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说课稿(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说课环节 说课内容 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 课程标准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2、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一节第一课时。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自然地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交通运输是学习中国人文地理的第一课,并且对后续的农业、工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同时,交通运输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学生的必备知识,也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教育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认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③ 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通过家乡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② 体会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树立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说教法 自主学习法:如交通运输的定义、地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案例分析法:湘潭钢铁集团运输钢材去上海的案例分析比较法: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的比较。分组讨论法:分组探究讨论客运、货运案例的交通方式的选择。游戏法:通过希沃自带的超级分类游戏,让学生完成现代交通方式与交通工具的配对。多媒体展示教学法:展示视频《张吉怀高铁》、《交通运输的古往今来》。
三、说学法 1、自主预习法:预习教材84-86页,自主完成导学案的预习部分2、合作学习法:结合教材图4.3,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不同交通方式特点的比较,如:运费、运量、运速等3、合作探究法:全班分为两个学习小组,讨论客运、货运案例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湘西最美高铁来了……通过对时事动态、乡土地理的了解,让学生感受高铁的开通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视频导入,提问:政府为何要花巨资修建这条“云端高铁”呢?引入本堂课的学习。 从最新的乡土地理导入,学生觉得亲切,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掌握基础 1、交通运输的定义2、交通运输的地位3、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对应的工具以上是简单的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学案就可以掌握。 通过动画、选词填空、知识配对的形式,给学生较好的视觉感受和课堂互动的机会。
3、案例分析,提出问题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需要将1000吨钢材,从湘潭运往上海,选择最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并说明理由。 我们学校紧邻湘潭钢铁集团,通过分析身边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展后续的学习,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埋下伏笔。
4、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一: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案:将全班分为 “客运组”、“货运组”两组。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重难点二: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材86页活动题)客运方式的选择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货运方式的选择(1)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台北有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骨髓必须在24小时内从台北送到上海。运距远、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 。(2)1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3)1吨葡萄从山东运到上海销售。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 。(4) 5000吨钢材由上海运往济南。(5)1万吨大米从大连运往广州。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难点方法总结: 利用希沃同屏技术,任意选取一位学生的作业,同屏到电子白板,纠错讲解。直观易懂,加深印象。将全班分为 “客运组”、“货运组”两组。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前面的合作探究,学生已经尝试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配对游戏,帮学生归纳方法,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为下面的“出谋划策·选交通”奠定知识基础。进一步活跃了课堂,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6. 案例分析,解决问题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需要将1000吨钢材,从湘潭运往上海,选择最经济实惠的交通方式,并说明理由。 紧接着就可以试着解决“案例分析”时,提出的问题了。前后呼应,有问必答。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突显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7. 学以致用,服务生活 学生抢答:情境1:洞庭湖是我国河蟹最佳产地之一。运送1吨螃蟹从岳阳到相距约132公里的湘潭市区,赶次日的早市。情境2: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大省,运送2000吨煤炭到相距约1039公里外的沈阳市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情境3:南京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很大。从新疆轮南运输10万立方天然气到相距4000公里的南京。情境4: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举行。一大批造雪机、铲冰机等冬奥会物资从荷兰鹿特丹运送到相距约7900公里的天津。 通过4个不同的情景,再一次强化练习。情境设计多元化,既有湖南乡土地理、又有我国不同地区资源的输送,还涉及大热点“冬奥会”的跨国运输。该环节采用抢答的方式,丰富了课堂的形式,还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
8. 课堂测评,中考磨题 材料:2021年12月6日,位于湖南省西部的张吉怀高铁正式运营通车。全长约246.6公里,全线施工难度大,桥梁隧道比例高达91.3%,从此由怀化到张家界的时间从3.5小时缩短至1小时,极大的促进该地区的发展。1、张吉怀高铁全线施工难度大,桥梁隧道比例高达91.3%,主要是因为湘西( )A 地形以山地为主 B 夏季多暴雨 C 自然环境脆弱 D 耕地面积稀少2、张吉怀高铁全线旅游景点众多,尤其是张家界武陵源成为许多国外游客的必游之地。国外游客要来湖南旅游,通常会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3、湖南湘西猕猴桃、麻阳的甜橙品质极佳。运输一批水果到湘潭市区,应选择的交通方式是( )A 管道运输 B 公路运输C 航空运输 D 水路运输4、张吉怀高铁的通车,对湖南西部地区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我们学习地理不仅要学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作为初二的学生,还面临2022年的地理中考。以本堂课的导入视频“张吉怀高铁”为素材,设计了4道中考难度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适应中考题的题型。
9. 激励学生,展望未来 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古往今来…… 交通运输的古往今来,道出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类的无穷智慧。并展望未来,未来的交通无限可能,而这无限可能就在同学们你们的手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创造无限可能。
五、板书设计 利用希沃5中思维导图,逐级板书两个重点知识。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紧扣知识重点。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1、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2、生活处处皆地理,所选案例资料贴近生活,分组讨论设问符合学生年龄、认知特点。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又有知识难度的梯度变化,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 为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要求,力求设计新颖,用好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PAGE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