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34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34张PPT)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地球的宇宙环境
The cosmic environment of the earth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
01.地球在宇宙中
02.人类的太空探索
1、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
2、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3、运用资料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目标
/ 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The position of the earth in the universe
自学任务一:地球在宇宙中
1、太阳是一颗 星。太阳吸引着 星、小行星、 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 。
2、太阳系是 的一小部分,而 也只是茫茫宇宙的一小部分。
3、太阳系有 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 、 、 、 、 、 、 、 、
A
B
C
D
E
F
G
H
I
4、读右图明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什么是宇宙?
概念:地理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 ,是人类目前所能观测到的最大物质体系。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淮南子·原道训》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总称,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
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宇宙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宇宙
1
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
空间站、
星际探测器
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认识宇宙的主要成员
2
恒星
球状或类球状
由炽热气体组成
能自己发光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行星
近似球状
环绕恒星运行
本身不能发光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卫星
大小差别很大
环绕行星运转
本身不能发光
月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银河系是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
庞大恒星系统
银河系
认识天体系统 (地理图册)
3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太阳系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认识天体系统
3
地月系
E-Moon system
中心天体:地球
绕转天体:月球
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 …
… …
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木 星
土 星
天 王 星
海 王 星
小行星带
巨行星
类地行星
远日行星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认识天体系统
3
当堂检测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统。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天体系统的正中央 B.地球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
C.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行星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2.晴朗的夜空,能够看到的大部分天体是( )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慧星
C
A
当堂检测
2022年11月8日,天空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全食的古铜色“红月亮”,更难得一见的是,月食的同时还发生了“月掩天王星”的罕见天象。如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完成3~4题。
3.天王星属于( )
A.卫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4.下列天体系统不包含月球的是(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C
B
地球普通性与特殊性
The gener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earth
普通性:地球与其他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公转轨道都近似圆形,都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特殊性:然而,地球又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根据人类目前所掌握的宇宙信息,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1)材料一:太阳目前,正值壮年,可以稳定发光
材料二:如下图,八大行星运行轨道
①有稳定的光照
活动探究: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4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外部条件:
自身条件: ③日地距离适中 存在适宜的温度
④存在液态水的分布
行星 距日距离 (以日地距离为1计算) 表面平均温度/℃
金星 0.72 >400
地球 1 15
火星 1.52 -63
(2)读图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条件。
活动探究: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4
自身条件:
⑤ 存在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厚度、成分)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与地球 质量相比 0.06 0.82 1 0.11 317.83 95.16 14.54 17.15
大气层 厚度 几乎 没有 较地球薄 适中 较薄 非常厚 较厚 厚 厚
大气 成分 二氧化碳为主 有氧气 二氧化碳为主 氢和氦 氢和氦 氢和氦 甲烷为主
(3)读图表,比较地球与金星、火星的质量与体积,简要说明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大气条件。
活动探究: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
4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
安全的宇宙环境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
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中年时期,状态稳定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大气条件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Conditions for life on earth
地球内部结晶水汽;日地距离适中。存在液态水的分布
水分条件
当堂检测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位于太阳系之中
B.地球是太阳的八大行星之一
C.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和火星
D.八大行星皆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6.目前为止,人类还未在太阳系其他星体发现生命存在的痕迹,因此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有( )
①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气温适合人类居住 ②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③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着安全的宇宙环境 ④地球有大气层起保护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A
/ 02
人类的太空探索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飞行。 “斯普特尼克1号”在轨运行了92天,绕地球飞行约1400圈,运转了六千万公里,最后于1958年1月4日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烧毁,从此宣告人类航天时代的到来。
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一直在尝试探索太空的奥秘。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进展
1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少校乘东方1号在绕地球飞行一圈,用时108分钟。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上天的航天员。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进展
1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安全降落到月球,两位人类成员第一次踏足另一颗星球的表面。他们在月球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文明迈出的一大步。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进展
1
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发射成功
旅行者号探测器是美国研制并建造的外层星系空间探测器,共发射两颗。
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哈勃空间光学望远镜能更精确、更详细地观测和记录天文现象。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进展
1
1990年,美国哈勃空间光学望远镜成功发射
1997年 ,人类第一台火星车 “旅居者号”登陆火星。
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成立
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进展
1
我国的太空探索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我国的太空探索取得怎样的成就?
东方红一号——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昼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东方红”乐曲和遥测信号,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宇宙空间。 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2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第一次实现载人航天。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10月16日,在完成21小时23分的太空飞行后,在内蒙古中部返回着陆。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2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使命,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2
“中国天眼”的学名是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不同于常见的通过可见光进行观测的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通过接收宇宙中不可见的无线电波来“观测”宇宙。射电天文学的推动人类认识宇宙起源、生命起源。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2
2022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成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建成。2024年4月25日,国旗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载进入中国空间站,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太空传递和在轨展示。 4月26日,神舟十八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2024年4月28日,神十七、神十八乘组进行交接仪式,移交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2
认识我国的航天家族
探月工程
“嫦娥”系列
月球车
“玉兔”系列
行星探测器
“天问”系列
火星车
“祝融”系列
空间实验平台
“天宫”系列
载人飞船
“神舟”系列
实验舱
“问天”系列
探日工程
“羲和”系列
我国太空探索成就
2
(1)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2)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3)通过太空探索,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4)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5)彰显国力,提高民族自信
……
分析太空探索的意义
3
当堂检测
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完成7~8题。
7.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
A.嫦娥一号 B.神州五号 C.神州七号 D.东方红一号
8.太空探索有利于( )
①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 ②促进新资源的开发
③ 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④人类能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9.人类登陆月球可能面临的困难是( )
A.温差变小 B.氧气充足 C.超重现象 D.无液态的水 、氧气等
D
D
D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探月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实现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和采样。此次任务一旦成功,中国将成为首个成功实现对月球背面采样的国家。据此完成9~10 题。
9.下列对月球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气稀薄,太空辐射强 B.重力只有地球的1/6
C.表面温度变化较为剧烈 D.液态水、能源较充足
10.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探月活动,掀起新一轮探月热潮。在探索月球的同时,各国也应重视对月球的保护。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制定环境保护公约 ②减少对月球的探索
③加强各国技术攻关合作 ④运送垃圾到更远的太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