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1.(2024七上·杭州期末)某大洲自述: “我在各大洲中面积排列第三,与老四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别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个大洲是____,与“老四”之间的河是____( )A.亚洲 亚马孙河 B.非洲 苏伊士运河C.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D.南极洲 巴拿马运河2.(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面思维导图,序号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①气候②城市③自然资源④风俗习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四张地理知识卡中,对世界典型区域特色概括准确的是( )A.意大利东北部的威尼斯以濒海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成为耕海牧渔的典范B.位于北半球的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C.坐落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瑞士,是个典型的山地之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D.湄公河平原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4.(2024七上·杭州期末)聚落的建筑外贸、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属于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的是( )A.竹楼 B.蒙古包 C.窑洞 D.冰屋5.(2024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A.城市景观改变小,建筑稀疏低矮B.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C.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线密集D.乡村人们的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图《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甲水域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7.该大洲内流量最大的河流和最大的平原分别是( )A.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 B.尼罗河、亚马孙平原C.黄河、东北平原 D.亚马孙河、东欧平原8.(2024七上·杭州期末)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洪都拉斯成为与中国建交的第182个国家。下列说法符合洪都拉斯地理位置(下图)的是( ) A.地处北美洲,东临太平洋 B.地处南美洲,西临大西洋C.地处南美洲,东临大西洋 D.地处北美洲,西临太平洋9.(2024七上·杭州期末)以下对相关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社区居民在投票选举,体现社区发挥了文化方面的服务功能B.一般而言,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要比山区小,形态上没有差别C.绘制地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不可缺少的要素D.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坡度较陡10.(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A.浙江省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B.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C.江苏省某医院的专家与北京同行进行网上会诊D.福建省的藕粉销往海外11.(2024七上·杭州期末)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区域与其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瑞士——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B.日本——傍水而居——水上都市C.肯尼亚——草原人家——现代化牧场D.美国——家住平原——用机械化种庄稼(2024七上·杭州期末)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主。读马赛人的活动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马赛人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合人种13.关于马赛人的生活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②以家族为单位,住着茅草房③羊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④穿着红色的披风,可以驱赶野生动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4七上·杭州期末)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农场都配有大型机械和自动化装置,在农业生产过程多采用“机械播种”“飞机洒药”“机械收割”“自动灌溉”,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下图为美国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4.美国盛产的粮食作物有( )①玉米②橘子③小麦④棉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关于美国大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湖泊提供充足水源②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③受两侧山脉影响,土地起伏不平④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普遍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二照片拍摄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一中的____处。( )A.① B.② C.③ D.④17.甲村的人数、规模都比乙村大,主要原因是甲村(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湿热③地处山区④靠近河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24七上·杭州期末)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据右侧两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③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④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下列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A.非洲和南美洲 B.亚洲和北美洲C.大洋洲和南极洲 D.北美洲和南美洲20.(2024七上·杭州期末)以下属于地形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有( )①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大②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③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④分布在山谷中的乡村聚落的形态一般呈带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1.(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关于各大洲典型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马孙平原—欧洲—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点B.喜马拉雅山脉—亚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C.安第斯山脉—北美洲—与落基山脉一同构成科迪勒拉山系D.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2024七上·杭州期末)观察右图(某大洲局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大洲地跨三个温度带B.该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该大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D.图中①是亚洲与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23.关于图中大平原区域内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里气候炎热多雨,降水丰富,大力发展水稻种植B.这里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C.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D.山地地形,险峰深涧,旅游业发达,该国号称“大山之子”24.(2024七上·杭州期末)关于下侧剖面图中有关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B.②为高原,地表起伏较大,且边缘处比较陡峭C.③为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起伏较大D.④为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广阔平坦25.(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0.6℃②安第斯山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据上图伦敦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伦敦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7.莫斯科降水量比伦敦少,据图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季风影响 D.海陆位置(2024七上·杭州期末)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国际局势的热点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8.该地区主要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黑色人种、伊斯兰教 B.黑色人种、基督教C.黄色人种、佛教 D.白色人种、伊斯兰教29.图中①和②既是大洲的分界线,又是战略交通要道,它们是( )A.①苏伊士运河 ②土耳其海峡B.①巴拿马运河 ②白令海峡C.①苏伊士运河 ②直布罗陀海峡D.①巴拿马运河 ②土耳其海峡30.(2024七上·杭州期末)该地区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三洲”指的是( )A.亚洲、南美洲、北美洲 B.非洲、欧洲、北美洲C.亚洲、非洲、欧洲 D.欧洲、美洲、大洋洲31.(2024七上·杭州期末)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国家名称)B (河流名称)C (山脉名称)D (河流名称)(2)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喜湿润”的农作物,分析乙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3)甲区域南部沿海地带也种植水稻,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水稻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并从人文角度分析其原因。32.(2024七上·杭州期末)【实战经纬网】(1)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点;在北半球的是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点。(2)上述各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 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点。(3)写出A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4)A点在B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吗?33.(2024七上·杭州期末)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近200个国家参会,共商全球气候面临的严峻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会议举行地英国属于 (大洲),该国人种是 ,信仰的宗教是 ,所使用的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B国美国属于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判断),所在的大洲是 ,该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B国总统拜登乘专机参加气候大会,飞越的D洋是 。(3)参会国中国属于的大洲是 (填字母),该大洲的地势特点为 。34.(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确定该平面图方向的是 定向法。(2)写出甲、乙地形部位的名称。甲 ,乙 。(3)该等高线图的等高距是 米,图中甲与丁的相对高度为 米;同一时间甲的气温比丁的气温约低 ℃。(4)丁位于丙的 方向;若丙、丁两地图上距离约6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国界的划分【解析】【分析】亚洲面积最大,为4458万平方公里,非洲第二为3020万平方公里,北美洲第三面积为2422万平方公里因此排除A/B/D,C正确;故答案为: C。【点评】面积第四的大洲为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2.【答案】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比如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①气候属于人文环境,②城市属于人文环境,③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④风俗属于人文环境,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区别。人文环境包括文化、语言、宗教、历史等因素,而自然条件则指的是地理、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差异。3.【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A意大利是欧洲发达国家,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A错误;B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国土面积大,气候多样,降水也具有多样性,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递减,总体而言降水较为丰富,B错误;C瑞士坐落于欧洲,是典型的山国,有大山之子之称,阿尔卑斯山脉是瑞士的主要山脉,C错误;D表述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安第斯山脉坐落于南美洲西岸,属于阿根廷,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4.【答案】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A、竹楼一般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A错误;B、蒙古包分布在温带草原气候,B错误;C、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属于温带气候,C错误;D、冰屋是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属于极地气候,气候寒冷,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气温对墙体的厚度和房间大小也有影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相反,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以起到保温作用。 此外,降雨量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排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例如,江浙一带的民居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因此民居较高,窗户较大,有利于通风防潮;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5.【答案】B【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A、城市景观的改变大,建筑物很高且密集,A错误;B、城市人口的密度大,商店、学校等公共服务多,B正确;C、乡村道路比较稀疏,C错误;D、城市的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间存在多个方面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活动、景观特征、设施配套以及人口结构等方面。 乡村规模相对较小,人口数量较少,通常未达到建制镇的标准 。 城市聚落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多,密度高,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乡村聚落以农业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 城市聚落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如工业、服务业等 。【答案】6.D7.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解析】【点评】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6.根据图中的安第斯山脉和巴西高原,可知该大洲为南美洲,南美洲西部濒临太平洋,因此甲是太平洋,D正确。故答案为:D7.南美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南美洲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A正确。故答案为:A8.【答案】D【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洪都拉斯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北,因此属于北美洲,从地图位置上看,洪都拉斯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洪都拉斯的地理位置。洪都拉斯共和国,简称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9.【答案】C【知识点】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社区功能【解析】【分析】A社区投票选举体现出基层民主自治,没有体现文化方面的服务功能,A错误;B平原土地开阔,地形平坦,坐落于平原的村庄面积较大,山区平坦土地面面积较小,故村庄的面积相对于平原较小,B错误;C地图绘制必要要素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还有标注,C正确;D在等高线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和,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地考查范围较广,需要综合分析。10.【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A、文化交流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传播的过程,浙江省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A正确;B、 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属于人才交流,B错误;C、 江苏省某医院的专家与北京同行进行网上会诊属于信息交流,C错误;D、 福建省的藕粉销往海外属于物产交流,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内涵。文化交流 主要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传播,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它涉及艺术、传统、习俗、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交流。人才交流 是人力资源的互换和共享,旨在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11.【答案】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解析】【分析】A、垂直的生计说的是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在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海拔高处,由于气候极为寒冷,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居民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主,A错误;B、水上都市说的是意大利的城市威尼斯,B错误;C、肯尼亚经济发展落后,牧场是粗放管理,不是现代化的牧场,C错误;D、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高度机械化。【答案】12.B13.D【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马赛人相关知识。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开始向南迁徙。 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大多穿着红色披风,住茅草房,牛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越高,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12.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以黑种人为主,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的中部,属于黑色人种,B正确。故答案为:A13.①因南北半球的降水时间差异,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①正确;②马赛人生活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民居为茅草房,以家族为单位生活,②正确;③牛是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③错误;④马赛人穿着红色的披风,可以驱赶野生动物,④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14.B15.A【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高度机械化。14.美国中部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①③正确,橘子和棉花不属于粮食作物。故答案为:B15.①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经,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①正确;②美国科技发达,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②正确;③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平坦,③错误;④美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④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16.D17.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地形部位,包括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表示山顶。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脊易形成分水岭。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山谷易发育成河流。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等高线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 34 陡崖 :等高线重叠,表示坡度非常陡峭,可能形成瀑布。16.图二当中的人在攀岩,可以得知该地为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区为陡崖,①②③④四个地区当中,只有④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D正确。故答案为:D17.从图中可以看到甲村地形相比乙村更加平坦开阔,位于河流的沿岸,水源充足,因此甲村的人数、规模都比乙村大,①④正确,无法看出甲村的气候比乙村的更湿热,②错误;乙村更靠近山区,③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18.C19.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大洲的位置。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18.①②可以看到世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①错误,②正确;③④根据图2可以看到世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20°N-60°N之间,北纬就是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③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C19.A、非洲和南美洲都被赤道穿过,A正确;B、北美洲没有被赤道穿过,B错误;C、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赤道没有穿过,C错误;D、赤道并没有穿过北美洲,D错误。故答案为:A20.【答案】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①南方地区的民居坡度大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多,不属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①错误;② 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不是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错误;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因此人口分布集中,③正确;④山谷受地形的限制,聚落一般分布在山谷地区,呈条带状,④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比较平坦、海拔比较低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农业;有利于建设交通线;有利于开发资源,能够容纳的人口多。21.【答案】B【知识点】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A、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并非是欧洲,A错误;B、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B正确;C、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C错误;D、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地形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答案】22.B23.B【知识点】大洲和大洋;美国中部平原【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欧洲的地理位置和美国中部平原。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等和亚洲为界。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22.A、根据轮廓可知,该大洲是欧洲,南部并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跨越三个温度带,A错误;B、欧洲的经度范围为9°W向东至66°E,纬度范围为36°N~71°N,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B正确;C、欧洲东部和亚洲接壤,西临大西洋,C错误;D、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B23.A、美国中部大平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炎热多雨说法错误,A错误;B、美国中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B正确;C、美国中部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没有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C错误;D、 山地地形,险峰深涧,旅游业发达,该国号称“大山之子”的是瑞士,D错误。故答案为:B24.【答案】D【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A、①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上,但是内部比较平缓,为高原,A错误;B、②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的起伏很大,为山地,B错误;C、③地区的海拔在200-500米之间,起伏较小,C错误;D、④地区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为平原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平原,其海拔高度通常低于200米,多数区域甚至低于50米,地势极为平坦,视野开阔。 丘陵,海拔高度在200至500米之间,虽然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但地形相对崎岖,起伏明显。 高原,其海拔高度通常在500米以上,地表高耸且平坦,顶部开阔,边缘则由陡峭的山坡界定。 山地,其特征与丘陵相似,但海拔更高,通常在500米以上,地形陡峭,坡度较大。25.【答案】C【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智利——安第斯山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 ②安第斯山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 ; ③安第斯山区的低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 ; 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答案】26.B27.D【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莫斯科【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伦敦的气候类型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距海越远气候越干燥,反之气候湿润。例如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偏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受不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少。26. 伦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种气候的特征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使得其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B正确。故答案为:B27.伦敦位于大西洋的沿岸地区,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多,但是莫斯科距离海洋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小,因此莫斯科降水量比伦敦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D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28.D29.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点评】西亚和北非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这些国家被叫作“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和亚洲之间)之间的航程,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入地中海,从而进入大西洋的唯一门户;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28.该地区为西亚地区和北非地区,主要的人种是白种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D正确。故答案为:D29.①沟通红海和地中海,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是土耳其海峡,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30.【答案】C【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所以有着“三洲五海之地”的称号,C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东的地理位置。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三洲五海”之地,三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31.【答案】(1)加拿大;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湄公河(2)①纬度低(或地处热带),气温高; ②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③河流下游,水源丰富; ④地势平坦,土壤深厚( 或肥沃)。(3)①甲地高度机械化,②生产力水平高,③地广人稀。【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A国位于美国的北部,为加拿大,B河流流经美国的中部,是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C是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D是中南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2)因此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喜湿润”的农作物,可以看到乙区域大部分在20°N以南区域,因此乙区域位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加上河流广布,河流的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3)甲区域位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科技水平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高,生产出的水稻主要是出口,乙区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因素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水平、国家政策、民风民俗等。32.【答案】(1)B;A;C(2)A;C(3)40°N,0°;20°S,20°E(4)东北;西南【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1)东半球范围是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 西半球范围是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北半球范围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 ;南半球范围为赤道(0°纬线)以南为南半球。A点位于北半球,B点的经度在20°W-40°W之间,因此属于西半球,B点的纬度是40°S,因此位于南半球。C点的经度是20°E,纬度是20°S,因此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2)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之间,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A点属于北温带,低纬度的范围是0°-30°,只有C点位于低纬度地区。(3)图中相邻的两条纬线相差20°,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因此A点的纬度是40°N,经度是0°。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E,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S,因此C点的经纬度是(20°S,20°E)。(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 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因此所有的经线都相交南北极点。【点评】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中低高纬度的范围如下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33.【答案】(1)欧洲;白种人;基督教;英语(2)发达国家;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大西洋(3)A;中间高,四周低【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位于欧洲,属于欧洲国家,英国以白种人为主,英国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按照发展水平划分,属于发达国家,美国位于北美洲,C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大洋位于非洲的西部,为大西洋。(3)中国是亚洲国家,A是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点评】欧洲居民主要由白种人构成。 欧洲使用的语言多样,主要包括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德语主要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使用,法语流行于法国及一些其他地区,英语则是国际通用语言,而意大利语则是意大利的官方语言。 欧洲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34.【答案】(1)指向标/方向标/指北针(2)山顶;陡崖(3)100;600;3.6(4)东南;6000【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1)该地图右上角有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因此确定该平面图方向的是指向标定向法。(2)甲位于等高线闭合处,中间高、四周低,属于山峰,乙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区。(3)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因此该地图的等高距是100米,相对高度是两地区的海拔差值,甲的海拔在700,丁的海拔是100米,相对高度是600米,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甲的海拔比丁高600米,因此气温低3.6℃。(4)根据右上角的指向标可知,丁位于丙的东南方向,图中的比例尺换成文字是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0米, 若丙、丁两地图上距离约6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6000米。【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地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 / 1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1.(2024七上·杭州期末)某大洲自述: “我在各大洲中面积排列第三,与老四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别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个大洲是____,与“老四”之间的河是____( )A.亚洲 亚马孙河 B.非洲 苏伊士运河C.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D.南极洲 巴拿马运河【答案】C【知识点】国界的划分【解析】【分析】亚洲面积最大,为4458万平方公里,非洲第二为3020万平方公里,北美洲第三面积为2422万平方公里因此排除A/B/D,C正确;故答案为: C。【点评】面积第四的大洲为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2.(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面思维导图,序号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①气候②城市③自然资源④风俗习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比如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人文环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①气候属于人文环境,②城市属于人文环境,③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④风俗属于人文环境,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区别。人文环境包括文化、语言、宗教、历史等因素,而自然条件则指的是地理、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差异。3.(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四张地理知识卡中,对世界典型区域特色概括准确的是( )A.意大利东北部的威尼斯以濒海的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成为耕海牧渔的典范B.位于北半球的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C.坐落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瑞士,是个典型的山地之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D.湄公河平原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人们的饮食以大米为主【答案】D【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A意大利是欧洲发达国家,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主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威尼斯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A错误;B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国土面积大,气候多样,降水也具有多样性,降水量从东南到西北递减,总体而言降水较为丰富,B错误;C瑞士坐落于欧洲,是典型的山国,有大山之子之称,阿尔卑斯山脉是瑞士的主要山脉,C错误;D表述正确,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安第斯山脉坐落于南美洲西岸,属于阿根廷,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4.(2024七上·杭州期末)聚落的建筑外贸、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下列属于气候寒冷地区传统民居的是( )A.竹楼 B.蒙古包 C.窑洞 D.冰屋【答案】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A、竹楼一般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A错误;B、蒙古包分布在温带草原气候,B错误;C、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属于温带气候,C错误;D、冰屋是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地区,属于极地气候,气候寒冷,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气温对墙体的厚度和房间大小也有影响。在气温较高的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有利于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相反,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以起到保温作用。 此外,降雨量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排水和减少屋顶积雪。例如,江浙一带的民居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因此民居较高,窗户较大,有利于通风防潮;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5.(2024七上·杭州期末) 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描述,最确切的是( )A.城市景观改变小,建筑稀疏低矮B.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C.乡村道路纵横交错,交通线密集D.乡村人们的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答案】B【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A、城市景观的改变大,建筑物很高且密集,A错误;B、城市人口的密度大,商店、学校等公共服务多,B正确;C、乡村道路比较稀疏,C错误;D、城市的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间存在多个方面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活动、景观特征、设施配套以及人口结构等方面。 乡村规模相对较小,人口数量较少,通常未达到建制镇的标准 。 城市聚落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多,密度高,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乡村聚落以农业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 城市聚落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如工业、服务业等 。(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图《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甲水域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7.该大洲内流量最大的河流和最大的平原分别是( )A.亚马孙河、亚马孙平原 B.尼罗河、亚马孙平原C.黄河、东北平原 D.亚马孙河、东欧平原【答案】6.D7.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名称与特点【解析】【点评】南美洲是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6.根据图中的安第斯山脉和巴西高原,可知该大洲为南美洲,南美洲西部濒临太平洋,因此甲是太平洋,D正确。故答案为:D7.南美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南美洲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A正确。故答案为:A8.(2024七上·杭州期末)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洪都拉斯成为与中国建交的第182个国家。下列说法符合洪都拉斯地理位置(下图)的是( ) A.地处北美洲,东临太平洋 B.地处南美洲,西临大西洋C.地处南美洲,东临大西洋 D.地处北美洲,西临太平洋【答案】D【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洪都拉斯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北,因此属于北美洲,从地图位置上看,洪都拉斯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洪都拉斯的地理位置。洪都拉斯共和国,简称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的丰塞卡湾,东、南同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交界,西与危地马拉接壤。9.(2024七上·杭州期末)以下对相关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社区居民在投票选举,体现社区发挥了文化方面的服务功能B.一般而言,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要比山区小,形态上没有差别C.绘制地图,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不可缺少的要素D.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坡度较陡【答案】C【知识点】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社区功能【解析】【分析】A社区投票选举体现出基层民主自治,没有体现文化方面的服务功能,A错误;B平原土地开阔,地形平坦,坐落于平原的村庄面积较大,山区平坦土地面面积较小,故村庄的面积相对于平原较小,B错误;C地图绘制必要要素为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还有标注,C正确;D在等高线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和,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地考查范围较广,需要综合分析。10.(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A.浙江省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B.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C.江苏省某医院的专家与北京同行进行网上会诊D.福建省的藕粉销往海外【答案】A【知识点】社区功能【解析】【分析】A、文化交流是指文化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传播的过程,浙江省的青少年代表到香港进行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A正确;B、 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属于人才交流,B错误;C、 江苏省某医院的专家与北京同行进行网上会诊属于信息交流,C错误;D、 福建省的藕粉销往海外属于物产交流,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内涵。文化交流 主要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传播,旨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它涉及艺术、传统、习俗、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交流。人才交流 是人力资源的互换和共享,旨在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提高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11.(2024七上·杭州期末)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区域与其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瑞士——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B.日本——傍水而居——水上都市C.肯尼亚——草原人家——现代化牧场D.美国——家住平原——用机械化种庄稼【答案】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解析】【分析】A、垂直的生计说的是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在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海拔高处,由于气候极为寒冷,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居民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主,A错误;B、水上都市说的是意大利的城市威尼斯,B错误;C、肯尼亚经济发展落后,牧场是粗放管理,不是现代化的牧场,C错误;D、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高度机械化。(2024七上·杭州期末)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主。读马赛人的活动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马赛人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合人种13.关于马赛人的生活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①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②以家族为单位,住着茅草房③羊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④穿着红色的披风,可以驱赶野生动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2.B13.D【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马赛人相关知识。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开始向南迁徙。 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大多穿着红色披风,住茅草房,牛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越高,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12.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以黑种人为主,马赛人生活在非洲的中部,属于黑色人种,B正确。故答案为:A13.①因南北半球的降水时间差异,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①正确;②马赛人生活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民居为茅草房,以家族为单位生活,②正确;③牛是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③错误;④马赛人穿着红色的披风,可以驱赶野生动物,④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杭州期末)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农场都配有大型机械和自动化装置,在农业生产过程多采用“机械播种”“飞机洒药”“机械收割”“自动灌溉”,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下图为美国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4.美国盛产的粮食作物有( )①玉米②橘子③小麦④棉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5.关于美国大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湖泊提供充足水源②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③受两侧山脉影响,土地起伏不平④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普遍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14.B15.A【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高度机械化。14.美国中部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①③正确,橘子和棉花不属于粮食作物。故答案为:B15.①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经,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①正确;②美国科技发达,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②正确;③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平坦,③错误;④美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④错误。故答案为:A(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二照片拍摄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一中的____处。( )A.① B.② C.③ D.④17.甲村的人数、规模都比乙村大,主要原因是甲村(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湿热③地处山区④靠近河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16.D17.C【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可以识别出不同的地形部位,包括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表示山顶。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脊易形成分水岭。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山谷易发育成河流。 鞍部 :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等高线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 34 陡崖 :等高线重叠,表示坡度非常陡峭,可能形成瀑布。16.图二当中的人在攀岩,可以得知该地为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区为陡崖,①②③④四个地区当中,只有④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D正确。故答案为:D17.从图中可以看到甲村地形相比乙村更加平坦开阔,位于河流的沿岸,水源充足,因此甲村的人数、规模都比乙村大,①④正确,无法看出甲村的气候比乙村的更湿热,②错误;乙村更靠近山区,③错误。故答案为:C(2024七上·杭州期末)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据右侧两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②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③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④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下列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A.非洲和南美洲 B.亚洲和北美洲C.大洋洲和南极洲 D.北美洲和南美洲【答案】18.C19.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人口密集区和稀疏区【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大洲的位置。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18.①②可以看到世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①错误,②正确;③④根据图2可以看到世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20°N-60°N之间,北纬就是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③正确,④错误。故答案为:C19.A、非洲和南美洲都被赤道穿过,A正确;B、北美洲没有被赤道穿过,B错误;C、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赤道没有穿过,C错误;D、赤道并没有穿过北美洲,D错误。故答案为:A20.(2024七上·杭州期末)以下属于地形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有( )①南方地区的居民屋顶坡度大②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③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④分布在山谷中的乡村聚落的形态一般呈带状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分析】①南方地区的民居坡度大是因为南方地区降水多,不属于地形对人类活动影响,①错误;② 平原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不是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错误;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因此人口分布集中,③正确;④山谷受地形的限制,聚落一般分布在山谷地区,呈条带状,④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比较平坦、海拔比较低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大,有利于发展农业;有利于建设交通线;有利于开发资源,能够容纳的人口多。21.(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关于各大洲典型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亚马孙平原—欧洲—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点B.喜马拉雅山脉—亚洲—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C.安第斯山脉—北美洲—与落基山脉一同构成科迪勒拉山系D.巴西高原—南美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答案】B【知识点】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解析】【分析】A、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并非是欧洲,A错误;B、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B正确;C、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C错误;D、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地形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2024七上·杭州期末)观察右图(某大洲局部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该大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大洲地跨三个温度带B.该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该大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D.图中①是亚洲与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23.关于图中大平原区域内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特色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这里气候炎热多雨,降水丰富,大力发展水稻种植B.这里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C.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D.山地地形,险峰深涧,旅游业发达,该国号称“大山之子”【答案】22.B23.B【知识点】大洲和大洋;美国中部平原【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欧洲的地理位置和美国中部平原。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面。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等和亚洲为界。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22.A、根据轮廓可知,该大洲是欧洲,南部并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跨越三个温度带,A错误;B、欧洲的经度范围为9°W向东至66°E,纬度范围为36°N~71°N,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B正确;C、欧洲东部和亚洲接壤,西临大西洋,C错误;D、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答案为:B23.A、美国中部大平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炎热多雨说法错误,A错误;B、美国中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B正确;C、美国中部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没有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C错误;D、 山地地形,险峰深涧,旅游业发达,该国号称“大山之子”的是瑞士,D错误。故答案为:B24.(2024七上·杭州期末)关于下侧剖面图中有关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山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缓B.②为高原,地表起伏较大,且边缘处比较陡峭C.③为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起伏较大D.④为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广阔平坦【答案】D【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A、①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上,但是内部比较平缓,为高原,A错误;B、②地区的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的起伏很大,为山地,B错误;C、③地区的海拔在200-500米之间,起伏较小,C错误;D、④地区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为平原地区,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平原,其海拔高度通常低于200米,多数区域甚至低于50米,地势极为平坦,视野开阔。 丘陵,海拔高度在200至500米之间,虽然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但地形相对崎岖,起伏明显。 高原,其海拔高度通常在500米以上,地表高耸且平坦,顶部开阔,边缘则由陡峭的山坡界定。 山地,其特征与丘陵相似,但海拔更高,通常在500米以上,地形陡峭,坡度较大。25.(2024七上·杭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0.6℃②安第斯山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智利——安第斯山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 ②安第斯山区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 ; ③安第斯山区的低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 ; 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据上图伦敦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伦敦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7.莫斯科降水量比伦敦少,据图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季风影响 D.海陆位置【答案】26.B27.D【知识点】世界的气候的分布;莫斯科【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伦敦的气候类型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距海越远气候越干燥,反之气候湿润。例如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偏多;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受不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少。26. 伦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这种气候的特征表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使得其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B正确。故答案为:B27.伦敦位于大西洋的沿岸地区,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多,但是莫斯科距离海洋远,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小,因此莫斯科降水量比伦敦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D正确。故答案为:D(2024七上·杭州期末)波斯湾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国际局势的热点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8.该地区主要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黑色人种、伊斯兰教 B.黑色人种、基督教C.黄色人种、佛教 D.白色人种、伊斯兰教29.图中①和②既是大洲的分界线,又是战略交通要道,它们是( )A.①苏伊士运河 ②土耳其海峡B.①巴拿马运河 ②白令海峡C.①苏伊士运河 ②直布罗陀海峡D.①巴拿马运河 ②土耳其海峡【答案】28.D29.A【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点评】西亚和北非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这些国家被叫作“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大大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和亚洲之间)之间的航程,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入地中海,从而进入大西洋的唯一门户;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一部分。28.该地区为西亚地区和北非地区,主要的人种是白种人,主要信仰伊斯兰教,D正确。故答案为:D29.①沟通红海和地中海,为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是土耳其海峡,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30.(2024七上·杭州期末)该地区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三洲”指的是( )A.亚洲、南美洲、北美洲 B.非洲、欧洲、北美洲C.亚洲、非洲、欧洲 D.欧洲、美洲、大洋洲【答案】C【知识点】大洲和大洋【解析】【分析】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黑海、地中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所以有着“三洲五海之地”的称号,C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中东的地理位置。中东地区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三洲五海”之地,三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31.(2024七上·杭州期末)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国家名称)B (河流名称)C (山脉名称)D (河流名称)(2)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喜湿润”的农作物,分析乙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3)甲区域南部沿海地带也种植水稻,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水稻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并从人文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加拿大;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湄公河(2)①纬度低(或地处热带),气温高; ②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③河流下游,水源丰富; ④地势平坦,土壤深厚( 或肥沃)。(3)①甲地高度机械化,②生产力水平高,③地广人稀。【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解析】【分析】(1)A国位于美国的北部,为加拿大,B河流流经美国的中部,是美国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C是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D是中南半岛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2)因此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喜湿润”的农作物,可以看到乙区域大部分在20°N以南区域,因此乙区域位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加上河流广布,河流的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生长。(3)甲区域位于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科技水平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高,生产出的水稻主要是出口,乙区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因素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科技水平、国家政策、民风民俗等。32.(2024七上·杭州期末)【实战经纬网】(1)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点;在北半球的是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点。(2)上述各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是 点,位于低纬度的是 点。(3)写出A点的经纬度 ,C点的经纬度 。(4)A点在B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吗?【答案】(1)B;A;C(2)A;C(3)40°N,0°;20°S,20°E(4)东北;西南【知识点】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1)东半球范围是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 西半球范围是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北半球范围是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 ;南半球范围为赤道(0°纬线)以南为南半球。A点位于北半球,B点的经度在20°W-40°W之间,因此属于西半球,B点的纬度是40°S,因此位于南半球。C点的经度是20°E,纬度是20°S,因此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2)北温带的范围是23.5°N-66.5°N之间,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A点属于北温带,低纬度的范围是0°-30°,只有C点位于低纬度地区。(3)图中相邻的两条纬线相差20°,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因此A点的纬度是40°N,经度是0°。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E,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S,因此C点的经纬度是(20°S,20°E)。(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B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 两位同学分别从A、C两点沿各自的经线一直往北走,能在北极会合,因此所有的经线都相交南北极点。【点评】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中低高纬度的范围如下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33.(2024七上·杭州期末)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近200个国家参会,共商全球气候面临的严峻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会议举行地英国属于 (大洲),该国人种是 ,信仰的宗教是 ,所使用的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B国美国属于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判断),所在的大洲是 ,该洲与C洲的分界线是 ,B国总统拜登乘专机参加气候大会,飞越的D洋是 。(3)参会国中国属于的大洲是 (填字母),该大洲的地势特点为 。【答案】(1)欧洲;白种人;基督教;英语(2)发达国家;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大西洋(3)A;中间高,四周低【知识点】大洲和大洋;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世界主要语言及分布;世界主要宗教及分布【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位于欧洲,属于欧洲国家,英国以白种人为主,英国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按照发展水平划分,属于发达国家,美国位于北美洲,C是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大洋位于非洲的西部,为大西洋。(3)中国是亚洲国家,A是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多平原,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点评】欧洲居民主要由白种人构成。 欧洲使用的语言多样,主要包括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等。德语主要在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使用,法语流行于法国及一些其他地区,英语则是国际通用语言,而意大利语则是意大利的官方语言。 欧洲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34.(2024七上·杭州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确定该平面图方向的是 定向法。(2)写出甲、乙地形部位的名称。甲 ,乙 。(3)该等高线图的等高距是 米,图中甲与丁的相对高度为 米;同一时间甲的气温比丁的气温约低 ℃。(4)丁位于丙的 方向;若丙、丁两地图上距离约6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米。【答案】(1)指向标/方向标/指北针(2)山顶;陡崖(3)100;600;3.6(4)东南;6000【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解析】【分析】(1)该地图右上角有指向标,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因此确定该平面图方向的是指向标定向法。(2)甲位于等高线闭合处,中间高、四周低,属于山峰,乙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地区。(3)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因此该地图的等高距是100米,相对高度是两地区的海拔差值,甲的海拔在700,丁的海拔是100米,相对高度是600米,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甲的海拔比丁高600米,因此气温低3.6℃。(4)根据右上角的指向标可知,丁位于丙的东南方向,图中的比例尺换成文字是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000米, 若丙、丁两地图上距离约6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6000米。【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地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等高线重叠。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