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巧用工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湘科版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巧用工具(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湘科版 (1)

资源简介

《巧用工具》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程 科学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多种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及基本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学生能够建立工具的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并能在实践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完成指定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体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各种工具,理解其各自的作用,并学会正确、高效地使用这些工具。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既安全又高效。
三、教学准备
工具类物品:漏斗、钳子、镊子、锤子、卷笔刀、漏勺、剪刀等。 操作类物品:需要削的铅笔、粗细不同的铁丝、棉花、绿豆、黄豆、玻璃弹珠、水瓶等。 辅助物品:水槽、广口瓶、浅口盘、计时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约3分钟)
教师活动: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已认识的工具及其用途。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巩固已学知识。 老师(板书:回顾旧知):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工具,谁能告诉我,你都记住了哪些工具,以及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学生A:老师,我记得我们学习了锤子,它是用来钉钉子或者敲打物体的。 学生B:老师,我们还学了螺丝刀,它可以用来拧紧或者松开螺丝钉。 老师:大家都很厉害,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巧用工具》。
(二)新知学习(约20分钟)
1. 活动一:认识更多工具(约7分钟) 教师活动:分发盘子中的工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并分享结果。 老师:比如这个,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用途?还有,我们应该怎么正确使用它呢? 老师:好,现在我们就来分组,每组都会分到这些工具。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小组讨论,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学生迅速分成几个小组) 学生A:看,这个应该是钳子吧! 学生B:它可以用来夹住东西,还可以剪断一些细线。 学生C:对,我还知道这个叫扳手。 学生D:它是用来拧紧或松开螺丝的。 老师:好了,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分享你们的发现吧。(学生轮流上台分享)
2. 活动二:巧用工具(约13分钟)
任务一:削铅笔 (1)教师活动:演示用卷笔刀削铅笔的方法,要求学生分组尝试并比赛速度。 (2)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削铅笔比赛,体验卷笔刀的便捷性。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个实用的小技能——用卷笔刀削铅笔。大家看好了,我来演示一下正确的操作方法。 老师:首先,我们要把铅笔放进卷笔刀的孔洞里,注意要插得稳一些。然后,轻轻地转动卷笔刀的手柄,不要用力过猛哦,以免把铅笔削断。看,铅笔的笔尖很快就变得又尖又细了。 老师:现在,我要求大家分组进行削铅笔比赛。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能最快地完成这个任务。同时,大家也要体验一下卷笔刀带来的便捷性。(学生组建小组,分派完成任务)
任务二:取红色弹珠 (1)教师活动:展示小碗中的红色弹珠,要求学生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只能用漏勺等工具完成。 (2)学生活动:分组尝试使用漏勺等工具取出红色弹珠,并分享经验。 教师:前面的任务大家都完成得非常好。 教师:看,这里有好多漂亮的弹珠,尤其是这些红色的,是不是特别醒目?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有趣的小游戏,但有个小小的挑战哦——你们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这些红色弹珠,而是要使用我提供的漏勺和其他工具来完成这个任务。大家觉得怎么样,有信心吗?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学生A:我们成功了!原来要这样轻轻晃动才行! 学生B:我们发现,漏勺的孔不能太大,否则弹珠容易漏掉。 学生C:用筷子夹的时候,要耐心,慢慢对准了再夹。 学生D:我们用纸片做的‘小铲子’也很好用,就是需要多练几次才能熟练。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有创意嘛!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身边的工具解决问题。希望以后大家遇到困难时,也能像今天这样,积极思考,勇敢尝试。
任务三:剪断铁丝 (1)教师活动:出示铁丝,要求学生用钳子剪断。先让学生尝试,然后教师演示正确方法。 (2)学生活动:分组练习剪断铁丝,掌握钳子的使用方法。 教师:接下来,这个实验请大家注意,不要直接用手去尝试,那样可能会受伤哦。我们要用到钳子这个工具来完成这项任务。” 教师将钳子分发到每个小组,并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尝试剪断铁丝。学 教师:很好,大家都有勇气尝试,这是值得表扬的。不过,让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更正确的使用方法吧。 教师:看,就是这样。大家要注意,钳子的夹口要夹稳铁丝,然后用力要均匀,这样才能剪得又快又好。 (学生开始分组练习) 学生A:我剪断了!我剪断了 学生B:我也可以了!原来这么简单!
任务四:倒水 (1)教师活动:提供两瓶水量不同的水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将两瓶水调至相同水位。 (2)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漏斗等工具完成任务。 老师:看,我这里有两瓶水,它们的水位明显不同。我们的任务是,利用手边的工具,比如漏斗、量杯等,把这两瓶水的水位调整到完全一样。大家有信心完成这个挑战吗? 老师:好,那么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能想到哪些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记住,团队协作很重要哦! (学生讨论,有的同学动手尝试) 第一组:我们可以先用量杯分别量出两瓶水各自的水量,然后算出它们之间的差值。接着,用这个差值去指导我们从水多的那瓶里倒出多余的水,或者用漏斗小心地往水少的那瓶里加水,直到两瓶水的水位相等。 老师:看来大家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实验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
(三)总结拓展(约7分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的新工具、掌握的操作方法以及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课程即将结束,但在结束之前,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谁能来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认识了哪些新工具?掌握了哪些操作方法?这些工具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学生A:老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如何使用智能语音助手,这是一个特别棒的新工具!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电脑播放音乐、查询天气等,感觉非常神奇! 学生B:是的,而且我还学会了使用屏幕截图工具,以前遇到需要保存的图片或者信息,我还得用手机拍下来,现在直接截图就方便多了,还能保持清晰度呢! 学生C:我还觉得,这些工具不仅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高效,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便捷。比如,用语音助手设置提醒事项,就再也不用担心忘记重要的约会或者任务了。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这些新工具确实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提高自己的效率,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四)拓展活动:布置学生课后观察家中使用的工具,并尝试描述其名称、用途及操作方法。
五、板书设计
巧用工具 一、认识更多工具 漏斗:倒液体 钳子:夹持、剪切 镊子:夹取细小物品 二、巧用工具 削铅笔:卷笔刀 取红色弹珠:漏勺 剪断铁丝:钳子 倒水:漏斗 三、总结与拓展 生活中的工具无处不在 观察家中工具,尝试描述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便利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工具结构、用途、操作方法三者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