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课件(共31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地球与地球仪 第2课时课件(共31张PPT)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章 地球
第2课时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导入新课
阅读地球仪上的点和线,说说哪条是经线,哪条是纬线?
纬线
经线
三、经线和经度
01
经线——概念
(1)阅读图1.11及课本15页,说说什么是经线?经线为什么也叫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叫经线。
我国古代用“子”代表北方,用“午”代表南方。因此,经线也叫子午线。
01
经线——特点
(2)阅读图1.11及课本15页,说说经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有多少条?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南北方向
数量:
无数条
2
经度
(1)阅读图1.11及课本15页,经度的起始线是哪条?经度数范围是多少?东经和西经的表示符号是什么?
起始线:
度数范围:
表示符号: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180°
东经为“E”,
西经为“W”。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东经
西经
180°经线
东经
西经
东方:east
西方:west
2
经度
(2)阅读图1.11,说说东经和西经是如何判断的?
①0°经线以东的经线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
②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口诀: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0°经线
东经
西经
180°经线
东经
西经
20°E
40°E
60°E
20°W
40°W
60°W
2
经度
(3)阅读图1.11,说说经度数的分布规律?
经度分别由0°经线向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
20°E
40°E
60°E
20°W
40°W
60°W

东经
西经
2
经度
(4)阅读图1.11,说说经度是如何书写的?
读法:
西经20度
写法:
20°W
例题:东经20度该如何书写?
20°E
先写度数,再写符号。
20°W
20°E
例题:写出下列经线上A、B点的经度。
及时演练
50°
40°
30°
20°
10°

A
B
40°
20°
20°
40°
A
B
(1)
(2)
A:
40°W
B:

A:
20°W
B:
40°E
W
西大西经
W
E
东大东经
方法:
先判断符号,再写经度。
2
经度
(5)阅读图1.11及课本16页,说说什么是经线圈?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180°

120°E
60°W
2
经度
(6)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有何特点?
两条经线的度数相加是180°;
两条经线互为东西经。
例题:与10°W相对的另一条经线是_______________。
170°E
180°

120°E
60°W
10°W
170°E
30°W与哪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及时演练
150°E
30°W
150°E
2
经度
(7)阅读图1.11及课本16页,说说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任意一个经线圈,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东、西半球是由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2
经度
(8)如何判断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
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
说说下列A、B点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及时演练
15°


15°
A
B
(1)
(2)
A:
西半球
B:
东半球
A:
东半球
B:
东半球
A
B
20°W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W
E
东半球
方法:
先找出20°W经线,再判断东西半球。
本初子午线标志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建有本初子午线的标志,该标志以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米的铜线(图1.13)代表本初子午线。前去参观的人们往往会脚跨这条铜线,拍下“一只脚在东半球,另一只脚在西半球”的照片。为什么他们会“一人跨东西两个半球”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半球图是以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如果以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就会把欧洲、非洲大陆划分在两个半球。20°W与160组成的经线圈穿过的大陆少,以此划分的东西半球图能呈现更多完整的大陆。
思与学:
为什么东西半球图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
四、纬线和纬度
纬线
01
(1)读图1.14和图1.15并阅读课文17页,思考:什么是赤道?什么是纬线?南北半球是如何划分的?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半球。
纬线
01
(2)读图1.14和图1.15并阅读课文17页,思考:纬线是什么形状?纬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的长度有何特点?纬线有多少条?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圆圈
赤道最长,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东西方向

西
数量:
无数条
纬度
02
(1)展示图1.15并阅读课文17页,思考:纬度的起始线是哪条?纬度是如何划分的?度数范围是多少?纬度的表示符号是什么?
起始线:
度数范围:
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
0°~90°
纬度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90°
表示符号:
北纬为“N”,南纬为“S”
北方:north
南方:sorth
赤道
90°
90°
纬度
02
(2)读图1.15并阅读课文17页,思考:度数的分布规律如何?纬度如何书写?北极和南极的纬度是多少?
度数分布规律:
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北极的纬度:
纬度写法:
先写度数,再写符号。
20°N
北纬20度:
南极的纬度:
90°N
90°S
赤道
纬度
02
(3)北纬和南纬该如何判断?
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
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S)。
口诀: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赤道
南增南纬
北增北纬
赤道以北的纬线叫北纬(N),
赤道以南的纬线叫南纬(S)。
纬度
02
(4)阅读课文17页,说说低、中、高纬度地区是如何划分的?
0°~30°
低纬度地区:
30°~60°
中纬度地区:
60°~90°
高纬度地区: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30°
60°
90°
90°

30°
60°
N
N
N
S
S
S
纬度
02
(5)读图,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赤道 0°
北回归线 23.5°N
北极圈 66.5°N
南回归线 23.5°S
南极圈 66.5°S
观察纬线图,回答问题:
及时演练
(1)A点的纬度:_______,A点位于____(南/北)半球,_____(低/中/高)纬度。
(2)B点的纬度:______,B点位于____(南/北)半球,_____(低/中/高)纬度。
60°
40°
20°

20°N


A
50°S


50°
60°
70°
60°
70°
80°
B
N
北增北纬
S
1.观察地球仪,找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1.4和表1.5。
活动: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
项目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方向
半圆
圆圈
各条经线相等
赤道最长,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1.观察地球仪,找出经纬线和经纬度各自的特点,并填入表1.4和表1.5。
活动:认识经纬线和经纬度
项目 经度 纬度
度数范围
表示符号
度数分布规律
0°~180°
0°~90°
东经“E”,西经“W”
南纬“S”,北纬“N”
经度由0°经线向东、向西递减
纬度由赤道向北、向南递减
课堂总结
地球与地球仪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经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度:
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纬度:
度数划分、东西经判断、东西半球划分
度数划分、南北纬判断、南北半球划分
课后作业
1.作业:
2.笔记:
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在笔记本中。
(1)同步练习:8-10页。
(2)画图:经线和经度图;纬线和纬度图;低、中、高纬度划分图
3.背诵:
东西经的判断方法,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南北纬的判断方法,南北半球的判断方法 。
爱生活,爱地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