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关于我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C.北回归线穿过北部,热带面积广D.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北临北冰洋【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A、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正确;B、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而非台湾海峡,B错误;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热带面积较少,C错误;D、我国与北冰洋不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但不属于我国的内海。2.(2023八上·巧家期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日本、菲律宾 B.越南、朝鲜C.俄罗斯、印度 D.蒙古、越南【答案】B【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A、日本、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A错误;B、越南、朝鲜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B正确;C、俄罗斯、印度与我国陆上相邻,C错误;D、蒙古与我国只有陆上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望的有6个。3.(2023八上·巧家期中)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 )A.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海域【解析】【分析】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濒临的四个海洋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2023八上·巧家期中)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A.台湾省 B.福建省 C.甘肃省 D.广东省【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A、台湾西部濒临台湾海峡,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A正确;B、福建省东部濒临台湾海峡,B错误C、甘肃省深居内陆,C错误D、广东省南部濒临南海,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查阅我国行政区划图,可以看到我国东部沿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有12个。(2023八上·巧家期中)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下图表示我国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 )A.少儿人口、劳动力人口 B.少儿人口、老年人口C.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 D.只有老年人口6.针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进一步(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加快奔小康的步伐C.提倡晚婚晚育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答案】5.B6.D【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被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5.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 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B正确。故答案为:B6.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不断严重,为此社会应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育,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图是我国发行过的有关少数民族的邮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上图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 )A.藏族 B.傣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8.该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答案】7.A8.C【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点评】 藏族服饰的特点:长袖、大襟、长靴等。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天多穿长袖长袍,腰前系彩色花纹的围裙。7.图中的人物身穿藏袍,是藏族,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8.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9.(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分布特点的是( )A. B. C. D. 【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图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读图解答即可.10.(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低平B.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多样D.地形类型单一,以高原为主【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A、我国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A错误;B、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正确;C、我国东部地区多平原,C错误D、我国地形类型多样,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1.(2023八上·巧家期中)“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是我国哪个平原的真实写照?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答案】C【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密布,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河湖众多。12.(2023八上·巧家期中)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A、“蜀”是四川的简称,蜀道难反映的是四川的地形崎岖,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四川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地形复杂。13.(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下列关于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区域在北方 B.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C.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D.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不大【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A、我国1月气温最高区域在南方,A错误;B、我国冬季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B错误,C、我国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C正确D、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南北差异较大。14.(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下图),昆明市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亚热带【答案】D【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云南昆明地处亚热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亚热带主要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a线表示的年等降水量是(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16.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海口 B.武汉 C.兰州 D.乌鲁木齐17.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①东部多,西部少②北部多,南部少③从东北平原向西南山地逐渐减少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5.C16.A17.B【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点评】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5.a线表示的是年等降水量800毫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6.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海口、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海口,最少的是乌鲁木齐。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受海陆位置、夏季风的影响,空间分布特征是东部多,西部少,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①④正确;故答案为:B。18.(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干湿地区与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地区——森林和草原 B.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C.半湿润地区——温带草原 D.湿润地区——森林【答案】D【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A、干旱地区是荒漠、戈壁,A错误B、半干旱地区是温带草原,B错误C、半湿润地区是森林草原,C错误D、湿润地区是森林,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气候的干湿情况,我国划分了四类地区,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为主。(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均向东注入太平洋 B.河流的水源补给均来自降水C.外流区河流分布密集 D.内流区河流多分布在季风区20.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1.有关丙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注入北冰洋 B.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C.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流量大,汛期长【答案】19.C20.A21.C【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解析】【点评】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部。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长江。19.A.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太平洋,而非全部,A错误;B.我国大多数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少部分来自冰雪融水,B错误C.外流区河流众多,分布密集,C正确;D.内流区河流多分布在非季风区,D错误故答案为:C。20.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河流普遍结冰,结冰期长短不同,越往北,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由图可知,甲乙丙丁中纬度最高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1.丙河流位于新疆南部,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2.(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D【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干旱、台风属于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23.(2023八上·巧家期中)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洪涝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B.台风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C.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内D.寒潮首先影响到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答案】A【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A、洪涝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多而集中,A错误B、台风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B正确,C、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山区内,坡度较陡,具有强大破坏力,C正确,D、我国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寒潮天气,西北和北方地区首先受到影响,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2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A.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B.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代D.耕地总面积居世界首位25.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答案】24.B25.D【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一准河为界 ,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发展畜牧业。沙漠、戈壁、 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2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种类齐全,但比例不均衡,其中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5.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占用耕地发展工业和毁林开荒都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6.(2023八上·巧家期中)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多C.南方多,北方少 D.南方少,北方多【答案】A【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少,因而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夏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2023八上·巧家期中)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北京位于( )A.丰水带 B.多水带 C.少水带 D.平水带28.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 )A.华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29.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建设的重大工程是(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C.西气东输工程 D.三峡工程【答案】27.D28.C29.B【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析】【点评】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27.由图可知,北京位于平水带,因而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8.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总体来看,南丰北缺,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水资源最匮乏。因而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9.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状况,我国正在试行南水北调工程。因而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0.(2023八上·巧家期中)为了保障我国自然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 )①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采取措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提高劳动力数量 ④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不足。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都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而迅速增加人口会加剧资源紧张问题。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31.(2023八上·巧家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8月28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2023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浙江德清举行。规范使用地图,是每一位中国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尊重。材料二: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1)我国疆域辽阔,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填序号),纬度最低的是 (填序号)。(3)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要有国家领土主权意识,要了解祖国疆域范围,如领土最北端在 (填省份名称)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4)第十九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市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答案】(1)北温(2)③;①(3)黑龙江;帕米尔高原(4)浙【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1)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故答案为:北温(2)我国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距离长,图中对应③,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单位。故答案为:③;①(3)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故答案为:黑龙江;帕米尔高原(4)杭州是所在的省份是浙江省,简称为浙。故答案为:浙【点评】我国疆域辽阔,地图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32.(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①是位于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 山。(2)山脉③是位于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呈 走向,其右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3)⑤ 盆地内部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 和盆地为主。【答案】(1)祁连(2)大兴安岭;东北—西南;东北平原(3)塔里木(4)高原【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祁连山;故答案为:祁连(2)山脉③是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右侧是东北平原。故答案为:大兴安岭、东北—西南、东北平原(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对应的是⑤故答案为:塔里木(4)我国第二阶梯上的地形一高原和盆地为主,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故答案为:高原【点评】山脉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33.(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候复杂多样和 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② ③ (3)图中②、③两种气候大致以 一线为界。(4)④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5)图中箭头A、B代表了我国夏季盛行的两种风向,箭头A的风向为 ,箭头B是来自 洋的西南风。【答案】(1)季风气候显著(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秦岭—淮河(4)海陆位置(5)东南风;印度【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分析】(1)我国的气候特征主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答案为: 季风气候显著(2)图中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季候,故答案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大致一秦岭—淮河线为界故答案为:秦岭—淮河(4)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远离海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答案为:海陆位置(5)图中B代表的是夏季盛行的西南风,来自印度洋,A代表的是东南风,来自太平洋故答案为:东南风;印度【点评】我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34.(2023八上·巧家期中)《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曲折东流,注入B 海。(2)长江上、中游分界点A是 ,下游地区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有“ ”之称。(3)图示湖泊②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③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4)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 (上游/中游/下游)河段。(5)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问题。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针对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条治理长江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唐古拉;东(2)宜昌;黄金水道(3)鄱阳湖;武汉(4)上游(5)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污染等【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解析】【分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故答案为:唐古拉;东(2)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宜昌,长江因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故答案为:宜昌;黄金水道(3)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③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故答案为:鄱阳湖;武汉(4)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游,被誉为水能宝库。故答案为:上游(5)长江的治理措施有: 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污染等。故答案为: 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污染等【点评】长江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35.(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划分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① ,黄河最终注入A 海。(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段流经 (填地形区)。(3)黄河下游支流减少,流域面积变小的原因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 ”景观。(4)a、b、c河段中,不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5)下列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加固黄河大堤C.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修建分洪蓄洪工程【答案】(1)河口;渤(2)中;黄土高原(3)地上河(4)b(5)C【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1)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河口,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故答案案为:河口;渤(2)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故答案为:中;黄土高原(3)黄河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故答案为:地上河(4)凌汛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河流有结冰期,二是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时。图中b的流向相反,不易形成凌汛。故答案案为:b(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黄河中游地区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是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约2亿吨。36.(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 ,C以 为主的耕地, D以 为主的耕地(2)C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于 区(填干湿地区)。(3)林地主要分布在 、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4)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确立的基本国策是____。A.实行计划生育B.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C.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D.依照有关土地法规进行管理【答案】(1)草地;水田;旱地(2)湿润(3)东北(4)C【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区,以草地为主,C是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D是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故答案为:草地;水田;旱地(2)我国C南方地区主要是湿润区故答案为:湿润(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 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故答案为:东北(4)我国关于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1 / 1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1.(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关于我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C.北回归线穿过北部,热带面积广D.是海陆兼备的国家,北临北冰洋2.(2023八上·巧家期中)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日本、菲律宾 B.越南、朝鲜C.俄罗斯、印度 D.蒙古、越南3.(2023八上·巧家期中)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 )A.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4.(2023八上·巧家期中)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A.台湾省 B.福建省 C.甘肃省 D.广东省(2023八上·巧家期中)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少儿(0~14岁)人口、劳动力(15~59岁)人口和老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下图表示我国2010年和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 )A.少儿人口、劳动力人口 B.少儿人口、老年人口C.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 D.只有老年人口6.针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进一步( )A.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B.加快奔小康的步伐C.提倡晚婚晚育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图是我国发行过的有关少数民族的邮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上图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 )A.藏族 B.傣族 C.壮族 D.维吾尔族8.该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9.(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分布特点的是( )A. B. C. D. 10.(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低平B.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多样D.地形类型单一,以高原为主11.(2023八上·巧家期中)“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是我国哪个平原的真实写照?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12.(2023八上·巧家期中)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C.云南省位于边疆 D.贵州省晴天较多13.(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下列关于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最高区域在北方 B.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C.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D.我国南北气温差异不大14.(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下图),昆明市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亚热带(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图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a线表示的年等降水量是(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16.下列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A.海口 B.武汉 C.兰州 D.乌鲁木齐17.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①东部多,西部少②北部多,南部少③从东北平原向西南山地逐渐减少④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干湿地区与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地区——森林和草原 B.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C.半湿润地区——温带草原 D.湿润地区——森林(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9.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均向东注入太平洋 B.河流的水源补给均来自降水C.外流区河流分布密集 D.内流区河流多分布在季风区20.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1.有关丙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注入北冰洋 B.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C.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D.流量大,汛期长22.(2023八上·巧家期中)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 ②滑坡 ③台风 ④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3.(2023八上·巧家期中)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洪涝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B.台风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C.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山区内D.寒潮首先影响到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2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 )A.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小B.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C.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比例均衡代D.耕地总面积居世界首位25.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正确的做法是( )A.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B.大量占用耕地,发展工业C.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D.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26.(2023八上·巧家期中)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 )A.夏秋多,冬春少 B.夏秋少,冬春多C.南方多,北方少 D.南方少,北方多(2023八上·巧家期中)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北京位于( )A.丰水带 B.多水带 C.少水带 D.平水带28.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是( )A.华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29.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建设的重大工程是(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C.西气东输工程 D.三峡工程30.(2023八上·巧家期中)为了保障我国自然资源的供给,我们应该( )①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采取措施,促进人口迅速增长,提高劳动力数量 ④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1.(2023八上·巧家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8月28日,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2023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在浙江德清举行。规范使用地图,是每一位中国人对历史和现实的尊重。材料二: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1)我国疆域辽阔,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填序号),纬度最低的是 (填序号)。(3)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要有国家领土主权意识,要了解祖国疆域范围,如领土最北端在 (填省份名称)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4)第十九届亚运会举办地——杭州市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32.(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①是位于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上的 山。(2)山脉③是位于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呈 走向,其右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3)⑤ 盆地内部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4)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以 和盆地为主。33.(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候复杂多样和 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② ③ (3)图中②、③两种气候大致以 一线为界。(4)④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5)图中箭头A、B代表了我国夏季盛行的两种风向,箭头A的风向为 ,箭头B是来自 洋的西南风。34.(2023八上·巧家期中)《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曲折东流,注入B 海。(2)长江上、中游分界点A是 ,下游地区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有“ ”之称。(3)图示湖泊②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③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 。(4)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 (上游/中游/下游)河段。(5)近年来,长江流域出现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问题。我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针对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条治理长江的合理化建议: 。35.(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划分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① ,黄河最终注入A 海。(2)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段流经 (填地形区)。(3)黄河下游支流减少,流域面积变小的原因是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 ”景观。(4)a、b、c河段中,不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5)下列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A.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B.下游加固黄河大堤C.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修建分洪蓄洪工程36.(2023八上·巧家期中)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 ,C以 为主的耕地, D以 为主的耕地(2)C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于 区(填干湿地区)。(3)林地主要分布在 、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4)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确立的基本国策是____。A.实行计划生育B.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C.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D.依照有关土地法规进行管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A、从半球位置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A正确;B、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而非台湾海峡,B错误;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热带面积较少,C错误;D、我国与北冰洋不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但不属于我国的内海。2.【答案】B【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解析】【分析】A、日本、菲律宾与我国隔海相望,A错误;B、越南、朝鲜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B正确;C、俄罗斯、印度与我国陆上相邻,C错误;D、蒙古与我国只有陆上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隔海相望的有6个。3.【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海域【解析】【分析】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濒临的四个海洋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答案】A【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A、台湾西部濒临台湾海峡,东部直接濒临太平洋,A正确;B、福建省东部濒临台湾海峡,B错误C、甘肃省深居内陆,C错误D、广东省南部濒临南海,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查阅我国行政区划图,可以看到我国东部沿海的省级行政区域有12个。【答案】5.B6.D【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解析】【点评】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被认为进入老龄化社会。5.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比重增加的是 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B正确。故答案为:B6.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不断严重,为此社会应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育,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7.A8.C【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风情【解析】【点评】 藏族服饰的特点:长袖、大襟、长靴等。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天多穿长袖长袍,腰前系彩色花纹的围裙。7.图中的人物身穿藏袍,是藏族,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8.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9.【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D图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读图解答即可.10.【答案】B【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A、我国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A错误;B、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正确;C、我国东部地区多平原,C错误D、我国地形类型多样,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1.【答案】C【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密布,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充沛,河湖众多。12.【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A、“蜀”是四川的简称,蜀道难反映的是四川的地形崎岖,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四川位于我国一、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地形复杂。13.【答案】C【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A、我国1月气温最高区域在南方,A错误;B、我国冬季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B错误,C、我国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C正确D、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跨纬度广,冬季气温南北差异较大。14.【答案】D【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解析】【分析】读图可知,云南昆明地处亚热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亚热带主要包括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答案】15.C16.A17.B【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点评】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5.a线表示的是年等降水量800毫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6.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海口、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海口,最少的是乌鲁木齐。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受海陆位置、夏季风的影响,空间分布特征是东部多,西部少,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①④正确;故答案为:B。18.【答案】D【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解析】【分析】A、干旱地区是荒漠、戈壁,A错误B、半干旱地区是温带草原,B错误C、半湿润地区是森林草原,C错误D、湿润地区是森林,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根据气候的干湿情况,我国划分了四类地区,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为主。【答案】19.C20.A21.C【知识点】我国内流、外流河的分界;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解析】【点评】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是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部。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长江。19.A.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太平洋,而非全部,A错误;B.我国大多数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少部分来自冰雪融水,B错误C.外流区河流众多,分布密集,C正确;D.内流区河流多分布在非季风区,D错误故答案为:C。20.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寒冷,河流普遍结冰,结冰期长短不同,越往北,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由图可知,甲乙丙丁中纬度最高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1.丙河流位于新疆南部,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2.【答案】D【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干旱、台风属于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23.【答案】A【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解析】【分析】A、洪涝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多而集中,A错误B、台风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B正确,C、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山区内,坡度较陡,具有强大破坏力,C正确,D、我国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容易发生寒潮天气,西北和北方地区首先受到影响,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答案】24.B25.D【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农牧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生态农业)【解析】【点评】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少而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比较多,后备耕地不足。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以秦岭一准河为界 ,北方为旱地,南方为水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发展畜牧业。沙漠、戈壁、 永久石山和冰川等难以利用土地通常分布在西部内陆,该地的土地利用率较低。24.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是耕地比重小,人均耕地少,种类齐全,但比例不均衡,其中可利用草地比例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5.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量开垦草原为耕地、占用耕地发展工业和毁林开荒都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6.【答案】A【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解析】【分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少,因而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夏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答案】27.D28.C29.B【知识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析】【点评】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27.由图可知,北京位于平水带,因而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8.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总体来看,南丰北缺,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水资源最匮乏。因而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9.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状况,我国正在试行南水北调工程。因而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30.【答案】C【知识点】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解析】【分析】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不足。开发新材料、新能源,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都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而迅速增加人口会加剧资源紧张问题。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31.【答案】(1)北温(2)③;①(3)黑龙江;帕米尔高原(4)浙【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解析】【分析】(1)从纬度位置来看,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故答案为:北温(2)我国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距离长,图中对应③,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单位。故答案为:③;①(3)我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故答案为:黑龙江;帕米尔高原(4)杭州是所在的省份是浙江省,简称为浙。故答案为:浙【点评】我国疆域辽阔,地图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32.【答案】(1)祁连(2)大兴安岭;东北—西南;东北平原(3)塔里木(4)高原【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一、二阶梯分界线上的祁连山;故答案为:祁连(2)山脉③是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右侧是东北平原。故答案为:大兴安岭、东北—西南、东北平原(3)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对应的是⑤故答案为:塔里木(4)我国第二阶梯上的地形一高原和盆地为主,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故答案为:高原【点评】山脉走向是指山脉总体延伸的方向。33.【答案】(1)季风气候显著(2)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秦岭—淮河(4)海陆位置(5)东南风;印度【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解析】【分析】(1)我国的气候特征主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答案为: 季风气候显著(2)图中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季候,故答案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大致一秦岭—淮河线为界故答案为:秦岭—淮河(4)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远离海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答案为:海陆位置(5)图中B代表的是夏季盛行的西南风,来自印度洋,A代表的是东南风,来自太平洋故答案为:东南风;印度【点评】我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34.【答案】(1)唐古拉;东(2)宜昌;黄金水道(3)鄱阳湖;武汉(4)上游(5)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污染等【知识点】长江的概况、开发与治理;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解析】【分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故答案为:唐古拉;东(2)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宜昌,长江因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故答案为:宜昌;黄金水道(3)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③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故答案为:鄱阳湖;武汉(4)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游,被誉为水能宝库。故答案为:上游(5)长江的治理措施有: 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污染等。故答案为: 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兴建水利工程;治理水污染等【点评】长江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35.【答案】(1)河口;渤(2)中;黄土高原(3)地上河(4)b(5)C【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解析】【分析】(1)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河口,黄河最终注入渤海故答案案为:河口;渤(2)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河段,该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故答案为:中;黄土高原(3)黄河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故答案为:地上河(4)凌汛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河流有结冰期,二是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时。图中b的流向相反,不易形成凌汛。故答案案为:b(5)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根本措施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黄河中游地区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水土保持工作,是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约2亿吨。36.【答案】(1)草地;水田;旱地(2)湿润(3)东北(4)C【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区,以草地为主,C是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D是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故答案为:草地;水田;旱地(2)我国C南方地区主要是湿润区故答案为:湿润(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 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故答案为:东北(4)我国关于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我国东部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