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一章 地球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描述地球的大小。3.利用经纬仪和地球仪,比较归纳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4.利用地球仪和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学会用经纬网进行定位。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圆地方1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过程1"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货币、建筑等方面均有表现。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过程1太阳和月亮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1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1地球卫星影像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无数中外科学家的努力我们才认识到地球的形状,现在的你能在生活中发现哪些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海边迎面驶来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站得高看的远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月食是地球挡住太阳,所以如果影子是圆的,就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边迎面驶来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2.站的高,看的远3.月食4.麦哲伦的环球航行5.太空上拍摄的地球卫星影像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地球的大小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6357KM (极半径)6378KM (赤道半径)地心极 半 经赤 道 半 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不同的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都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来表示。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赤道北极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与北极相对的点。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BCDEA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赤道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仪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约6371千米约4万千米约5.1亿平方千米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课堂小结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地球卫星照片 ②太阳和月亮形状的启示 ③天圆地方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小练习B小练习约6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2.地球的大小:3.下面是同学们制作出来的地球仪模型,比较科学的是( )小练习A作业参考课本14—15页实践作业:制作简易地球仪人教版 | 七年级地理 | 第一章 | 第一节 第1课时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