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卷生物学(九)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井冈霉素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氨基寡糖类抗生素,它由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JGs,一种放线菌,菌体呈丝状生长)发酵而来,在水稻病害防治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关于JGs发酵生产井冈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JGs可发酵生产井冈霉素,因为它含有能够编码井冈霉素的基因B.JGs接入发酵罐前需要扩大培养,该过程不影响井冈霉素的产量C.提高JGs发酵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会提高井冈霉素的产量D.稀释涂布平板法不宜用于监控JGs发酵过程中活细胞数量的变化2.制醋、制饴、制酒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原核生物,常用于食用醋的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源于乙酸 B.醋酸菌不适宜在无氧条件下生存C.醋酸菌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 D.葡萄糖在醋酸菌中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3.微生物平板划线和培养的具体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①②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⑦⑧ D.①③④⑤4.以下是以泡菜坛为容器制作泡菜时的4个处理:①沸盐水冷却后再倒入坛中;②盐水需要浸没全部菜料;③盖好坛盖后,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④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主要是为了防止菜料表面的醋酸杆菌被杀死B.②的主要目的是用盐水杀死菜料表面的杂菌C.③是为了使气体只能从泡菜坛排出而不能进入D.④可检测到完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5.在发酵过程中,多个黑曲霉菌体常聚集成团形成菌球体,菌球体大小仅由菌体数量决定。黑曲霉利用糖类发酵产生柠檬酸时需要充足的氧。菌体内铵离子浓度升高时,可解除柠檬酸对其合成途径的反馈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菌体密度下,菌球体越大柠檬酸产生速率越慢B.发酵中期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铵可提高柠檬酸产量C.发酵过程中pH下降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生长D.发酵结束后,将过滤所得的固体物质进行干燥即可获得柠檬酸产品6.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蹄角等废弃物中角蛋白的嗜热菌。根据堆肥温度变化曲线(如图)和选择培养基筛选原理来判断,下列最可能筛选到目标菌的条件组合是( )A.a点时取样、尿素氮源培养基B.b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C.b点时取样、蛋白胨氮源培养基D.c点时取样、角蛋白氮源培养基7.细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tcel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X及其不同突变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消毒处理B.对上、下层菌计数可以将滤膜菌体稀释后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C.由甲、乙,丙三组结果可推测tcil蛋白能够中和tcel蛋白的毒性D.野生型细菌X在与tcel—tcil双突变体和tcel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8.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离体条件下对单个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可获得植物细胞的某些次生代谢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该技术可获得某些无法通过化学合成途径得到的产物B.植物细胞体积小,故不能通过该技术进行其产物的工厂化生产C.次生代谢物是植物所必需的,但含量少,应选择产量高的细胞进行培养D.该技术主要利用促进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提高单个细胞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9.植物甲抗旱、抗病性强,植物乙分蘖能力强、结实性好。科研人员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出兼有甲、乙优良性状的植物丙,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酶处理的时间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亲本的细胞壁结构有差异B.过程②中常采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过程④和⑤的培养基中均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可通过分析植物丙的染色体,来鉴定其是否为杂种植株10.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恢复功能性胰岛B细胞总量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策略。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向患有糖尿病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受体单克隆抗体(mAb),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增殖,诱导少数胰岛A细胞向胰岛B细胞转化,促进功能性胰岛B细胞再生。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Ab的制备可能涉及细胞融合技术B.注射mAb可降低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的量C.mAb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胰高血糖素受体特异性结合D.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升高血糖水平11.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C.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甲的浓度(μg/mL) 卵母细胞(个) 第一极体排出(个) 成熟率(%) 卵裂数(个) 卵裂率(%)0 106 70 66.0 28 40.01 120 79 65.8 46 58.210 113 53 46.9 15 28.3100 112 48 42.8 5 10.412.研究者探究不同浓度的雌激素甲对牛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在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甲抑制卵裂过程B.甲浓度过高抑制第一极体的排出C.添加1μg/mL的甲可提高受精后胚胎发育能力D.本实验中,以第一极体的排出作为卵母细胞成熟的判断标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 。13.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酸度调节剂。如图为研究人员以红薯粉为原料经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简要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黑曲霉与生产果醋和腐乳时所用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B.将菌种接种至A培养基时,浸泡在酒精中的涂布器使用前需在火焰上灼烧C.将菌种转接至B培养基的目的是增加黑曲霉菌种数量D.若发酵罐C中的原料为大豆粉,可利用黑曲霉水解大豆中的淀粉制成酱油14.某病毒颗粒表面有一特征性的大分子结构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每一个抗原决定基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为了建立一种灵敏、高效检测S蛋白的方法,研究人员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S单克隆抗体(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胶原蛋白酶处理,可分散贴壁生长的骨髓瘤细胞B.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C.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传代培养,但不能冻存D.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15.肉苁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自然条件下的产量较低,其次生代谢产物苯乙醇苷(PeGs)是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人员以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进一步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在不同的初始接种浓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对悬浮培养液的PeGs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培养几乎不受季节、天气等限制,条件可控B.愈伤组织培养时需用液体培养基,细胞悬浮培养时需用固体培养基C.若工厂化大量生产PeGs,细胞悬浮培养时就应选择接种细胞的浓度为3.2g·L-1D.若需进一步了解细胞生成PeGs的能力,则要检测培养后培养液中的细胞密度16.研究人员仿照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的思路,制备了一种膀胱生物反应器,从转基因牛尿液中分离获得特殊功能蛋白W,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为获取更多的卵子,需对雌性动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在③之前需要对早期胚胎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和性别鉴定C.该转基因牛的培育涉及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D.图示所用技术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均能够用于保护濒危物种三、非选择题:此题共 5 个小题,共60分。17.(12分)合理使用消毒液有助于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某同学比较了3款消毒液A、B、C杀灭细菌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的细菌数量,发现测得的细菌数量前者大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从100 mL细菌原液中取1 mL加入无菌水中得到10 mL稀释菌液,再从稀释菌液中取200 μL涂布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为100,据此推算细菌原液中细菌浓度为 个/mL。(3)菌落计数过程中,涂布器应先在酒精灯上灼烧,冷却后再涂布。灼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据图可知杀菌效果最好的消毒液是 ,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18.(12分)啤酒经酵母菌发酵酿制而成。生产中,需从密闭的发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用于再发酵,而直接开罐采集的传统方式会损失一些占比很低的独特菌种。研究者探究了不同氧气含量下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及相关调控,以优化采集条件。(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密闭发酵罐中会产生_________和CO2。有氧培养时,酵母菌增殖速度明显快于无氧培养,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_________。(2)本实验中,采集是指取样并培养4天。在不同的气体条件下从发酵罐中采集酵母菌,统计菌落数(图甲)。由结果可知,有利于保留占比很低菌种的采集条件是_________。(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采集酵母菌时O2浓度的陡然变化会导致部分菌体死亡。研究者推测,酵母菌接触O2的最初阶段,细胞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浓度会持续上升,使酵母菌受损。已知H2O2能扩散进出细胞。研究者在无氧条件下从发酵罐中取出酵母菌,分别接种至含不同浓度H2O2的培养基上,无氧培养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结果。请判断该实验能否完全证实上述推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推测经证实后,研究者在有氧条件下从发酵罐中取样并分为两组,A组菌液直接滴加到H2O2溶液中,无气泡产生;B组菌液有氧培养4天后,取与A组活菌数相同的菌液,滴加到H2O2溶液中,出现明显气泡。结果说明,酵母菌可通过产生__________以抵抗H2O2的伤害。19.(12分)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药用植物,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科研人员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用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的具体操作如图1,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原生质体密度对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1)图1中①过程通过酶解法去除 获取原生质体,并向三白草和鱼腥草细胞酶解液中分别加入红、绿荧光色素(带荧光色素的原生质体仍能融合和再生)。过程②利用化学诱导剂 诱导融合,随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选择带 的杂种原生质体。(2)由图2可知,促进三白草和鱼腥草原生质体融合的最适密度为 个/mL。(3)通常情况下,能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表明该物质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为判断融合体对动物免疫力的影响,科研人员取同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均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组别 A组 B组 C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处理 三白草和鱼腥草杂种愈伤组织的蒸馏水提取物 三白草和鱼腥草直接混合后的蒸馏水提取物每天一次等量灌胃,连续一周,检测各组小鼠的胸腺重量①表格中C组的实验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支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提前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20.(12分)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与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面的PD-1结合能抑制CTL的免疫活性,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疗法使用单克隆抗体阻断PD-Ll和PD-1的结合,可恢复CTL的活性,用于肿瘤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者以黑色素瘤模型小鼠为材料,开展该疗法与化疗的联合治疗研究。部分结果见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 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佳,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黑色素瘤细胞能分泌吸引某类细胞靠近的细胞因子CXCL1.为使CTL响应此信号,可在CTL中导入 基因后再将其回输小鼠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应定位于CTL的 (答位置)且基因导入后不影响CTL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3)某兴趣小组基于现有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思路提出了两种药物设计方案。方案一:将化疗药物与PD-L1 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方案二:将化疗药物与PD-1单克隆抗体结合在一起。你认为方案_______(填“一”或“二”)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2分)某些植物根际促生菌具有生物固氮、分解淀粉和抑制病原菌等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若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分解淀粉的固氮细菌,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H,其产生的抗菌肽抑菌效果见表。据表推测该抗菌肽对 的抑制效果较好,若要确定其有抑菌效果的最低浓度,需在 μg·mL-1浓度区间进一步实验。测试菌 抗菌肽浓度/( g mL-1)55.20 27.60 13.80 6.90 3.45 1.73 0.86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 +枯草芽孢杆菌 - - - - - + +禾谷镰孢菌 - + + + + + +假丝酵母 - + + + + + +注:“+”表示长菌,“-”表示未长菌。(3)研究人员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H的淀粉酶编码基因M构建高效表达质粒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成功构建基因工程菌A。在利用A菌株发酵生产淀粉酶M过程中,传代多次后,生产条件未变,但某子代菌株不再产生淀粉酶M。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研究人员通过肺上皮干细胞诱导生成肺类器官,可自组装或与成熟细胞组装成肺类装配体,如图所示。肺类装配体培养需要满足适宜的营养、温度、渗透压、pH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基本条件。肺类装配体形成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_______(填“是”或“否”)。(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耐药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科研人员拟用MRSA感染肺类装配体建立感染模型,来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是否对MRSA引起的肺炎有治疗潜力。以下实验材料中必备的是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类装配体 ②MRSA感染的肺类装配体 ③解淀粉芽孢杆菌H抗菌肽 ④生理盐水 ⑤青霉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 ⑥万古霉素(抗MRSA的药物)2024-2025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卷参考答案生物(九)一、单项选择题(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D D C D D C A B B D A不定项选择题(16分)题号 13 14 15 16答案 BD AD AD CD三、非选择题(60分)17.(12分)(1)前者微生物分散的活菌和死菌一起计数,后者存在多个活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且只计数活菌(2分)(2)5000(2分)(3)杀死涂布器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防止涂布器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2分),防止温度过高杀死菌种(2分)(4)A(1分),A消毒液活菌数减少量最多,且杀菌时间较短,效率最高(3分)18.(12分)(1)酒精/C2H5OH(2分),能量(2分)(2)无氧/无氧(2分)(3)不能,该实验只能证明随着H2O2 浓度的持续上升,酵母菌存活率下降(酵母菌受损程度加深),但不能证明酵母菌接触O2的最初阶段,细胞产生的H2O2 浓度会持续上升;该实验在无氧条件下从发酵罐中取出酵母菌,接种到培养基上无氧培养,并没有创造O2浓度陡然变化的条件(4分)(4)过氧化氢酶(2分)19.(12分)(1)细胞壁(2分),聚乙二醇(PEG)(2分),双色(2分)(2)1×106(2分)(3)加入等量的蒸馏水(2分),A、B两组小鼠的胸腺重量相同且都大于C组(2分)20.(12分)(1)联合(1分),该疗法既发挥了化疗药物的作用,也增加了活化的CTL数量(2分)(2)CXCL1受体(2分),(细胞膜)表面(2分),杀伤肿瘤细胞(1分)(3) 一(1分),方案一的偶联物既可阻断PD-1与PD-L1 结合,恢复CTL的活性,又使化疗药物靶向肿瘤细胞(3分)21.(12分)(1)无机盐、淀粉(2分)(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分),1.73~3.45(1分)(3)淀粉酶编码基因M发生突变;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分裂过程中丢失(2分)(4) 无菌、无毒环境,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2分),否(1分)(5)②③④⑥(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