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4细胞骨架与内膜系统——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胰腺腺泡细胞在合成胰蛋白酶的过程中,内质网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该过程不能说明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
A.结构相似 B.组成成分相似
C.是静态的统一结构 D.功能紧密联系
2.霍乱弧菌毒素蛋白进入人体细胞后,经与分泌蛋白相反的“逆行运输”途径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从而避免被降解,以发挥毒性作用。“逆行运输”的途径应包含( )
A.细胞核→核糖体 B.核糖体→内质网
C.高尔基体→内质网 D.高尔基体→细胞膜
3.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的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该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质是( )
A.血浆蛋白 B.肝糖原 C.呼吸酶 D.血红蛋白
4.联系内质网(ER)与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运输的小泡表面具有一个由蛋白质构成的笼状衣被,衣被小泡主要有COPⅡ衣被小泡和COPI衣被小泡两种类型。COPⅡ衣被小泡介导物质从ER到高尔基体的顺向运输;COPI衣被小泡介导从高尔基体将可循环的或错误修饰的物质运回ER的逆向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衣被小泡的膜基本支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
B.推测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都与衣被小泡膜蛋白的识别功能有关
C.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由COPⅡ衣被小泡运输至高尔基体再分泌到细胞外
D.COPI衣被小泡介导的逆向运输有助于维持ER自身膜蛋白质含量的稳定
5.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形成,将来自细胞内的“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的“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塑形蛋白的功能与其单体之间的结合方式无关
B.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离不开细胞内的“区室”
C.受损蛋白质进入“回收利用工厂”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回收利用工厂”可合成多水解酶,有利于废物的降解
6.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②小分子物质并不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亦然
③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膜结构,即由磷脂分子构成的基本支架,“嵌入”支架或“漂浮”在支架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④生物膜与细胞的能量转换、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相关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7.囊泡可用来运输和消化细胞产物。以下对囊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囊泡的转移有利于膜成分的更新
B.囊泡可把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体
C.由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中可能含有水解酶
D.细胞吞噬病原体形成囊泡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8.分泌蛋白在细胞内合成与加工后,经囊泡运输到细胞外起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蛋白
B. 囊泡在运输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会参与膜成分的交换
C. 参与分泌蛋白合成与加工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D. 合成的分泌蛋白有很多类型,如消化酶、抗体和部分激素等
9.如图是细胞质中的某一结构,下列关于该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结构可以支撑多种细胞器
B.该结构由蛋白质纤维构成
C.该结构可维持细胞形态
D.该结构与细胞分裂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10.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 )
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
②变形虫吞食草覆虫
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1.如图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①②表示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粗面内质网 B.蛋白质在②处被进一步修饰、加工
C.图示过程所需能量全部来源于线粒体 D.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12.“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
B.细胞吸水涨破属于“膜流”现象
C.枯草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D.溶酶体内含有较多的水解酶,与“膜流”无关
13.高尔基体是有“极性”的,构成高尔基体的膜囊有顺面、中间和反面三部分。顺面接受由内质网合成的物质并转入中间膜囊进一步修饰加工,反面参与溶酶体酶(具有M6P标记)等蛋白质的分类和包装。下图是发生在高尔基体反面的3条分选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型分泌可能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B.可调节性分泌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M6P受体数量减少会抑制衰老细胞器的分解
D.高尔基体膜上的蛋白质全部处于流动状态中
14.图甲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乙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细胞膜
B.图乙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C.图甲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都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D.图甲、图乙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5.在动物组织中存在间隙连接,间隙连接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如下图所示。间隙连接中心有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离子、氨基酸、信号分子等物质通过的孔道。若细胞内pH值降低,其通透性下降;若连接子蛋白磷酸化,其通透性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子蛋白贯穿2层磷脂分子
B.间隙连接的存在能增强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C.细胞可通过调节连接子蛋白的空间结构来调节间隙连接的通透性
D.间隙连接与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均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二、多选题
16.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与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高尔基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细胞膜
17.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为40~100nm的膜性小泡,在细胞间起信息交流的作用。外泌体具有膜结构,其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膜表面信号分子的直接作用、膜融合时内容物的胞内调节以及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的释放调节。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外泌体的形成可能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与外泌体膜表面信号分子结合的受体是蛋白质
C.温度变化会影响外泌体膜与靶膜融合的速率
D.外泌体释放生物大分子活性成分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三、非选择题
18.图1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______]中填序号):
(1)细胞生物膜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图1所示细胞与蓝细菌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合成抗体的细胞中结构[5]明显发达,这是因为它与[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3)图2中a、 b、c表示的细胞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过程还需要图1中[_______]___________供能。
19.下面的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囊泡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是__________。
(2)甲图中囊泡X由__________经“出芽”形成,到达__________并与之融合。囊泡Y内的“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最可能是__________。
20.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1),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
(1)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的蛋白质是小窝蛋白。膜功能的复杂程细胞外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2)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______________(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2据此分析,_____________。
(4)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______________结构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AC
17.答案:ABC
18.答案:(1)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 4]染色质;[ 1] 核糖体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6]线粒体
19.答案:(1)脂质和蛋白质;细胞核
(2)③ 内质网;④ 高尔基体;溶酶体
20.答案:(1)磷脂;蛋白质
(2)疏水性;细胞质基质
(3)胆固醇与肽段1中的氨基酸结合,而不与肽段2结合
(4)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