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细胞呼吸——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NADH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氧气充足条件下,蚕豆叶肉细胞中,NADH参与生成大量ATP的场所是(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基质 C.线粒体内膜 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2.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以下哪一项实验是必要的(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植物3.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 )A.丙酮酸和水 B.酒精和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 D.丙酮酸和二氧化碳4.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是植物细胞中无氧呼吸关键酶,其催化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DH、LDH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也有分布B.图中的NADH参与还原丙酮酸,此过程没有[H]的积累和ATP的合成C.葡萄糖进行图示无氧呼吸过程时大部分能量转变成热能释放出来D.植物根细胞中同时有ADH、LDH催化的2条无氧呼吸途径,会加剧无氧呼吸毒害5.细胞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酵解,该阶段可以将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在发生氧化(脱氢)的同时,生成少量ATP;第二阶段进行三羧酸循环,即将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氢,同时生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化磷酸化,将氢传递给氧生成水和大量AT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酵解产生大量NADPH,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可以为许多放能反应直接供能C.有氧呼吸的能量是逐级释放的,比无氧呼吸更为原始D.松土可通过促进氧化磷酸化来增强根细胞的有氧呼吸6.肺炎克雷伯菌(Kpn)存在于某些人群的肠道中,可通过细胞呼吸不断产生大量乙醇,引起内源性酒精性肝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pn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并产生大量ATPB.Kpn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C.乳酸菌、酵母菌、Kpn都可以引起内源性酒精性肝病D.高糖饮食可能会加重内源性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病情7.下图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混浊B.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C.乙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D.甲装置培养液A上可滴加几滴花生油形成油脂层以创造无氧条件8.下图表示一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QR区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受抑制B.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只进行有氧呼吸C.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氧呼吸D.氧浓度应调节到Q点的对应浓度,更有利于水果的运输9.“自动酿酒综合征(ABS)”是由肠道微生物紊乱引起的罕见疾病,患者消化道内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高浓度酒精能致其酒醉,长期持续会导致肝功能衰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S患者肠道内产酒精微生物比例较高B.肠道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肠道内的大多数酒精进入人体骨骼肌细胞被氧化分解成水和CO2D.减少糖类物质的食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ABS的病症10.下列有关实验和其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有丝分裂时,统计视野中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出细胞周期的时长B.在对照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C.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D.葡萄糖、酒精均可与酸性重铬酸钾发生颜色反应11.下图所示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适于生产酒精的是( )A. 加入葡萄糖和水 B. 加入葡萄糖C.加入水 D.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12.某同学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泵入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可以控制有氧和无氧条件B.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培养液中的葡萄糖C.无氧条件下的培养液遇酸性重铬酸钾会出现橙色反应D.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是否变成黄色来判断呼吸方式13.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很多人喜欢在室内或庭院种植。花卉需要科学养护,养护不当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如兰花会因浇水过多而死亡,关于此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养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B.根系呼吸产生的能量减少使水分吸收所需的能量不足C.浇水过多抑制了根系细胞有氧呼吸但促进了无氧呼吸D.根系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14.如图为探究水稻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假设萌发种子仅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观察到单位时间内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了6个单位,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了2个单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 )装置1 装置2A.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增多B.水稻种子萌发时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水稻种子萌发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3:1D.实验期间萌发的水稻种子细胞不会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15.如图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①②③表示能量、④和⑤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 B.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C.④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D.大肠杆菌能完成图示全过程二、多选题16.(不定项)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植物组织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时释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线粒体B.B点时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C.C点时对应的氧气浓度最适合该植株组织的储存D.该植物组织可能为马铃薯的块茎17.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一方面在Rheb蛋白的作用下,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另一方面,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乳酸经MTC(乳酸转运载体)运输进入神经元内的线粒体进行分解。两种细胞代谢过程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B.自由基累积会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C.增强MTC活性可以导致神经元损伤D.降低Rheb蛋白活性会减少神经元损伤三、非选择题18.为研究K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条件下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有研究发现,脑细胞代谢非常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缺血、缺氧时脑细胞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过程产生ATP,不仅ATP生成量少,也会造成____________在脑细胞中积累。缺血、缺氧还会诱发脑细胞表达出某些信号分子,在这些分子的调控下,细胞出现一系列变化,最终凋亡。(2)科研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①本实验乙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加入血清,并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丙组加入中所示物质外,其它培养条件与___________(填“甲”或“乙”)组相同。②由实验结果可知,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率____________。乙组结果与甲组结果比较,说明缺血、缺氧能够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判断,K+通道开放剂能___________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19.下列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装置探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瓶中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图中乙装置探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2)甲装置与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高的是_____________组装置,产生酒精的是_____________组装置。20.如图是人体组织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1)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2)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能产生大量能量的场所是________。(4)组织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参考答案1.答案:C2.答案:B3.答案:C4.答案:B5.答案:D6.答案:D7.答案:D8.答案:B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B16.答案:ACD17.答案:ABC18.答案:(1)无氧呼吸;乳酸(2)乙;很低且无明显增长;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提高;部分缓解19.答案:(1)有氧呼吸;除去或吸收空气中CO2;无氧呼吸(2)甲;乙20.答案:(1)丙酮酸;H2O;CO2(2)线粒体;丙酮酸;线粒体内膜(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