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给物体分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湘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给物体分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湘科版

资源简介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程 科学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认识物体的外部特征,理解什么是分类,并知道分类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经历给定标准和自定标准的分类过程,提升观察、比较、分类能力,并渗透归纳方法。 逐步形成细致认真的习惯,乐于制定不同的标准为物体分类,体会分类活动在生活、学习和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会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难点:注重学生分类思维的培养,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准备五根不同颜色的铅笔,其中带橡皮头的铅笔(削尖的与未削的)各一支,另外有普通铅笔(削尖一支、未削的两支)。 四个容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带盖透明圆筒、带胶塞玻璃试管。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开门见山,直接交待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给物体分类。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分类,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非常有趣且实用的知识点,那就是“给物体分类”。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教室里所有的书籍、文具和玩具都乱七八糟地堆放在一起,找东西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学生A:那肯定会很乱,找东西会很慢! 老师:没错,A同学说得很对。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有序,找东西更快呢? 学生B:我们可以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老师:非常好,B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棒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分类。那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分类呢? 学生C:分类就是把不同的东西按照某种标准分成不同的组。 老师:完全正确!C同学解释得非常清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对物体进行分类呢? 学生D: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找到需要的东西,也可以让环境变得更整洁。 老师:太棒了,D同学说出了分类的两个主要好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分类以及为什么要分类,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操作一下,给教室里的物体进行分类吧!
(二)新课学习
认识分类 (1)出示准备好的五支铅笔,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尝试分类:各小组学生根据比较的结果,将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没有这一特征的另外放在一起。 (3)教师示范分类:例如,以是否带橡皮头为分类标准,展示分类的过程,并帮助学生提炼分类的流程:明确对象、观察比较对象的特征、找出相同和不同、选择分类标准(同一次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依据标准分类。 (4)学生再次分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如按是否削尖、按颜色、按铅笔型号等)将铅笔再次分类。 (5)汇报交流,小结:重点小结一分为二的方法,并强调分类时要明确分类标准。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这些铅笔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出示五支铅笔) 学生A:它们都是铅笔,都可以写字。 学生B:我看到有的铅笔上面有橡皮头,有的没有。 学生C:颜色也不一样,有红色的,有蓝色的。 教师:非常好,大家观察得很仔细。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个有趣的活动——给这些铅笔分类。请各小组的同学根据你们刚才找到的特征,把某一特征相同的铅笔放在一起,而不同的则放在另一边。 (学生开始讨论,动手分类) 教师:好,时间到。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分类结果和理由呢? 学生A:我们组是按照是否带橡皮头来分的。带橡皮头的放在了一起,不带橡皮头的放在了另一边。 教师:非常棒!你们已经掌握了分类的基本思路。现在,老师也来示范一下分类的过程。比如,我们这次以是否带橡皮头为分类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确分类的对象是这些铅笔;接着,我们观察并比较这些铅笔的特征;然后,我们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下来,我们选择一个分类标准,注意同一次分类只能采用同一个标准;最后,我们依据这个标准进行分类。 教师:现在,轮到你们自己来了。请大家按照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比如是否削尖、颜色、铅笔型号等,再次给这些铅笔分类。 教师:时间到。看来大家都完成得不错。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分类结果和采用的分类标准? 学生D:我们组是按照颜色来分的,红色和蓝色的铅笔各放在了一边。 学生E:我们组是按照是否削尖来分的,已经削尖的放在了一起,还没削尖的放在了另一边。 教师:非常精彩!大家不仅学会了分类的方法,还灵活运用了不同的分类标准。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在分类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分类的对象;然后要仔细观察并比较对象的特征;接着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选择一个分类标准(记住同一次只能采用一个标准);最后依据这个标准进行分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分为二”的分类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运用这种方法来整理和归纳信息。
分类练习 (1)提供四个不同的杯子作为分类容器。 (2)放手让学生按自己的一分为二的标准给杯子进行分类。 (3)交流、评价:各小组展示分类结果,并解释分类的标准和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项有趣的分类练习。老师这里准备了四个不同的杯子,我们要用这些杯子来练习如何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杯子,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杯子) 教师:很好,大家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些杯子的不同之处了。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放手一搏,按照你们自己认为合理的一分为二的标准,给这四个杯子进行分类。可以是一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后共同完成。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来思考和分类。 (学生讨论和分类) 教师:时间到!现在请各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分类结果,并解释你们分类的标准和理由。 小组一代表:我们小组是按照颜色来分类的。我们把红色的杯子和蓝色的杯子分为了一组,因为它们都是鲜艳的颜色;而另外两个白色的杯子则被分为了另一组,因为它们的颜色相对素雅。 教师:非常好,你们小组注意到了颜色的不同,并据此进行了分类。这是一个很直观且合理的分类标准。 小组二代表:我们小组则是按照形状来分类的。这两个杯子(指向形状相似的两个杯子)的杯身都比较圆润,所以我们把它们分在了一组;而另外两个杯子(指向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的形状则相对扁平,所以我们把它们分在了另一组。 教师:你们小组的观察很细致,注意到了形状的差异,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分类标准。 小组三代表:我们小组是按照材质来分类的。这两个杯子(指向材质相似的两个杯子)摸起来感觉比较厚重,我们猜它们是陶瓷的;而另外两个杯子(指向材质不同的两个杯子)则感觉比较轻便,我们猜它们是塑料的。 教师:你们的分类很有创意,通过触摸来感知材质的不同,并据此进行分类。虽然你们没有直接确认杯子的材质,但你们的猜测很有道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分类方法。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分类练习非常成功。大家不仅展现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每个人的分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尊重并欣赏这种多样性。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运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讲述科技史:讲述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对动物分类的科技史,让学生体会分类工作由来已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老师:那你们知道吗,《尔雅》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词典,它不仅记录了丰富的词汇,还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史知识,尤其是在动物分类方面。 学生A:老师,我知道《尔雅》是一本很古老的书,但它和动物分类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问得很好,同学。《尔雅》中有一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动植物的描述和分类。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将事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知识整理的需要,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在《尔雅》中,动物被分为了四大类:虫、鱼、鸟、兽,这种分类方式虽然简单,但却为后来的生物分类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B:那《尔雅》里是怎么具体描述和分类动物的呢? 老师:在《尔雅》中,对于动物的描述非常细致。比如,它说“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这句话就明确地将鸟类(禽)和哺乳类(兽)区分开来,基于的是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同时,《尔雅》还进一步将动物细化分类,比如将鸟类中的猛禽如鸱鸮、茅鸱等归为一类,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动物分类的深入思考和细致观察。 学生C:老师,这种分类方式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吗? 老师:当然有。《尔雅》中的动物分类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将复杂的信息有序化、系统化。这种分类思维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生物学中的物种分类、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等,都是分类思想的体现。 老师:所以,同学们,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不妨尝试运用分类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这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效率,还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好了,今天的科技史小课堂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四)课后拓展: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分类方法整理散乱的图书或家中的玩具等物品。同时,简要介绍生活中的垃圾分类方法及其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分类的好习惯。 老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有效地对物品进行分类。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分类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实际应用呢? 学生A:老师,我知道!我们可以把家里的玩具按照不同的类别整理好,比如积木放在一起,娃娃放在一起,这样找起来就方便了。 老师:非常好,学生A,你真的很会应用所学知识呢!确实,家里的玩具、书籍,甚至是衣服,都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有序,还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效率。 学生B:老师,那垃圾分类是不是也是分类的一种应用呢? 老师:对极了,学生B!垃圾分类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类方式。大家知道吗,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厨余垃圾)和干垃圾(其他垃圾)分开处理,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学生C: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垃圾分类呢?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学生C。要做好垃圾分类,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投放要求。比如,废纸、塑料、玻璃等属于可回收物,应该投放到指定的可回收物垃圾桶中;电池、荧光灯管等有害垃圾则需要单独收集,投放到有害垃圾收集点;厨余垃圾则应该投放到湿垃圾桶中,用于生物降解或堆肥处理;而其他无法归入上述类别的垃圾,则属于干垃圾,应投放到干垃圾桶中。 老师: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自己和周围人的垃圾分类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在家里设置不同的垃圾桶,引导家人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在学校或社区里,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D:老师,我明白了!以后我要在家里也做好垃圾分类,还要告诉爸爸妈妈和朋友们一起行动! 老师:非常好,学生D!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养成分类的好习惯,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四、板书设计
给物体分类 颜色、形状、大小、材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物体分类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以及归纳方法。同时,通过讲述科技史和课后拓展等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分类标准的重要性,避免同一次分类时采用多个标准导致分类结果混乱。此外,还应关注学生在分类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情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