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3.1维护秩序(课件31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3.1维护秩序(课件31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追风逐雨抗“摩羯”#
初步统计,截至9月7日15时,台风“摩羯”共造成海南省全省因灾死亡4人,受伤95人。这次台风破坏之强、影响之大超乎想象,给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目前,海南、广东等受灾严重地区救援工作转入灾后重建阶段,救援官兵持续奋战,尽快恢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什么是生产生活秩序?有何重要性?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维护秩序
CONTENTS
目录
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
2.社会秩序的作用?
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
4.社会规则的作用?
01
社会生活
有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何为秩序?
你在抗洪救灾中都感受到了哪些社会秩序?
严厉打击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编造散布有关汛情、险情以及防汛救灾工作等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
社会管理秩序
制定灾后重建措施不能“吃大锅饭”,要在实事求是、精准调研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因需施策。将协调过渡性住房、支援生活物资、提供就业指导、临时救济等方式方法统筹并用,把受灾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的措施想细、工作做实,带领人民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建温馨家园。
生产秩序
严厉打击故意堵塞、破坏道路交通,阻碍执行防汛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通行及其他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交通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严厉打击趁灾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
灾区的救援工作有序展开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知识小结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
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1.社会秩序的含义
2. 社会秩序的种类?
易混区分
社会管理秩序是指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的秩序。
生产秩序是指在生产中,劳动者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易混区分
交通秩序是指人们为了维护交通安全与畅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
秩序种类辨一辩
上高铁时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
文创产品生产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
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
人们在高铁上保持安静
交通秩序
社会管理
秩序
生产秩序
公共场所
秩序
我是新闻评论员
在全民抗“摩羯”的紧要关头,却有人在微信群上散布不实消息,“昨晚三脚石村流水上近海全树单是一个人走上五楼顶才有命,除了在外面的,一条村人,死剩一个人。太厉害。”
遂溪县公安局迅速介入调查取证,发现陈某连在微信上编造不实谣言已转发到某个微信群,引发社会恐慌。9月11日,遂溪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依法将陈某连传唤至遂溪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接受调查。经查,陈某连供述其在某个微信群上看到他人发布包含虚假涉灾亡人事故内容的录屏语音视频,在未对相应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将该虚假内容的录屏语音视频编译成文字转发到其他微信群。经审讯,陈某连对其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从秩序的角度出发,简要评价陈某编造不实谣言的行为。
2. 社会秩序的意义?P23
①对社会: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对个人: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知识总结
23230123
02
维护秩序
有规则
开火车
一人说一个你知道的社会规则……
尊老爱幼
诚实守信
文明有礼
遵纪守法
红灯停绿灯行
车厢内禁止吸烟
……
违反道德
违反法律
遵守纪律
你在生活中感受的这些秩序都是靠哪些规则维护的?
这些规则有何共同点是什么?由此概括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P25
①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种类: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知识总结
知识回顾—七下
规 则 产生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范围
法律
道德
校纪校规
自然形成
国家制定
或认可
调整人们的行为,思想
调整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国家强制力
舆论、习惯、信念
学校的有关
部门制订
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
教育、
行政力量
美好家园共同守护!台风后,各界众志成城,干部群众走上街头,各司其职全力投入到灾后救灾重建工作中。清扫路障、疏通排涝、清洁环境……忙碌的身影温暖了这座城!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4.社会规则的作用P25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知识总结
23230123
团结一心
守望相助
风雨同舟我们一起抗!
思维导图
23230123
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有秩序
维护秩序靠规则
含义——有序化;
种类: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
含义——默契与共识;
种类:纪律、道德、法律
作用——明确内容、保障实现
作用——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
随堂练习
1.(2024山西太原部分学校期中)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盛大举行。在开幕式现场,令人吃惊的一刻出现在开幕式结束后。你可能很难想象,现场7.1万人在40分钟内全部离场,相当于每秒有30人安全顺利地退场。亚奥理事会终身名誉副主席魏纪中为此点赞:“我参加过11次亚运会,这一次的疏散工作是做得最好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就能和谐安定
B.社会秩序的形成,只能依靠人们的自觉性
C.人们自觉遵守离场秩序,提高了退场效率
D.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我们赢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关键
C
2.(2024山东德州五中月考)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下列行为与调节的规则相一致的是(  )
A.主动扶起摔倒的老人——法律
B.过马路自觉走斑马线——道德
C.课间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纪律
D.小明经常去社区当志愿者——风俗习惯
C
随堂练习
3.(2024内蒙古霍林郭勒五中第一次月考)“落棋无悔”是下棋游戏和竞赛的规则,“越位犯规”是足球赛场的规则,“红
灯停,绿灯行”是车辆驾驶员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过马路
走人行横道线”是行人必须遵循的规则……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
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青少年年龄小,与规则无关,不需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随堂练习
4.(2024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期中)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能够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随堂练习
5.(2023吉林中考)暑期将至,很多同学想外出旅游,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老师要求同学们遵守不同旅游景区的规则。这是因为(  )
A.遵守规则旨在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B
随堂练习
6.(2024广东汕头新津中学月考)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日常生活需要什么秩序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维护秩序的意义。
(1)漫画一说明日常生活需要公共场所秩序,
漫画二说明日常生活需要交通秩序。
(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随堂练习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3.1 维护秩序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遵守社会规则
(二)主题概述:
《遵守社会规则》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语境是社会生活,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因此,在承接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第二单元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第三课介绍了社会规则的一般知识,第四课、第五课分别介绍了道德和法律两种具体的社会规则。
教材从“为什么遵守规则?是不是所有规则都反映人们的意愿?规则能不能改进”等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规则的制定、规则的运行、规则的修订等角度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则,不仅引导学生自觉践行规则,而且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单元立意后,我们需要清晰单元的整体架构。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在承接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第二单元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第三课介绍了社会规则的一般知识,第四课、第五课分别介绍了道德和法律两种具体的社会规则。教材先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形成对社会规则的认识:了解社会规则,理解社会规则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学习维护和改进社会规则。再从道德和法律两个维度具体展开,提出要遵守社会规则,提升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这也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立意所在。教材内容望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规则,积极促进自己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成为规则的崇尚者、遵守者、维护者和积极的改进者。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认识到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通过教学, 提高学生是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六)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能够理解社会规则对个人、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认识到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2.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增强法治意识,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学习能力 1.对规则的社会功能具有高度认同感
2.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三者密不可分
3.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价值观念 1.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
2.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素养达成 政治 认同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健全人格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团结同学,宽容友爱;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责任意识 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能通过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来维护秩序。
二、具体课时设计:
3.1 维护秩序
1.新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一框。教材由“社会生活有秩序”和“维护秩序靠规则”两目组成,前一目强调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后一目强调良好的秩序需要规则,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本课旨在培养、增强学生的秩序意识、规则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做到维护秩序,遵守规则,积极参与。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学情基础。儿童向成人转变,实现社会化,就需要了解、学习、掌握、遵守社会规则。遵守又分为两种形式,即基于他律的遵守和基于自律的遵守。学生主要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的规则意识是朴素、肤浅的,需要从他律向自律转变。本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同规则的价值,让学生了解遵守规则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崇高的品行。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系社会秩序的。
5.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旅游中的乱象分析,明白社会中的各种规则,知道如何才能让规则成为秩序。
(2)健全人格:通过旅游中违反规则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
(3)责任意识:通过撰写文明旅游宣传语,引导学生提高自觉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6.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初步统计,截至9月7日15时,台风“摩羯”共造成海南省全省因灾死亡4人,受伤95人。这次台风破坏之强、影响之大超乎想象,给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目前,海南、广东等受灾严重地区救援工作转入灾后重建阶段,救援官兵持续奋战,尽快恢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什么是生产生活秩序?有何重要性?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抗灾抢险行动学习“维护秩序”。
设计意图:借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
1.教师:何为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议一议:你在抗洪救灾中都感受到了哪些社会秩序?
教师总结:1.什么是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 社会秩序的种类?
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议学活动:易混区分
3.议学任务:我是新闻评论员
议学情境:在全民抗“摩羯”的紧要关头,却有人在微信群上散布不实消息,“昨晚三脚石村流水上近海全树单是一个人走上五楼顶才有命,除了在外面的,一条村人,死剩一个人。太厉害。”
遂溪县公安局迅速介入调查取证,发现陈某连在微信上编造不实谣言已转发到某个微信群,引发社会恐慌。9月11日,遂溪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依法将陈某连传唤至遂溪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接受调查。经查,陈某连供述其在某个微信群上看到他人发布包含虚假涉灾亡人事故内容的录屏语音视频,在未对相应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将该虚假内容的录屏语音视频编译成文字转发到其他微信群。经审讯,陈某连对其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议一议:从秩序的角度出发,简要评价陈某编造不实谣言的行为。
教师总结:3.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作用)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
每个社会成员在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个人层面)
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过渡语:社会秩序如此重要,维护秩序靠什么?
4.课堂活动:开火车:一人说一个你知道的社会规则……
5.谈谈摩羯灾情中遵守/违反规则的例子
议一议:你在生活中感受的这些秩序都是靠哪些规则维护的?这些规则有何共同点是什么?由此概括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教师总结: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分类?
①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类型:道德、纪律、法律、风俗等。
6.议学情境:美好家园共同守护!台风后,各界众志成城,干部群众走上街头,各司其职全力投入到灾后救灾重建工作中。清扫路障、疏通排涝、清洁环境……忙碌的身影温暖了这座城!
议一议: 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为什么在抢险救灾行动中大家能够各司其职?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总结:4.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习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措施。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形式揭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即可,不应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