见指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 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初中学段: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 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 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家庭也在发生变化。 展示三组图片,回答问题。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以什么态度去应对 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变化,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和睦。小 结:怎样创建和谐的家庭 1.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家庭成 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2.家务我分担。我们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 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做贡献。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才能让亲情更浓,让我们的家庭更 和睦。收获平台三步走向和谐家庭1.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2.家务我分担3.良好的心态 课堂总结幸福美满的家庭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创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要 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为创建和谐家庭作贡献,进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测评练习1.七年级班委会决定举行“让爱住我家”的专题讨论会,假如你要代表小组 发言,你肯定会说的有( )①和谐家庭的建设,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②化解矛盾或冲突的正确途径是 有效交流和沟通③我们没有能力去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谐家庭的创建 是大人的事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爸爸:“我说了算,听我的!”妈妈:“这件事只能由我作主!”假如在家庭 中遇到了这样的情形,作为子女的你需要( )①抓住机会,赶紧打开电脑玩自己的游戏②先想法让父母的情绪平静下来, 然后帮助父母消除分歧③先了解父母之间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④为求耳根 清静,赶紧逃离家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2016年“国际家庭日”的主题是 全家一起动起来。下列与这一主题不符合的有()A. 小强一家人在饭后愉快地聊天B.小明负责摘菜,妈妈爸爸炒菜,一家人其乐融融C. 小李一家人参加新年登高活动D. 小明嫌妈妈文化低,不让她参加学校的亲子比赛活动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中小学生居家学习,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果差等问题,导致与父母“相看两生厌”。假如你也遇到了这种境况,应 ( )①及时进行有效沟通,树立健康积极心态②处处与父母对着干,以表达自己的不满③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不断挖掘自身优势④帮助父母舒缓情绪,努力构建和谐家庭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让家更美好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通过活动体验,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 生充分表现,积极思维,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得到成长。本节课我们要认识现代 家庭出现矛盾的原因,为构建和谐家庭而出力。初中学生多停留在以前的习惯来 处理家庭关系,或直接采取对抗的消极处理方式,一般很少理性分析家庭问题, 并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知道家庭美德,检索自己具备哪些美德,学会 在家庭生活中调控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协助父母处理好家庭问题, 为构建和谐家庭而努力。通过学习活动体验,我看到了学生对构建和谐家庭的信 心与坚定。总体上达到了我的教学设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